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大学圆百年“医科梦”

2018-04-15 12:03:00 来源: 中国新闻网 作者: 张道正

天津大学圆百年“医科梦”

  天津大学医学部聘任中国工程院院士顾晓松为首任“掌门人”。 张道正 摄

  中新网天津4月15日电 (记者 张道正)4月14日,随着天津大学医学部正式宣告成立,这座有着123年历史的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终于圆了自己的“医科梦”。

  天津大学对于医科建设的探索已经有近百年的历史。中国创伤医学的奠基人、中国近代公共卫生事业创建者刘瑞恒百年前正是从这里走出。1937年,时任校长李书田就已经产生“添设医学院”,“添设医科研究所”的宏伟构想。1978年,天津大学联合天津医学院(天津医科大学前身)创建了中国最早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

  2017年,天津大学医学建设加速驶入快车道:相继成立了医学工程与转化医学研究院、灾难医学研究院,并吸引了一批医学专家加盟天大;同年8月,天津大学与天津医科大学签署了《全面深化战略合作协议》,共建医学科学与技术学院,开设全国首个“智能医学工程”专业,探索开启共建共管、联合培养的医工融合新模式。

  与此同时,青霉素结晶新工艺、“妙手”微创手术机器人系统、“神工”人工神经康复机器人系统等一大批标志性成果陆续诞生。天津大学雄厚的理工科学科实力,以及在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可穿戴设备等方面的科研与工程实力,可以与医药健康相关上、中、下游产业完美结合,对促进医工交叉创新能够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在天津大学校长钟登华看来,“兴医”既是天津大学的历史夙愿又是新时代国家发展新医科的使命召唤。“医学被公认为是最具潜力的交叉学科领域,建立医学门类板块既是天津大学完善综合性学科布局中至为关键的一环,也是学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战略选择。”

  天津大学医学部聘任中国工程院院士顾晓松为首任“掌门人”。顾晓松认为,临床的诊断和治疗很多需要依靠工科的基础支撑。新兴学科研究一直是中国医学科技创新链条的薄弱环节。医工结合发展前景可观,将不断产生新技术、新产品,这些新技术、新产品会为临床上疑难杂症的治疗提供帮助,为饱受病痛折磨的病人缓解病痛提供可能。(完)

初审编辑:尹玉涛

责任编辑:济南刘欣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 既有环保账 又有经济账 一个乡村“垃圾变钱”的实践

    9018035030654508512.jpg

    田孝东正在分类收集村民家里的垃圾。田孝东收来的垃圾就近运到了离村不远的垃圾分类太阳能堆肥房,交给了管理员周军。农村有垃圾堆肥的传统,在农村推行垃圾分类减量,既可以就地沤肥、就近还田,还可以节省大量运输、处理费用,综合效益比城市更加明显。[详细]

    04-16 09-04济南日报
  • 降温过后迎接"春姑娘"!这周昼夜温差大考验穿衣技巧

    4349071203909341532.jpg

    济南的4月天,在表演过大风、升温、降温、小雪等等节目后,也会播放一些喜闻乐见的天气,最妙的就是下点小雨。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今天从市气象台了解到,在经历了上周五冷如秋冬的天气后,未来几天济南市天气晴好,气温将逐步回升。[详细]

    04-16 09-04齐鲁壹点
  • 雨停风柔周末好,济南满园赏花人

    14日,济南天气好转,各处春色已到末期,大家纷纷外出赏花。泉城公园牡丹园,大家纷纷赶来欣赏最后一批牡丹。这是花中皇后,它出场后,春天的花季就要接近尾声了。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周青先摄[详细]

    04-15 09-04齐鲁壹点
  • 华山山体景观修复南卧牛山驴山“复高” 湿地公园有看头

    华山北侧的华山园林景观一期B区施工现场,坑中注入清水,形成碧波荡漾的湖水。该桥桥长200米,桥面净宽14米,孔数、长度超过了颐和园十七孔桥,将是济南现景区中孔数最多、最长的景观桥。[详细]

    04-16 09-04济南时报
  • 兴济河经十路-张庄路段年内塑造景观河 揭秘穿城大河之变

    “景观河”这个名字,对穿济南城而过的兴济河而言,或将不再是“奢侈品”。不久的将来,张瑞芳再次站上兴隆水库大坝,北眺兴济河,将不再是宽窄不一、若隐若现于农田的河道。[详细]

    04-16 09-04济南时报
  • 济南针对"右转压车":倡导斑马线上"人快走"

    日前,济南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发布关于行人过路口的通行规则:倡导斑马线上“人快走”;倡导行人在斑马线上靠右通行。避免在绿灯放行时,行人顺向、逆向通行,与掉头推行的非机动车在斑马线内交织,造成通行冲突,影响交通秩序。[详细]

    04-15 13-04济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