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济南市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综述

2018-06-13 08:18:00 来源: 济南日报 作者: 王彬 陈加宝

  玉符河美景(本报记者 吕传泉 摄)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确保到2035年,生态环境质量实现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高屋建瓴地提出了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原则和要求,为加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

  近年来,济南市积极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以生态立市,从广大人民群众反映突出的环境问题入手,着力推进治霾、治山、治水、治土、治脏,生态文明建设让群众更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走出了一条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

  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济南用担当实干精神作答新时代“生态答卷”——

  在南部山区“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将“工业大块头”济钢钢铁生产线整体关停……如今,济南对发展与环境的关系有了深刻的理解和踏实的践行。

  从昔日74城市空气质量排名倒数第一,到如今实现“四连升”,连续两个月退出后20名……如今,济南彻底摘掉了“霾城”的帽子,看得见蓝天白云、繁星闪烁已经成为市民群众生活常态。

  趵突泉实现连续14年喷涌、努力打造山体公园……如今,“听得见泉水叮咚,看得见一城山色”成为济南一张闪亮的生态名片。

  “老舍先生笔下那个济南又回来了!”央视《焦点访谈》栏目3月31日播出的《蓝天保卫战》,这样评价济南的环境之变。伴随一系列的生动实践和果敢探索,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济南逐渐落地生根,一幅天蓝、水清、地绿、气爽的美丽画卷在8000平方公里的沃土上铺展开来。

  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科学把握发展与环境的关系

  发展与环境,相生相伴。新时代,如何解读二者的关系,是对科学发展能力的考验。

  调整产业结构、加快转型升级,被很多人视为济南从根本上打赢“蓝天保卫战”的“胜负手”。尽管如此,2017年7月,当拥有近60年历史的济钢实现钢铁产业全线关停的消息传出,还是让很多人感到吃惊。

  以济钢为代表的东部老工业区企业,地处济南中心城区的上风口,始终是影响济南空气质量的“心腹之患”。市环保局曾经对济钢厂区开展过为期一个月的空气质量连续监测,得出的结论是济钢对济南空气质量综合指数的污染“贡献”超过10%。

  济钢关停,对济南空气质量带来的利好不言而喻。市环保局总工程师孟克非坦言,济钢的关停,对PM2.5、PM10、二氧化氮、二氧化硫、臭氧、一氧化碳6项污染物的改善都是卓有成效的。

  济钢的停产转型涉及2万多名职工。从2016年11月省政府正式下发《济钢产能调整和山钢转型发展工作总体方案》,到济钢实现全线关停,前后只用了半年多时间。济南“壮士断腕”的决心与勇气可见一斑。

  “全国近千万吨级企业,真正撤下来、停下来的,就是济钢。”山东钢铁集团济钢有限公司总经理薄涛在接受央视《焦点访谈》栏目采访时表示。

  除了济钢,庚辰钢铁、蓝星石油两个污染大户也在2017年相继关停。实际上,为了头顶这片蓝天,为了让市民呼吸到新鲜空气,我市近年来不断加快工业结构调整步伐和产业升级力度,关停整治或搬迁了一大批“散乱污”企业和畜禽养殖禁养区内企业。2017年,全市共完成7190家“散乱污”企业清理整治,其中清理取缔5367家、整改提升1823家。截至2017年底,全市禁养区内关闭(搬迁)养殖场213家、专业户1583家,完成率100%。

  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是长期以来困扰济南市大气污染防治的痛点。2014年10月,市环保局公布2010-2013年度济南市环境空气细颗粒物(PM2.5)的主要来源中,燃煤是济南本地污染的头号来源,占比27%。要想根治大气污染,淘汰和改造燃煤锅炉就成为一道“必答题”。2016年,我市决定用两年时间淘汰454台35蒸吨以下的燃煤锅炉。这400多台锅炉占全市燃煤锅炉总量的近83%,主要污染物排放占到全市燃煤锅炉总排放量的近三分之一。去年8月,454台35蒸吨以下燃煤锅炉全部退出历史舞台,济南因此成为全国首个完成这项工作的省会城市。

  在推进项目建设、发展实体经济的热潮中,济南却对外来企业的挑选更加审慎:从招商引资到招商选资、挑商引资,城市决策者们把“高耗能、高污染”的项目拒之门外,即使它将为地方财政收入的数字作出再大“贡献”也绝不留恋。

  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让济南从绿色发展中汲取了不竭动力,打开了经济加速发展的新窗口。当前,全市经济发展处于2000年以来最好水平,今年一季度五项主要经济指标均列全省前两名,取得历史性突破。

  这足以证明,做好绿色生态这篇大文章,就能实现由“环境换取增长”向“环境优化增长”的转变、物质文明与生态文明的同步蝶变,为这座千年古城的繁荣带来更多福祉。

  回应群众所想所盼所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所想、所盼、所急,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对长期被大气污染、水污染等困扰的济南人来说,对美好环境的向往更为迫切。面对市民的热切期盼,我市开展了城市提升工程,推动城市环境整体全面提升。

  为了让群众常吸新鲜空气,我市果断打响治霾攻坚战,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勇气推动大气污染治理。出台大气污染治理十大措施,铁腕推进扬尘治理与渣土整治;将裸露土地治理作为整治重点,打响裸土覆绿突击战;加快能源、产业、工业落后产能的淘汰与企业的转型升级……在一系列的举措下,济南空气质量全面改善,“泉城蓝”重回天空,今年以来已连续退出倒数前10名,甚至退出前20名,排名实现“四连升”。

  济南因泉而兴,因水而灵。盛夏济南,热浪袭人,在趵突泉和黑虎泉,赏泉、取水的游人和市民络绎不绝。伴随着趵突泉实现连续14年喷涌,昔日黑臭的护城河变成水清、岸绿、景美的观光带。为加大治水力度,我市出台《济南市落实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系统推进污染物排放全面控制、水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流域生态保护与恢复;重点抓好小清河污染治理,切实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加强废水污染源的监督管理,强化水质考核。我市还以创建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为契机,在全市192条河道推行河长制,探索建立“一河双人”河流保护制度,如今,“泉涌、湖清、河畅、水净、景美”的美好愿景正在成为现实。

  针对土壤治理,我市出台了《济南市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计划到2030年全市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和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分别达到95%以上,土壤环境风险得到全面管控。围绕山体修复,我市加大山体公园建设力度,计划到2020年实现城区山体绿化全覆盖,对绕城高速公路及长清高校科技园内72座山体绿化提升,建设山体公园20座。积极推进“拆违拆临、建绿透绿”工作,让济南大街小巷遍布绿意。

  此外,以中央环保督察为契机,我市自我加压,继续用铁腕治理的方式,积极回应市民群众对生态环保的诉求,抓好反馈问题整改,一大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环境问题得到迅速整治,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加速提升。

  实施“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打造生态环境的生命共同体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要统筹兼顾、整体施策、多措并举,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文明建设。

  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在城市发展空间不断拓展过程中,济南以舍得的情怀坚守绿色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相互促进,构建生态文明体系。

  我市实施“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加大还山还林还草力度。南部山区是重要的水源涵养区。为了守护好这片青山绿水,我市专门成立了以保护为主的市政府派出机构——南部山区管理委员会,建立以生态保护为主导的绩效评价考核体系,不再考核GDP、财政收入、招商引资等经济指标。视山水如珍宝,更专注于环境保护成为这里的特色标签,“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等生态理念在这里有了最新实践。

  美丽乡村必然是绿水青山、环境优美、设施完善的新农村。我市积极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建设,建立“村收、镇运、县处理”的城乡环卫一体化模式,大力开展农村厕所改造行动,让农村告别了“方便”不方便的过往。按照“保基本、广覆盖,突重点、上水平”的总体思路,我市积极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加快推进示范村创建和覆盖率提升,村庄道路、危房改造、安全饮水等一大批民生工程有序推进,乡村环境得到明显提升。

  在城市生态体系建设中,我市切实遵循打造生态环境生命共同体的理念。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是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战略布局,这座城市从起点规划就采用全新定位,打造富有魅力的密林田园,形成山水相依、智慧宜居的生态空间,真正实现城市与自然和谐。未来,这里将成为一座绿色先行的宜居之城。

  为最大限度实现系统性维护,济南加快完善法律制度体系,有效防范生态环境风险。最新修订的《济南市水资源管理条例》,明确提出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严守水生态红线;制定《济南市湿地保护条例》,真正将湿地纳入法律保护范畴;制定《济南市山体保护办法》,通过立法形式打击侵占、破坏山体现象,保护原有山体,涵养生态环境;制定《济南市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规定》,形成联合机制,在济南绕城高速公路环线以内禁止以任何理由、任何形式售卖、燃放烟花爆竹,减少空气污染;制定《济南市城市建筑垃圾管理条例》,全面加强建筑垃圾这一废弃的“宝贝”的开发利用。

  “生命共同体”是一种互相依存的结合,也是整体和个体辩证关系的浓缩。济南致力于生态环境的打造,将其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最大保障,实现了生态与发展和谐、人与自然共生的生动局面。

  绿色是生命的象征、大自然的底色。今天,绿色更代表了美好生活的希望、人民群众的期盼。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大力发扬担当实干精神,济南的生态文明建设之路一定绚烂多彩,广大市民群众一定能从中得到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这座城市一定会交出一份漂亮的新时代“生态答卷”。

初审编辑:尹玉涛

责任编辑:张兴华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 看济南如何破解老楼装电梯难题

    VCG111149046689.jpg

    日前,中央电视台记者深入济南,对济南市老楼装电梯工作的经验做法进行了采访。像刘大练老人一样,有顾虑的居民还有一些,而除了采光、噪音、出行这些顾虑,其他居民更是提出加装电梯有可能破坏建筑结构、甚至暴露隐私的担忧。在济南市英雄山路201号,居民听说加装...[详细]

    06-12 09-55济南日报
  • 提升城市品质让“泉城蓝”永驻

    VCG111152111256.jpg

    6月10日上午,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忠林检查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和城市提升工作。”  “提高政治站位,从省会建设发展大局出发,高度重视扬尘污染防治,抓好裸土覆绿、工地控尘和企业减排等工作,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详细]

    06-12 09-54济南日报
  • 共享单车“车载广告”火了,未来或“骑行免费”?

    VCG111155326411.jpg

    大众网济南6月11日讯日前,ofo小黄车、摩拜等共享单车都恢复了20元月卡,并开启正常收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今年3月发布的数据显示,移动互联网广告市场的增速迅猛,已由2012年的66.6亿元迅速增长至2017年的231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76%。[详细]

    06-12 08-39大众网
  • “闳美山艺”管弦乐专场音乐会上演

    6月10日、11日,2018“闳美山艺”毕业展演季——管弦乐专场音乐会在山东艺术学院文东校区综合楼三楼艺术剧场上演。[详细]

    06-12 17-46大众网
  • 商河重拳治污治河,还居民“碧水蓝天”

    污水处理厂闻不到一丝异味,几尾锦鲤悠闲地游弋着;处理后的生活污水直接流入农田灌溉幼苗;沿河违章建筑被拆除,已经种上了绿树……6月6日,记者在商河县看到了该县在环境综合治理中所取得的成果。早在2016年9月,商河就通过国家环保部现场验收,成功创建为“国家...[详细]

    06-12 12-48大众网
  • 刘长山路白马山隧道主体结构完工

    11日,记者从济南城市建设集团了解到,西十里河东街至白马山隧道入口的道路建设工作基本完成并实现通车,铁路代建段以西至二环西路段计划6月底具备通车条件。白马山隧道东口至铸管厂长约660米,主要为明挖段隧道,开挖最深处距地面约30米,土石方挖运量约为35万立方...[详细]

    06-12 09-52济南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