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兴印:情之所至 笔驰墨涌
来源: 2015-04-03 17:28:00
多年来,一直执着于山水画创作与研究的王兴印对山水画“以情入画”的本质有着深刻的认识。他说“如果是思想的压抑,我会去画画,如果是思想的苦闷,我还会去画画。”
多年来,一直执着于山水画创作与研究的王兴印对山水画“以情入画”的本质有着深刻的认识。他说“如果是思想的压抑,我会去画画,如果是思想的苦闷,我还会去画画。”
的确,王兴印在创作时,就是在或急或缓的一点一划的抒写与泼洒中,慢慢将自己内心的情感与思绪表达出来。比如,他的《秋水寒鸦》系列,画面上那黑黑的密林、奋飞而起的鸟儿、阴晦的天空都在暗示着某种压抑性。画家自己认为那正是他当时心境的真实写照,他说“我更得意于我所表现出来的那片山林,以及透过密林的狭缝所呈现的鸟儿,黑乎乎浑然一体,我为之清醒。我以为绘画首先是为了满足自己,然后再去打动别人,取得欣赏者的同感和共鸣,其同感的获得取决于我内心情感表达的程度。”
王兴印在传统与创新这两方面都是颇下了一番功夫的。首先,他笃爱传统,无论上学时候还是工作期间,他都未间断过对传统的研究学习,不断向传统的腹地推进。他不但临摹过大量的历代山水画经典作品,还研读了许多经典专业书籍,在掌握丰富的传统山水画技法的同时,更从理论的高度来解读传统、领悟传统。所以,他对传统的学习不是表面的,而是以悟得深层次的传统山水精神宗旨。在明白了山水画“所变者体貌,不变者精神”的主旨后,王兴印更渴望能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艺术来源于生活,对于已从事山水画学习创作多年的王兴印来说,是深明白这个道理的。大量的学习研究后,他领悟到山水画写生要“对景造意”。傅抱石先生曾说过“对景造意,不是无景造象,也不是对景造形,造意而后,自然写意。”是由景而至情、由情而至境、由境而至画。所以,好的山水画写生不是死记硬背,也不是照抄自然,而是画家触景生情,进而概括提炼,进行艺术加工,从而诉诸于笔端形成作品,这也是中国山水画写生——创作的基本规律。王兴印的写生作品是符合这种艺术规律要求的。
在对传统与生活进行深研的同时,王兴印更注重于山水画新形式的探索,他坚信“笔墨当随时代”,并积极主动地向同时代的优秀画家学习。他研究过姚鸣京、张捷、王兴堂,吸收他们绘画语言的某些特点同自己的绘画结合起来,形成一种新的东西,表达一种新的意境。在跟随张志民先生读艺术硕士后,王兴印又吸收了导师的豪放大气、泼墨淋漓、自由奔放的特点,其作品也随之越来越有韵味,境界更大、笔墨更放、画面更厚、自主意识更强。
王兴印简历
王兴印号正山堂,山东郓城人。毕业于山东艺术学院中国山水画专业,师从张志民教授,获艺术硕士学位。现为中国国家画院张志民工作室画家,中国国画家协会理事,山东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省青年美术家协会理事,济南市青年书画院常务副院长兼中国画院院长,山东省齐鲁文化之星,享受省政府津贴。民革山东省委委员,政协委员。
艺术履历
2014年参加“时代画着”当代中国画坛代表性画家学术邀请展·北京国粹美术馆;
2014年参加十二届全国美展山东展·山东省美术馆;
2014年参加“文化中国”华侨华人书画展·山东省博物馆;
2014年参加“丘壑无言”中国国家画院张志民工作室2013级师生作品展·济南军区 ;
2014年参加山东艺术学院研究生优秀作品展获“学院晨光奖”作品被留校·山东省文化馆;
2014年参加“大艺时代”全国青年美术作品展获优秀奖·天津;
2014年参加首届“中国梦中国画”欧洲巡回展·法国·比利时;
2014年参加“相生·画境”山东青年中国画提名展·济南大家美术馆;
2014年参加山东省统战部“庆国庆”65周年中国画大展·山东省美术馆;
2014年“观化心迹”-2014王兴印中国画作品展·济南市美术馆;
2013年参加十艺节“全国美术优秀作品”展获山东优秀奖·山东省博物馆;
2013年参加十艺节“齐鲁画风”山东中国画大展·山东省博物馆;
2013年参加“为中国画”中国高等艺术院校山水画教学研讨会暨师生展·央美美术馆;
2013年参加“墨韵岭南”实力派画家邀请展·东莞绿洲艺术空间;
2013年参加“艺术的张力”全国研究生学术展获一等奖·西安美术学院;
2013年参加“艺术深圳”全国美术大展邀请展·深圳美术馆;
2013年参加十艺节山东中国绘画大系平面展·济南市博物馆;
2013年参加张志民研究生“太行山写真”展·山东美术出版社美术馆;
2013年参加“江源杯”全国美术作品大展获优秀奖·青海美术馆;
2013年参加首届“中国梦中国画”欧洲巡回展·东营广道美术馆;
2012年参加“文脉心象”当代中国画百家百扇艺术精品展·北京宋庄美术馆;
2012年参加山东泰山文艺奖中国画预选展·山东省图书馆;
2012年参加中国黄河口湿地画展·东营广道美术馆;
2012年参加山东艺术学院研究生优秀作品展·山东艺术学院美术馆
2010年参加“文心翰墨”中国当代书画名家精品展·北京景云斋画廊
2008年参加和谐迎奥运全国美术大展获银奖·北京奥组委文化中心
2008参加美术群星闪耀全国大展获铜奖·杭州世纪艺术馆
2000年参加当代名家书画邀请展·山东省美术馆;
2000年参加“华冠杯”全国书画大展获铜奖·山东省美术馆;
2000年参加山东省第八届美术新人新作展·山东省美术馆;
2000年参加山东省跨世纪中国画名家精品展获优秀奖·山东省美术馆
作品多发表在《中国书画报》《美术大观》《中国美术报》《中国画家》《中国研究生》《中国画综》《山水画教程》《齐鲁画风》《文脉心象》《时代画者》《丘壑无言》《逸品鉴藏》《大众日报》《周视天下》《齐鲁新视听》《山东省消费者》《极光美术》《半岛都市报》,并被有关艺术机构收藏。
出版《王兴印山水画》《观化心迹王兴印·王舒作品集》《中国画家王兴印·王梅艳》《溪山无尽王兴印》
山水画家王兴印
《仲宫日记 》
《凉秋十月》
《雨过夕阳》
《道之唯物》
《仁者乐山》
《大巧如拙》
《大美南部》
《万里乾坤几重阳》
《余霞散成绮》
《荡漾空沙际》
《日暮落潮》
《明月沉珠》
《云散青山几万重》
《云溪笼阴》
《溪山无尽丘壑无声》
《坐看红树不知远》
《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
初审编辑:尹玉涛
责任编辑:宋立鹏
责任编辑:宋立鹏
热点图片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图片切换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