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0531——85196021

投稿信箱:wode_210@163.com

当前位置:首页 > 泉城新闻

王镛书法近作展即将在荣宝斋济南分店举行

来源:大众网济南站   作者:   2014-04-21 16:28:00

“寸耕心迹—王镛书法近作展”开幕式将于4月26日上午10时30分在荣宝斋济南分店举行,展览时间为2014年4月26日至5月3日。此次展览共展出书法作品52幅,是王镛先生近年来书法创作的集中展现。

古代书家轶事

    “寸耕心迹—王镛书法近作展”开幕式将于4月26日上午10时30分在荣宝斋济南分店举行,展览时间为2014年4月26日至5月3日。此次展览共展出书法作品52幅,是王镛先生近年来书法创作的集中展现。

    作为当代书坛的领军人物,王镛先生是一位对民间书法会心以远、旁搜远绍,自揭须眉,建立起强烈个性语言的书家。王镛先生的书法在很大程度上已超越了清代碑学的局限,他对民间书法的兴味和视野具有极其广泛化的细致研究,举凡鼎铭、秦汉砖文、瓦当、金印、墓志、简帛、摩崖,无不涉猎。这为他提供了广阔的创作空间,也使他建立起“大、拙、古、野、率”的审美取向。他在书法中寻觅到了在一般文人书法中不具有的蓬勃生命力和自然率真之美,是植根于文人和民间这两大艺术系统的妙合物,可谓众美咸备而独出心裁,体现出他融汇前人的能力和“自我作古空群雄”的气魄和胆力,仿佛有“古人”,细究无“古人”,化古出新。

    王镛先生的书法,还基于他诗书画印全面而良好的修养和过人的智慧与才情,诸艺互补,又各有独特的表现。王镛先生不屑平庸的认识与泛常的理解,无论为书,为印,为画,为诗,莫不以“大、奇、雄、质”为准绳,在传统美学观念的“阴阳”二维中极尽谐调变化,体现出高旷的美学境界与深刻的民族传统文化的理悟力,诗书画印四位一体,浑化无间,很难区分高下,直以自我的创意出之,张扬着“苟无新变,何以代雄”的尚新求变意识,乃师李可染先生的“可贵者胆,所要者魂”的名言,在他的艺术探求中,得到了卓有成效的实践。

    生活中的王镛先生质朴谦和,外界的喧闹几乎成为他作艺悟道的“窗外风雨”,一笑置之。在艺术的追求和实践中,他几乎是“一意孤行”地思索、实践,实践、思索,不为时流所动,不受风潮的影响,一贯地保持着艺术家的童心与真诚。此次展览的近作又见王镛先生举重若轻、常变常新的新取向。王镛先生曾治“行己之道”印一方,大约就是其艺术追求心路的写照。

    王镛。一九四八年三月生于北京,山西太原人,一九七九年考取中央美术学院李可染教授研究生,一九八一年毕业展获『叶浅予奖金』一等奖并留校执教。先后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书法研究室主任,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导师、中国书法院院长,文化部优秀专家、文化部美术专业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文化部文化市场发展中心艺术品评估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艺术创作院名誉院长,李可染画院副院长,《东方艺术?书法》杂志主编。

初审编辑:尹玉涛
责任编辑:孙海燕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图片切换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