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年心装用户 老燃气人亲历济南燃气“三变”

2019-01-10 21:31:00 来源: 大众网·海报新闻 作者:

 

  

  山东济华燃气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范杰民

  

  山东济华燃气不断推进“一环一带”战略规划布局

  

  “蓝帽子”志愿者现场为居民讲解燃气知识

  

  山东济华燃气加快高压管网建设

  大众网见习记者 刘帅 记者 宋立鹏

  1986年,当时只有20多岁的范杰民被调到济南煤气公司工作。从基层的采购员做起,到成为山东济华燃气有限公司的党委副书记、总经理,范杰民不但见证了济南煤气公司的发展,也见证了济南燃气事业的变迁。“我在燃气行业一干就是33年。”范杰民感慨道,液化气也已经被天然气所取代,济南煤气公司合资成了山东济华燃气。企业随着城市的发展越来越好,市民的生活也越过越红火。

  变化一:

   从排队换气到以客为尊,销售理念变为“最好的服务”

  当时,刚进煤气公司的范杰民在管道煤气筹建处的材料科负责材料供应工作。“那个时候还没有完全市场化,物资采购还要靠计划、跑指标。就算拿到采购指标了,提货也有难度,一个保管员就能影响发货的速度。有时,钢管的检验工序还没完成,我们就得在厂家等着提货了。”范杰民这样回忆起刚进煤气公司时候的经历。“到1996年搞混空液化气的时候,就已经是买方市场了,用什么样的材料可以通过招标决定,优中选优。”范杰民说。

  原料采购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发展的同时,济南煤气公司的燃气销售观念也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由于上世纪80年代的煤气本很稀缺,不是家家户户都能用上液化气,所以煤气公司自然就有一些垄断企业的特点。“那个时候老百姓去煤气站换气,都要排很长的队,我们根本不愁销售。现在不一样了,我们都是以客为尊,力争为市民提供最好的服务。”范杰民笑着说。

  变化二: 

  主城区实现燃气全覆盖,安全意识变成最大“软实力”

  “当时山东济华燃气的经营理念没有放开,满足于每年增加一两万用户的发展速度。”范杰民介绍,2010年1月,山东济华燃气用户达到20余万户,管道燃气大受欢迎。但受上游气源及管网所限,山东济华燃气发展举步维艰。

  为破解发展困局,山东济华燃气在改变经营理念的同时,与上游供气单位沟通增加气源。范杰民回忆,自2010年起,山东济华燃气由原来每年新增用户一万多户提高至每年新增用户五六万户,每年销气量由不到1亿立方米到突破2亿立方米,到2014年,基本实现了经营区域主城区燃气全覆盖。

  “在发展的同时,山东济华燃气更加注重安全运行。”范杰民告诉记者,2010年,山东济华燃气梳理出天桥工商银行宿舍缴费数年不能正常通气等“历史遗留问题”59件、经五小纬四路管线占压等常年难以解决的“四大安全隐患”,然后集中力量、列出整治时限、加大安全投入等种种措施,一年内全部予以整改。为提升服务质量,还在2011年成立了“蓝帽子服务队”,在积极发展各项基础设施的同时,注重提升“软实力”。

  变化三:

   跳出城区“燃气孤岛”,变身区域性综合能源供应商

  “2012年,山东济华燃气在主城区的发展受到制约,济华燃气开始寻求向外拓展的市场。”范杰民介绍,随着城市的发展,山东济华燃气经营区域内的不少工业客户外迁导致供气量锐减,尤其是裕兴化工厂迁址之后,每年供气量至少减少2000万立方。另外,工商客户受到消费水平的制约,效益一般,用气量也远低于东部区域。若想进一步提升,必须在开发城区内“燃气孤岛”的同时,拓展经营区域,向城乡结合部、外围城镇延伸。

  2013年11月,南环高压管线动工,2016年10月实现通气。这是济南市距离最长、管径最大、施工环境最复杂的燃气工程,每年为济南市新增天然气输气能力14.3亿立方米。这一年,山东济华燃气有限公司经营区域面积增加三倍。南环线的开通,也保证了“煤改气”工程的顺利进行。2016年,山东济华燃气经营区域内35吨以下燃煤锅炉全部完成“煤改气”,南郊热电、开元热电、岔路街热电、西八热电、匡山热力以及二机床集团等重点煤改气项目和燃气锅炉,陆续开发,总量达905吨。

  2018年9月5日,济齐天然气高压管线竣工通气,这是济南输送城市燃气压力最大的一条管线,输气量能够达到18亿立方米。据范杰民介绍,济齐天然气高压管道黄河穿越工程的顺利完工,能够为完善济南市的天然气管网输配体系,形成高中低压管网环状分布格局,缓解济南市气源短缺局面提供坚实的资源保障。

  范杰民谈到,跳出城市燃气的局限,发展成为区域性的综合能源供应商,是山东济华燃气下一步的发展目标。“下一步的工作重点为‘北上西进’、完成公司‘一环一带’战略规划、与河北天然气高压管道实现联通,打造区域性、标杆性的能源供应商。”

初审编辑:尹玉涛

责任编辑:宋立鹏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