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0531——85196021

投稿信箱:wode_210@163.com

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要闻 > 山东

水城"破冰"资本市场 企业迈入"新三板"节奏

来源:新华网山东频道   作者:孙林华 张岩   2014-06-18 15:14:00

马广朋说,政策的出台还是成效明显,吸引一大批券商机构到聊城来推动企业走资本市场的路子。聊城市之所以大力推进企业挂牌,除了融资结构不理想外,还有一个就是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这是聊城大部分企业所缺乏的。

  孙林华 张岩

  山东聊城,一座历史文化与现代经济交相辉映的城市。

  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聊城有着积淀丰厚、魅力四射千年建城史;

  作为中原经济区东部核心市,它是中国重要的交通枢纽、能源基地、内陆口岸和辐射冀鲁豫交界地区的中心城市。近年来,作为山东金融改革的先行市,聊城一次又一次迸发出惊人之举,今天的聊城,再次让人期待。

  “聊城作为山东西部相对欠发达市,过去的老路已经不能继续。”聊城市委书记林峰海坦言。

  林峰海说:“金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血脉,聊城市委、市政府对金融工作高度重视,制定了多项金融招商和支持企业上市、挂牌的措施。4月份前,全市有55家企业纳入山东省上市后备资源库,5家企业进入上市程序;在山东省齐鲁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企业达到32家,居全省第3位。目前,已经有21家企业签订新三板挂牌协议,其中4家企业在新三板成功挂牌。”

  据了解,2014年5月28日,聊城市所属山东昌润钻石股份有限公司、山东五岳钻具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创新腐植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广源精密股份有限公司首批4家企业同时在全国股份转让系统挂牌。据悉,一市4家企业同时挂牌,在山东省乃至全国并不多见。这标志着聊城在资本市场上取得了实质性突破,对于拓宽企业融资渠道、激发产业活力、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聊城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忠林表示,去年,山东省出台了著名的“山东金改22条”等一系列政策,聊城市也出台了多项金融招商和支持企业上市、挂牌的优惠政策,有力促进了聊城企业走向“新三板”、走向资本市场。

  从去年5月山东省出台“金改22条”,到一年后,聊城率先“量身定制”颁布了多项金融招商和支持企业上市、挂牌优惠政策,并引导支持4家中小企业迈入“新三板”,短短一年时间,其背后的付出不言而喻。

  “之所以‘金改22条’颁布一年后,聊城在资本市场率先取得成绩,首先得益于企业参与资本市场有着浓厚的氛围,其次领导高度重视资本市场工作,再就是政府奖励政策真正落到实处。”聊城市金融办主任马广朋直言。

  为什么推进企业挂牌?

  “当前,聊城企业薄弱环节就是直接融资少,在全市整个社会融资规模中,银行贷款90%以上,直接融资比例太低。去年,新一届市委市政府做出跨越赶超战略部署后,又正逢山东‘金改22条’出台,使得聊城金融业发展赶上了美好的春天。马广朋说。

  “要把金融的发展提高到一个战略位置来考虑。”这是聊城市委书记和市长在大小会议上多次强调的一句话。

  要发展,必须得有资金。“钱从哪里来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马广朋分析,聊城企业间接融资比重过高,直接融资太低,导致融资结构不合理,容易出现金融风险,企业资金链长期绷得过紧,对地方经济健康持续发展是不利的。所以,新一届市委市政府下大力气抓好直接融资措施,出台加快发展直接融资优惠政策,除了借鉴外地市常用的政策外,还出台了自己独特的扶持政策,如企业上市成功后重奖企业。

  据了解,在4家“新三板”企业集中挂牌仪式上,聊城市政府对4家企业法定代表人及主办券商项目负责人分别给予各60万元的奖励。“60万对刚步入‘新三板’的团队来讲,绝对有吸引力,主要是激励企业步入良性发展轨道,让中小企业更加健康、快速发展。”挂牌企业之一的昌润钻石总经理李正时说。

  马广朋说,政策的出台还是成效明显,吸引一大批券商机构到聊城来推动企业走资本市场的路子。

  钱从哪里来?

  在4家企业“新三板”挂牌仪式上,11家银行现场对这4家中小企业进行授信,额度高达7.98个亿。其中,8家银行与企业现场签约3.6亿。据了解,其中一家企业聊城东阿创新科技一挂牌,北京一知名投资人便购入150万股,成为现场一大亮点。

  聊城市副市长冯艺东指出,企业进驻“新三板”后,能够实现了企业挂牌后的综合效益,不仅是上市能融资,还能融资源,它们的形象,品牌都会提升一大步。

  机遇总是青睐有准备者。从去年开始,聊城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过问督导指导企业上市和股权挂牌工作。

  “大力发展金融、保险等现代服务业,规划建设金融一条街;着力解决‘钱从哪里来’的问题,在抓好银企合作的同时,广开企业上市、股权托管交易、企业债券发行、融资租赁等多种融资渠道。”这是聊城市委在第十二届四次全会提出的。

  指导思想的提出,为聊城金融战线指明了方向和工作重点。2014年3月3日,市委书记林峰海带队在北京召开“走进金融街、实现跨越梦”北京金融支持聊城发展座谈会,40家聊城企业参观了全国股转系统。5月28日,市长王忠林带队在北京召开“聊城首批新三板企业集中挂牌仪式”,对该市的4家挂牌企业给予了充分肯定。副市长冯艺东更是靠上抓,亲自协调解决企业在新三板挂牌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有力地保证了挂牌工作的顺利推进。

  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

  聊城市之所以大力推进企业挂牌,除了融资结构不理想外,还有一个就是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这是聊城大部分企业所缺乏的。

  马广朋指出,聊城目前是家族式企业多,现代企业少,要确保一个地方的长治久安,不仅仅是靠一个企业打造百年企业为目的,是为了保障整个聊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这就需要通过资本市场通道推动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降低企业风险,带动城市整体发展。

  这4家企业挂牌“新三板”,虽然很小,但是很规范,从长远看,它们正在逐渐从小到大,与国际接轨。

  “现在主板融资功能受到很大制约,把新三板作为走向资本市场的主阵地,是比较合理的,是当前比较科学的选择。新三板将来实现做市商制度,实行协议转让制度,新三板的前景将更加美好,企业在这个地方完全可以实现多次融资,小额融资,快速融资,可以得到品牌效应、市场效应、放大效应,得到更多社会资源、金融资源,这是中国的纳斯达克。”马广朋分析。

  目前,聊城市已有21家企业与证券机构签订保荐“新三板”协议。此次四家企业同时成功挂牌,迈出了符合企业成长法则的历史性一步,标志着聊城市企业在资本市场上有了实质性的突破,对于推动企业进入资本市场融资、激发产业发展活力、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对于下一步如何发展,王忠林表示,希望挂牌企业要抢抓机遇,迅速将企业做大做强,将致力于更多的聊城企业走向新三板、走进资本市场。(完)

初审编辑:尹玉涛
责任编辑:王哲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图片切换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