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莱”而来不畏难 融合发展永向前!济莱高铁开建三周年工作纪实

2022-09-20 07:11:30 来源: 济南日报 作者:

  2019 年 9 月 18日,济莱高铁项目开工建设,吹响了济南加快推进全域一体融合发展的号角,开启了济南轨道交通人在全国率先探索市域高铁建设的新征程。2022年9月15日,济莱高铁开始联调联试,标志着进入通车运营倒计时阶段。在济莱高铁开工三周年到来之际,济南轨道交通建设者正奔忙在建设一线,全力完成后期建设工作,向着年底通车目标奋进……

  济莱高铁作为全国首条市域高铁,是山东省高速铁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既肩负着济南“米”字型高速铁路网开篇布局的重任,又承载着沿线各区广大市民的“高铁梦”。三年来,济莱高铁建设者到底攻克了哪些工程技术难点?收获了哪些值得业界学习和借鉴的宝贵经验?9月18日,记者走进济莱高铁建设项目部和施工一线,近距离感受济莱高铁建设的火热场面,探寻其三年蝶变的密码。

  党建领航工程建设

  党建工作做实了就是生产力,做细了就是凝聚力,做强了就是战斗力。济莱高铁自开工以来,一直坚持党建领航,工程建设到哪里,党旗就插到哪里!

  济南轨道交通人是第一次建高铁,没有经验怎么办?济南轨道交通集团交通发展投资公司党总支组建多支党员突击队,对工程建设、技术攻关、合约管理、征地拆迁等工作难点展开攻关。

  赵松壮是济莱高铁建设项目部党员突击队中的一员,他负责的章丘南跨京沪高速特大桥需要跨越岩溶地层,地下溶洞密布,最长桩基需要80多米,为国内罕见。在桩基施工中,如果不采取措施,浇到地下的混凝土就可能像水一样,顺着溶洞到处流,做了无用功不说,还会造成经济损失。

  如果采取传统的施工工艺封堵溶洞,速度慢,肯定会影响整条线路的工期;如果采用新工艺,效率高成本更高,将大大超出建设预算。是多花钱保工期?还是省资金弃进度?党员突击队成员针对这一问题展开了攻坚,他们查资料、看文献、与参建单位反复研讨,最终确定了用夜视摄像头探明溶洞位置,再用钢护筒进行封堵,不但成功解决了混凝土浇筑问题,还大大降低了施工成本,提高了施工效率。

  “我们将党建与项目建设深度融合,确定了‘1+ 345’党建工作建设体系,打造跟着习近平总书记学读书图书角并开展读书分享活动,推行星级员工考评制度……锻造了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铁军队伍,有力推动了项目建设。”济南轨道交通集团总经理助理兼交通发展投资公司党总支书记、总经理路林海告诉记者。

  济莱高铁线路长,施工单位及工程建设涉及的单位多,为了进一步凝聚工程建设合力,交通发展投资公司党总支牵头成立由市、区相关部门,街道和济莱高铁设计、施工单位等15个党组织组成的济莱高铁党建联盟,通过优势资源联享、党员队伍联建、中心工作联动、作风纪律联抓等,凝聚党建合力,团结带领广大建设者攻坚克难、快干实干。

  今年4月,正值济莱高铁向年底通车目标攻坚决胜的关键期,一场比2020年初更为严峻的疫情大考突然来袭。受疫情影响,全线38处工地全部停工,使得本来就紧张的工期雪上加霜。为了尽快推进工程复工复产,济莱高铁建设项目部党支部协调市城乡交通运输局、沿线各区行业主管部门,迅速开展复工复产验收工作,仅用8天就实现了全部工地复工复产,成为全市首批复工复产的建设项目。

  复工后,各参建单位面对站前工程和铺轨、四电等站后工程交叉作业的难题,再次发挥党建联盟的力量:各施工单位通力协作,站前工程施工单位增加人员、机械设备等要素保障,加快工程建设,将耽误的工期抢回来,为站后工程施工争取了时间,实现了静态验收顺利通过、动态验收如期开展的目标。

  高铁建设的“百科全书”

  有关资料显示,截至2021年,我国高铁通车里程世界第一,山东高铁通车里程全国第三。在众多高铁线路建设中,大多由国家或省级平台投资。作为全国首条市域高铁的济莱高铁,却由一个没有任何高铁建设管理经验的市级平台——济南轨道交通集团投资建设,对于他们来说,在“建设、管理、收益平衡”等方面都是一个难题。

  承担济莱高铁建设任务的济南轨道交通集团,既要“拆”也要“建”,不仅负责所有的工程建设,还要协调沿线各区政府组织建设、投资、征迁工作,在确保铁路通车的同时,规划高铁新城的发展,把高铁建设及后期车站周边开发与区域经济全面融合发展。工程建设难度不是简单的“1+1”,而是呈几何倍数的递增。更为重要的是,在全国范围内没有市级平台建设高铁的先例,济南轨道交通人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完全靠自己去研究和实践。开建三年来,他们一路攻坚克难、砥砺奋进,勇闯“无人区”摸着石头过河,取得了意想不到的好成绩。

  济莱高铁线路全长117.49公里,其中桥梁53座总长约48公里、隧道24座总长约43公里,桥隧比例近78%。全线设济南东、历城、章丘南、雪野、莱芜北、钢城6座车站。放眼全国,济莱高铁并不长,但却是我国高铁建设的“百科全书”。

  隧道、路基、转体桥、系杆拱桥、悬浇连续梁、现浇连续梁,济莱高铁项目涵盖了高铁工程建设的多种方式;平原、丘陵、山区、沉积岩、花岗岩、石灰岩,遇到了高铁建设的各类地形和地质;跨高速公路、铁路、国省道、河道、水库,高铁上跨施工的多种情况都有涉及;迁改燃气、输油管线,低压、高压、超高压电力线路,管线迁改种类繁多;穿越城市、城郊、乡村,高铁建设的各类外部环境应有尽有……

  面对这样一条“百科全书”式的高铁,济南轨道交通人知难不畏难、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集团抽调优秀员工组建了济莱高铁建设项目部,到京张、京雄高铁等重点工程观摩,学习先进的建设管理经验;配合工程建设进展,邀请隧道、桥梁、工程地质、混凝土结构、高铁电力、信号等方面的专家来授课,提高员工的业务知识水平。此外,开展读书分享会、业务研讨会,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带动项目管理人员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创新。

  据统计,济莱高铁先后立项10项科研项目,在全线推广应用22项工装工艺,提高了工程建设的速度和质量。自2019年9月18日开工以来,先后实现全线隧道贯通、全线贯通、全线铺轨贯通、新建站房主体结构全部封顶等工程节点,2022年8月22日顺利通过静态验收,9月15日开始联调联试,迎来了建成通车的最后决胜阶段。

  用“绣花”功夫铸精品工程

  济莱高铁自开工起就树立了打造精品工程的目标,严把安全质量关。施工图纸宛若绣花底图,施工场地是巨大的绣布,在哪儿下针、缝多密,都要精准,针针都要绣在实处。济莱高铁建设坚持样板引路,持牌验收、提升工装工艺水平等,全面提高施工质量,打造精品工程。

  “我宣布,济莱高铁雪野站候车厅装饰装修通过首件评估!”随着评估组的集体决定,2022年9月13日,雪野站候车大厅装饰装修作为全线新建站房的样板工程通过评估。后续其他4座站房的候车大厅的装饰装修,也将按照这一标准执行。

  济莱高铁站前及站后工程共设置82大项首件评估项目,大到钢筋型号、混凝土浇筑质量,小到水龙头、控制开关安装,都在评估范围内,旨在为后续同类型施工提供样板和标准。

  同时,在施工中,每道工序施工完成转入下一道工序前,都要进行监理旁站持牌验收,明确验收工序内容、部位、人员等关键信息,并留存相关影像资料。

  首件评估和持牌验收是“绣花”质量把控的制度要求,但仅有这些还是不够的。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做好“绣花活”,还需要先进的工装工艺等“针线”硬支撑。在隧道施工中,长期以来,确认隧道二衬混凝土是否脱空密实、强度及厚度是否足够等,很大程度要依靠人工监控手段来实现,监控不到位,就容易造成混凝土“蜂窝麻面”现象。

  在济莱高铁隧道施工中,全部采用智能二衬浇筑台车,可实时监控混凝土浇筑状态,有效减少隧道拱顶混凝土不密实导致脱空和空洞等问题的出现。除了智能二衬台车,还有隧道施工中的三臂凿岩台车、液压式自行仰拱栈桥,桥梁施工中的全封闭式挂篮、智能温控模板,箱梁生产中的全自动张拉机、全自动钢筋数控弯箍机、箱梁钢筋定位支架,四电工程施工中的接触网支架预配平台等一大批工装工艺的使用,大大提高了工程建设的质量。

  “绣花”不仅要有好的针线和质量把控标准,还需要有技术高超的“绣匠”。与地铁线路不同,高铁线路长且大都位于郊区,管理难度大,作为建设单位,如何做好工程安全、质量管理是一个难题。济南轨道交通集团抽调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精兵强将,24小时常驻现场,以管理地铁建设的模式管理高铁施工。他们分组划片,紧盯关键节点,强化调度和组织协调,确保工程建设顺利推进。

  他们当中,王永吉、秦晓鹏、孙华盛面对外部因素干扰,冲在一线,把握主动、积极应对;朱浩、王磊、王树栋面对工期压力,科学统筹、快速推进建设,周立民、李圣岩从妻子怀孕到孩子出生,三年来与家人聚少离多……他们是全体济莱高铁建设者的一个缩影。

  众人拾柴火焰高。在大家共同努力拼搏下,济莱高铁一项项建设任务如期完成。而隧道施工劳动竞赛、隧道防水板施工技能竞赛、预制箱梁施工技能竞赛、监理知识竞赛、隧道和连续梁施工擂台赛等一系列竞赛活动的开展,也促进了工程建设提速提质提效。

  一腔热血,融进万丈厚土;多次攻关,忘却艰难险阻;飞驰的列车,留下他们指尖的温度。这群可爱的济莱高铁建设者,在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会建设新征程上,留下了最亮丽的奋斗身影……

  为“莱”而来融合发展未来可期

  济莱高铁是全国首条市域高铁线路,建成后将极大地促进济南市区与莱芜、钢城的融合发展,为济南高质量发展增加底气和后劲。对此,省市领导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专题会,就加快济莱高铁建设作出明确指示。

  路林海告诉记者:“对于济莱高铁的重要意义,济南轨道交通人牢记在心中。为了莱芜的未来而来,就是我们对济莱高铁的定位。线路开通后,具备越站和始发条件,历城站直达莱芜北站,按时速350公里计算仅需18分钟,莱芜区将真正纳入强省会建设的半小时经济圈,结束莱芜区、钢城区没有高铁的历史。此外,通过济南东站高铁枢纽,还可以实现同北京、石家庄、郑州、南京等城市的互联互通。随着济滨高铁以及济莱高铁南延项目的建设,济莱高铁将成为全省‘四横、六纵、三环’高铁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连接济南和临沂,大大提升全省高铁网络化互联互通能力。”

  家住济南市区的张先生就职于莱芜区一家大型企业,每天他乘坐大巴车往返的通勤时间就近4个小时。济莱高铁开工后,他一直关注着项目的建设进展,期待早日建成通车。“济莱高铁建成后,肯定可以大大节省我的通勤时间和公司通勤费用的支出。同时,同事去北京、上海等地出差也会更加便捷。”张先生告诉记者。

  济莱高铁建成后不仅可以缩短莱芜区、钢城区与市区的时空距离,还在高铁车站周边开发与区域经济融合方面发力,积极推进济南全域一体融合发展。

  据介绍,在济莱高铁建设过程中,就依托高铁优势,在高铁站房周边科学规划了TOD项目,不仅进一步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还可以优化城市空间形态,促进交通流量转化为经济增量。

  抢抓“新基建”发展机遇,加快推进“四网融合”。陈思斌作为济南轨道交通集团的“掌门人”,多次强调建地铁就是建城市的理念,修一条地铁就是建一道城市风景线,未来只有地铁才能“让泉城处处是中心”。济莱高铁作为全国首条市域高铁,承担的使命和功能与城市地铁非常类似。有关专家认为,下一步,随着济莱高铁车站周边开发与区域经济融合发展,“交通动脉+区域建设”的模式,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济南轨道交通人精诚团结、凝心聚力,在圆满完成轨道交通一期建设规划的基础上,又在济莱高铁这条全国首条市域高铁建设中攻坚克难、大放异彩,仅用了不到三年的时间,就迎来了联调联试阶段,年底全线建成通车的目标指日可待!可路林海认为,与工程建设取得的巨大成绩相比,他更看重的是济南轨道交通人在建设过程中探索出了具有济南特色的市域高铁建设新模式、新经验,为加快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会作出了新贡献,为全国市域高铁建设提供了新思路、打造了新标杆。

  济莱高铁建设大事记

  (1)2019年9月18日 济莱高铁开工建设

  (2)2020年5月30日 首孔箱梁完成浇筑

  (3)2020年9月18日 首座隧道北白座隧道贯通

  (4)2020年11月20日全线首联悬灌连续梁南曹范村特大桥连续梁合龙

  (5)2020年11月29日全线首座大桥东屿村特大桥完成架梁

  (6)2020年12月20日 全线首条500KV超高压线路泰天线迁改完成

  (7)2021年6月3日跨瓦日铁路特大桥转体连续梁成功转体

  (8)2021年7月5日全线跨度最大连续梁章丘南跨京沪高速特大桥连续梁合龙

  (9)2021年9月8日全线最长隧道寨山隧道贯通

  (10)2021年9月24日全线唯一一座系杆拱桥梁体浇筑完成

  (11)2021年10月9日济莱高铁跨胶济铁路转体连续梁成功转体

  (12)2021年11月11日 四电工程接触网第一杆成功组立

  (13)2021年12月8日济莱高铁跨济青高铁连续梁成功转体

  (14)2022年1月10日济莱高铁全线电力迁改完成

  (15)2022年1月16日全线最后一座隧道南山寨隧道贯通

  (16)2022年2月27日 全线最后一座连续梁浇筑完成

  (17)2022年3月5日 首组道岔在钢城站完成浇筑

  (18)2022年3月30日 章丘南站在新建站房中率先完成主体结构封顶

  (19)2022年3月31日开始铺轨

  (20)2022年5月8日全线贯通

  (21)2022年6月30日全线轨通

  (22)2022年7月6日 具备静态验收条件

  (23)2022年7月15日 钢城站在新建站房中率先完成土建施工

  (24)2022年8月15日 全线首个站前广场雪野站前广场封顶

  (25)2022年9月7日开始冷滑试验

  (26)2022年9月12日全线电通

  (27)2022年9月15日开始联调联试 (济南日报 记者:戴升宝)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葛思琦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