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念控物vs隔山打牛?有个会“魔法”的物理老师是怎样的体验

2021-11-30 17:51:00 来源: 大众网·海报新闻 作者: 魏俊怡

(摄像: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窦永瀚)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魏俊怡 济南报道

  命运不出奇迹,但物理出“奇迹”。

  “隔山打牛”,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需有上乘武功或内力深厚者方可完成。而在一节高中物理课上,一位架着副金属边框眼镜、身材瘦削的物理老师,却轻松办到。

  只见他手拿橡胶锤,对着啤酒瓶口轻轻一敲,随着“咔嚓”一声,瓶子底部赫然碎裂。在学生惊讶的目光中,他喊出了彼时最应景的一句话:“知识就是力量!”这句话,包含了丰富的物理学、哲学、心理学、运动学知识点,耐人寻味。

  他叫于承霖,山东省济南市济钢高中高三年纪物理老师,从教9年。为了让学生爱上物理,他在课堂上使出了十八般武艺,自制3D全息投影、变颜色的LED灯、太阳能小风车……而鲜为人知的是,这位物理老师也是一位“新晋网红”,4000万+的视频播放量让他和他的“宝藏物理课”在互联网上“圈粉”无数。

  是物理课还是体育课?

  带着篮球来上课,今天物理老师又要“搞事情”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同学们呐,可别信这个话。但凡你学过电磁学,你就知道这句话是多么不科学。”

  严肃又活泼的语言、生动又形象的讲解,看似在讲生活,实际却讲了量子力学、电磁学、化学、哲学、文学。短视频中,讲课的人叫于承霖,又名“于老师”。89年生的他瘦瘦高高,带着一副金属边框眼睛,气质干净、神采奕奕。作为一名4000万+播放量的“科普类博主”,于承霖的“网红”之路是先从课堂起步的——

  搬开教室的桌椅,空出一片场地,“今天物理老师又要搞事情”。只见于承霖抱着4、5个篮球、排球,缓缓走进教室。“小球撞大球,小球往回反弹;大球撞小球,大球却推着小球往前走;质量相同的两个球相撞,前面的球运动,后面地停下,这是为啥?”在于承霖的演示过程中,学生们纷纷站起身、探出头,有的翻动着课本,有的手脚并用地和同桌比划。“有位同学答对了,这就是弹性碰撞动量守恒。下面大家坐好,我们翻开课本……”这样的画面几乎隔几天就会在济钢高中的物理课堂上演。

  于承霖告诉记者,把小实验带进课堂,是为了让学生们真正爱上物理、学会物理。“高中物理比初中物理难多了,所以我会绞尽脑汁,动用各种手段,甚至自制教具,去把知识点解释得更直观,最好能让学生亲自体验,这样才记得牢。”

  是老师还是魔术师?

  从策划到购置器材,前后设计了40余个小实验

  这一切的故事还要从前几年说起——

  夏日的午后,学生无精打采地支起头,听着于承霖念到自己的名字起身领试卷。念完部分分数较高的试卷后,于承霖将剩下的交给课代表分发,转身在黑板上书写起测试中许多人用错了的公式。

  这是以前于承霖的课堂上最常见的情景,亦是大多中学校园教学时的常态——学生每天被各色题库淹没,教师的课后时间亦多被批卷占据。

  “给大家变个法术。”某一天,于承霖突然一改往常,神神秘秘地抱着一堆矿泉水瓶走上了讲台。

  只见他拿起一个装满水的瓶子上下猛地晃动几下,才一秒,瓶内的水立马变成了冰。教室里响起了阵阵惊呼,前排的学生使劲向讲台凑,想要看个清楚。在于承霖邀请了几名学生反复演示过后,这场颇有些神奇的实验彻底激发了这些年轻人的好奇心。

  这次的课堂效果出奇的好,这让于承霖感到意外且欣喜。接下来的日子,在完成日常教学任务后,于承霖开始不断研究各种“物理魔术”。“电梯里手机为什么没有信号?”“‘波’是怎样形成的?”“隔空控物是什么原理?”……从策划到购置器材,于承霖前后设计了40余个小实验。“怎么吸引孩子对物理产生兴趣?下节课怎么设计导入环节?头一天的教学有哪些不足和值得总结之处?”在于承霖的研究和思考下,班内的物理成绩突飞猛进,许多以前对物理不感兴趣的学生如今也被神奇的物理现象“圈粉”,而他也成了班内赫赫有名的“宝藏老师”。

  是“网红”还是“宝藏博主”?

  阅读量4000万+,物理的美应该被看见

  2019年,受疫情影响,于承霖开始拍摄物理实验短视频,发布至班级群供学习,并选取其中较为有趣的片段上传至网络。

  从“你身边的物理学”科普栏目开始,他逐渐尝试通过自制视频的方式,为更多的人普及物理科学知识。比如“断了电的插座还有电你信吗”“为什么在商场试衣服更好看”等视频都获得了网友的大量关注和点赞。其中,“橡胶锤击碎啤酒瓶”“光盘盒制作全息影像”等短视频传播被官媒点赞,相关视频播放量在20万+,总播放量4000万+。在于承霖的视频下面,网友纷纷留言表示:“当年物理老师要是这样讲,我肯定能及格。”

  成为“网红”,在于承霖的意料之外。在他看来,视频可作为改良实验的参考,分享在网上,可以看看大家的反响,也算是一种摸索方式。不仅如此,引入实验的课堂,于承霖也看到了学生的改变:“全年级选物理的班级有9个,我带的3班原来物理成绩排在六七名,最近一次测试,成绩升到了第3名。”

  从根本上培养学习物理的兴趣,保持学生对课程的好奇心、兴趣和满足感,“点燃希望的火焰”,这也是于承霖所坚持的理念。如今,物理组办公室里高高摞起的试卷和习题,逐渐被各式的实验器材所替换,“物理的美应该被看见”,于承霖告诉记者。

初审编辑:尹延杰

责任编辑:张娜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