城·事(443)“拯救”民俗文化,300年“梆鼓秧歌”在济南历城重焕新生

2022-01-14 09:44:0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范明昱 王雅雯

  编者按

  济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是国家公布的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中国最古老的石塔——隋代柳埠四门塔、被誉为“海内第一名塑”的灵岩寺,均在这片土地上默默伫立千年。济南,诞生了许多中国历史上的著名人物:名君大舜、神医扁鹊、名将秦琼、名相房玄龄……著名诗人李白、杜甫、黄庭坚,词人李清照、辛弃疾,著名小说家刘鹗,近代文豪老舍等都曾在济南生活工作游历,故有“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之佳誉。

  济南,不仅人杰辈出,更有天赋地灵,风景秀丽,泉水众多,城内72名泉争涌,尤以趵突泉、黑虎泉、珍珠泉、五龙潭四大泉群久负盛名,自古享有“家家泉水、户户垂柳”之誉。千佛山峰峦秀丽,守护南界;大明湖润物无声,滋润北城。而“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也成为济南的独特风光。

  济南,在4000多年的历史长河里,留下诸多古老建筑、千年大树、特色名吃、名家桥段、奇人轶事、隽永典故。

  济南,值得去追本溯源,值得去重走一遍,值得去再书画卷。即日起,大众网济南站推出人文地理类新闻栏目——《城·事》,在现实中勾勒济南背影,在往事中讲述济南印象,在历史、现在、未来的穿越交错之间,记录济南,爱上济南。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范明昱 王雅雯 济南报道

  男子打“梆”(售豆腐用的叫卖工具)、女子甩“包”(做豆腐用的包布)、小妞敲“鼓”,这类必须由三种角色参演,走位变化全以“做豆腐”为生活情境的山村民俗舞蹈,称之为叫“梆鼓秧歌”。

  腊八过后,记者第一次在历城文化馆三楼的舞蹈排练室,看到了这种独特的小众舞蹈。在此之前,这类起源于历城区港沟街道有兰峪村,流传于民间300多年的民俗艺术,曾因为战争和自然灾害数次濒临绝境。幸运的是,如今它终以恢复原貌,并焕发出新的生机。

  2009年,梆鼓秧歌成功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20年,历城区启动“文化历城”建设,历城民歌、木板大鼓、梆鼓秧歌同时被作为首批“非遗”保护对象。2021年,济南市印发《济南市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更是将梆鼓秧歌列入非遗活态传承工程之一。透过对其近年来发展变化的观察,本篇报道在勾勒梆鼓秧歌重生之路的同时,期待以此个案带动更多民俗文化保护与创新,探索更加鲜活灵动的传承路径。

梆鼓秧歌舞蹈排练现场

  寻找“传承人”:

  组一支民间队伍,让“秧歌梦”延续和发芽

  2020年8月,历城区文化馆做了一个重磅决定,通过本馆微信公众平台,面向全区群众公开招募梆鼓秧歌队员。

  “身体健康,形象气质俱佳,有舞蹈基础者优先”的招募基本条件,着实惊喜到了当时65岁的刘京双。由于拥有7年老年大学经历,并在王舍人街道恒大城社区艺术团教学,这让刘京双很快通过报名,去到了舞蹈排练现场。

  她的印象里,当天排练室来了50多个人,上午3小时下午3小时的高强度学习,让一半多的报名者体力不支放弃下来,刘京双一直坚持到最后。“听说这里有专业老师,所以特别想学。”最开始的刘京双,对梆鼓秧歌仅仅有个模糊印象,“毕竟它失传太久了。”

  刘京双的这句总结没有错,记者在查找梆鼓秧歌历史渊源时发现,它最早形成于清乾隆年间,起源于历城区港沟镇有兰峪村一以卖豆腐为生的张姓人家。豆腐谐音“都福”,被认同是吉祥的象征。每逢佳节特别是春节来临之际,梆鼓秧歌队伍便会出现在大街之上,敲着跳着舞着,为乡亲们送去祝福。

  时间来到1930年以后,由于连年战争造成兵荒马乱,人们生活艰难无心办玩,梆鼓秧歌随之失传。追随着中国的鼎革之变,梆鼓秧歌几经转辗走到20世纪90年代,并在港沟文化站原站长何希清的组织帮助下,寻找到了有兰峪村知晓此舞的何玉海老人,至此,失传近70年的梆鼓秧歌终于被挖掘整理、练习排演,开启自己重见天日后的生命空间。

  如枯木逢春般,重生后的梆鼓秧歌1999年首次走出历城表演,就在“99国庆山东省民俗文化博览会”上引起极大反响。2000年11月更是在首届全国广场民间歌舞大赛中一举夺得“桂花金奖”,并被应邀进京演出。

  没落后的辉煌来之不易,可几年前梆鼓秧歌却再次进入迷茫期。“何希清老人年事已高,梆鼓秧歌队伍由于松散管理,能够表演者也寥寥无几。”历城区文化馆馆长田延青表示,正是基于此原因,历城区开始持续性尝试努力,企图让这一表演形式重新回到舞台和大众视野。

  2020年组建而成的梆鼓秧歌表演队伍就是其尝试之一,队伍肩负着民俗文化活态传承的使命,每名队员是传承人,也是守梦者。

谢永惠(图中)27岁,是梆鼓秧歌队伍中的年轻一员

  抓住“大众心”

  “死保”变“活保”,让旧情怀打动新时代的人

  民俗舞蹈,总有一种欢喜感。采访当日,阳光照在干净宽敞的排练室内,每名队员都沉浸在绵密的温暖中,谢永惠手持纱巾挥手舞动,刚柔并济,韵味十足。

  她27岁,是历城区文化馆的工作人员,也是梆鼓秧歌队伍中的年轻一员。“这种民俗舞蹈更贴近平民百姓生活,跳起来很容易释放内心的快乐。”谢永惠唱戏7年,学戏之路尤为艰苦,梆鼓秧歌对她来说,学起来容易,但想同古代劳动人民感同身受,还差点火候。

  这种火候,是新时代的年轻人和民俗文化间的代沟。如何打破代沟,用年轻人的“新颖”传播古老文化,让传统情怀植入现代人心中,历城区一直在其表演形式和艺术内涵上打磨深造。

  2020年11月24日,梆鼓秧歌队伍带着原创作品《梆鼓声声庆丰收》参加了在青岛举办的山东省第三届优秀广场舞作品展演。在此之前的三个月里,历城区文化馆与山东青年政治学院舞蹈学院大力合作,从创编到排练,从服装定制到音乐设计,每一个小细节都精心打磨,让一支更具观赏性和艺术性的梆鼓秧歌重新站在了舞台上。

  保护民俗文化,需要变“死保”为“活保”,毕竟民俗文化是生活文化,生活文化是变化发展的,是人们身边的活态文化。

  “原来的动作过于简单,我们在原来基础上又做了一些调整,让舞蹈的整体呈现更加淋漓尽致。”田延青告诉记者,梆鼓秧歌的表演形式分三种,即男梆女包童鼓,最开始是一家三口来进行表演。表演时,男子左手执“梆子”,右手执梆槌,按情节要求击打。女子则手持长方形纱巾,似做豆腐用的包布。小妞手持花鼓,吸引周围人观赏。

  新舞蹈队伍依照梆鼓秧歌中的三种角色成倍增加,在表演中生动地将生产、制作、卖售豆腐的过程表现出来,再现了劳动人民在生产过程中快乐充实、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例如推磨环节,从空中拍摄的话,整个队伍形状就是一个大碾盘,大家在碾豆子,十分形象。”田延青说。

  除此之外,梆鼓秧歌的伴奏也进行了创新,在原有鼓点基础上增加音乐配器,让舞蹈表演的色彩更加丰富,也进一步烘托了梆鼓秧歌活泼、欢乐、热烈的情绪和气氛。

《梆鼓声声庆丰收》参加在青岛举办的山东省第三届优秀广场舞作品展演,获得展演奖

  赋能“文化历城”:

  从民间来到民间去,民俗文化象征着“家”

  事实上,民俗在每一段时期都有不同含义。拿梆鼓秧歌来说,它代表的寓意,是从初期售卖豆腐,到中期被象征为吉祥“都福”,再到后期成为全村百姓庆祝佳节时的通用艺术。到达这阶段时,演员与观众是融为一体的,表演者与观看者相互传递喜悦心情,村子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300多年的生命史,梆鼓秧歌经历过失传,也拥有过辉煌,但它自身所散发着的质朴原始的人性之美,从未改变过。如今它被《济南市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也足以看出社会各界对其的重视程度。

  以舞探俗,以俗探史。在田延青的初步构想里,梆鼓秧歌有着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目前梆鼓秧歌开始逐步走进街道、社区和校园,进行更多层次的普及,今后的计划,是打造不同版本的梆鼓秧歌。”她表示,梆鼓秧歌队伍跳的是舞台版,下一步,她们会将其简化,摘出核心动作,传承到各类舞蹈队伍中,例如适合中年群体跳的广场舞版本,再或者小学生喜爱的校园版本,同时2022年计划启动梆鼓秧歌广场舞大赛。

  从精神定义上来讲,民俗文化象征着“家”,失去了民俗传统,就会失去地方特色,失去人们对“家”的念想。

  关注、关心现代人的文化需求和精神归宿,是历城区一直在致力实现的事情。历城区作为省会中心城区,拥有16公里的黄河河岸线,自贸区块面积占全市三分之一,部分区域被纳入起步区规划范围,三大国家战略在历城区交汇叠加,让历城高质量发展迎来了千载难逢的重大机遇。这其中,“文化历城”建设作为重要发展支撑,起到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2020年,历城区启动“文化历城”建设,把历城民歌、梆鼓秧歌、木板大鼓等非遗表演形式作为首批保护对象,针对性采取不同保护措施,纷纷取得优秀成果。尤其是2021年12月13日,由历城区融媒体中心“历城民歌抢救性保护工程”整理并发行的《历城民歌》音乐专辑,被中国国家图书馆收藏。专辑以小曲、小调为主,包括《四季歌》《画扇面》《抓子歌》《走姨家》《绣花灯》等21首历城民歌。

  对民俗文化多样化的传承和开发,无论是过去、现在和将来,都将会成为凝聚人们追求梦想、鼓舞斗志的强大动力,也会成为推进城市建设永不衰竭的力量源泉。“文化历城”的魅力,或许就在对民俗文化的执着追求上,让历城人为历城区唱戏、跳舞,共同找到“家”的感觉。

初审编辑:谢玮

责任编辑:张娜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