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作坊年售假药48万瓶 止疼片掺面粉危害肝肾
来源:大众网 2013-07-16 14:12:00
假药胶囊用盐酸奈福泮片和粗面粉混合而成。止疼片加面粉,小作坊中造出价值近千万元的假药,流向全国20多个省市。办案民警介绍,通过对相关物流公司调取的单据进行统计,济南现已查获假药发货单据2500余张。
原标题:不看广告看疗效,谁知是假药
◥15日,济南市市中区刑警在清点假药数量。
假药胶囊用盐酸奈福泮片和粗面粉混合而成。
文/本报记者 吴金彪 片/本报记者 邱志强
这是“疗效显著”的“好药”,也是可以致命的假药。
止疼片加面粉,小作坊中造出价值近千万元的假药,流向全国20多个省市。更要命的是,哮喘和风湿病患者吃了都说“管用”、“不疼了”,然而实际上,长期服用这种药肝肾将会受损,因为它使用了超出常规用量5-10倍的止疼药片——盐酸奈福泮片。近日,济南警方查获了这起制售假药案。
快递发货,全是假药
发货人“王强”、发货地址“二环南路886号”,“名字是假的,地址也不存在。假名字、假地址究竟隐藏着什么秘密呢?”3月初,济南市公安局市中分局刑警大队民警在工作中发现一男子通过物流公司一次性向多个省份较偏远农村邮寄大宗邮包,在发货单上填写的名字为“王强”。“王强”邮寄的为多种治疗风湿病和哮喘的药品,经济南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药品进行鉴定,认定所邮寄产品全部为假药。
华佗筋骨宁、强效咳喘护肺宁胶囊……药盒印刷精美,标注有厂址、批准文号、使用说明等,这些治疗骨关节病和哮喘类疾病的“药物”看似与一般中药无异。“药名大多是瞎编的,生产厂家根本不存在,是地地道道的假药。”济南市中公安分局办案民警介绍。
嫌疑人没有留下多少有价值的信息,于是民警把视线转向快递公司。经过与快递公司负责收取包裹的职工交流,得知发货的嫌疑人为一男性,年龄在35岁左右,较胖,个不高,济宁口音。
很快,徐某进入了警方的视线。徐某,36岁,山东省梁山县人,住在济南市中区某小区11号楼4单元302室。
小作坊卫生差,胶囊上粘着灰尘
嫌疑人徐某的假药从何而来?他为何要在济南发货?
“假药都是在梁山家中制作,然后用面包车将假药运到济南。”市中区公安分局禁毒中队副中队长李辉介绍,之所以运到济南,是因为要通过物流发货,梁山或济宁当地已经无法满足嫌疑人的需要了,“有些偏远的地方在当地无法发送出去”。
经过近两个月的调查,5月28日下午在济南,警方将嫌疑人徐某等四人抓获。在济宁梁山县小路口镇,警方在嫌疑人家中查获了正在生产的假药1万余瓶,以及标签、封口机等物品。
“卫生条件差,很多胶囊裸露在外面,上面粘着灰尘。”办案民警介绍,加工作坊的卫生状况让他们吃了一惊。嫌疑人从河南濮阳等地买来一种名为盐酸奈福泮片的止疼药,然后将盐酸奈福泮片用研磨机磨成粉末,之后掺进少量面粉并灌入胶囊。“都是手工将药末装入胶囊,加工地点就在自己家中。”
警方披露,假药成本为原料加物流,每瓶假药的成本在10元左右。嫌疑人以每瓶20元的价格发往全国各地,出货量大,利润相当可观。制售的假药有十多种,高效骨痛康胶囊、特效筋骨康胶囊……但是原料都是一样的,面粉加盐酸奈福泮片。徐某还表示,可以根据客户需要定制,更换包装盒或者商标。
“嫌疑人家人几乎全部参与了制售假药的过程。”民警介绍,犯罪嫌疑人徐某为总负责人,在济南遥控指挥岳父在梁山家中进行假药生产,二哥、三哥在梁山家中协助生产,并大量联系购药者。妻子、弟媳负责在济南联系购药者,推销假药。从2012年下半年,这个家族就已经开始制售并通过物流向全国各地发送假药。
有短期疗效,易麻痹患者
这些假药最令人不安和容易使人上当的地方就是“吃了管用”、“疗效显著”。据参与办案的民警介绍,事后他们对一些购买假药的人进行了解,有些人竟然对假药深信不疑。“假药?为什么我吃了腿就不疼了呢?”一位购买假药的老人说。
“假药中的止疼片剂量超过正常剂量5-10倍。”民警介绍,假药是将镇痛药盐酸奈福泮片研磨成粉加上面粉装入胶囊,一粒胶囊中止疼药的含量最多能达到5-6片,假药的说明书注明用量为一次3粒、一日3次,也就是说购药者在服用假药时等于一次就服用了止疼药15-18片,一天可达45-54片。而止疼药正常规定的用量是每次3片,一日3次,一天服药量最多不过9片。
如此大剂量地服用止疼药,当然会麻痹患者,给服药者造成药效明显的假象,腿是不疼了,但是潜在的危害却留下了。
济南军区总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苏延峰介绍,盐酸奈福泮片是一种新型的非麻醉性镇痛药,兼有轻度的解热和肌松作用,主要用于术后止痛、癌症痛、急性外伤痛等病症的治疗。对白细胞有杀伤作用,如果长期过量服用,会对消化系统、肝肾等造成损害。患者短时间内可能没有任何表现,“还觉得管用”,但是长期过量服用,会对身体造成很大的伤害。
农村小药店是重灾区
办案民警介绍,购药者多为偏远、较贫困的农村地区人口。由于这类地区经济、医疗水平较低,加之该药短时间内药效明显,价格相对便宜,所以部分购药者就会“口口相传”,放弃前往正规医疗机构治疗而服用假药。这也刺激了徐某不断扩充销售网络。徐某称,购买者将药款存入他指定的账号后,他再将假药通过快递邮寄给购买者,“购买者以云南、贵州等地居多”。
“我也遇到过一些患者拿着药来医院咨询。”省城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医生介绍,其实像这种“疗效显著”的假药在一些农村地区普遍存在。很多农村老年人文化水平不高,听信一些传言,去买一些所谓的“吃了就好”的药,却不知正中了犯罪分子的圈套。
不要轻信速效说法
一位医疗行业人士说,其实这种假药也不难辨别,上网或者打电话就能查询,“一查就露馅了”。另外就是不要听信所谓“速效”的说法,在很多大医院都无法治愈的慢性疾病,不可能吃一瓶药就好了。
办案民警介绍,通过对相关物流公司调取的单据进行统计,济南现已查获假药发货单据2500余张。根据货单上登记的重量估算,共发出假药488000余瓶,涉及云南、贵州等20多个省市,涉案价值达1000余万元。目前犯罪嫌疑人已被刑事拘留。此案正在进一步侦查中。
“对于徐某发出去的假药,我们已通知当地相关部门进行查封。”办案民警说。
责任编辑:景芳超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图片切换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