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深中通道:智能制造 高质量制造打造“中国标准”

2019-11-08 15:20:36 来源:  作者:

  大众网·海报新闻中山11月8日讯记者 谢玮 )2019年11月6日,由南方网策划的“广东高质量发展媒体观察团”来到了深中通道S07标施工观望平台。由知名专家学者、全国主流媒体、高校学子组成的观察团来到这一“超级工程”的现场,了解深中通道的建设和发展。

  “广东高质量发展媒体观察团”走进深中通道

建世界一流桥梁 高质量制造创造“奇迹”

  深中通道是集“桥、岛、隧、水下枢纽互通”于一体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基础设施。项目路线起自深圳机场互通立交,经广深沿江高速二期东接机荷高速,向西跨越珠江口,设置东、西人工岛,机场枢纽互通立交,海底钢壳沉管隧道,伶仃洋大桥,中山大桥等多个连接点,在中山马鞍岛登陆,与在建中开高速对接。项目采用设计速度100公里/小时的双向八车道高速公路技术标准,设计使用年限达100年,批复概算约446.9亿元。
  作为“十三五”国家重大工程,深中通道在设计和建设过程中,面临了诸多“世界级”的难题和挑战。
  据深中通道管理中心副主任、总工程师宋神友介绍,深中通道从设计方案开始,就面临了诸多难题,例如“8车道特长钢壳混凝土海底沉管隧道”方案,生产的全产业链缺乏工程经验,完全靠自主创新研发摸索。而主跨1666米、桥面高达90米的伶仃洋大桥,是世界上通航净高最高的桥梁,在建设过程中,如何才能抵抗超强台风频发的极端天气,深中通道建设者花了两年时间,联合四所高校和风洞实验室,攻克了超大跨径整体钢箱悬索桥在强台风区域的灾变控制难题,打破了欧洲某知名桥梁设计公司认为整体钢箱难以满足项目抗风性能的论断。

智能建造 引领交通行业高质量发展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交通强国、质量强国、制造强国、科技强国”战略号召,而智能建造更是在深中通道项目中处处体现。

 

深中通道智慧梁场BIM信息中心

  深中通道项目系统策划了深中通道跨海集群工程智能建造体系,在钢壳智能制造、钢壳混凝土智能浇注、钢箱梁智能制造、智慧梁场、智慧工地等六大方面进行了智能建造的实践。在建设过程中,通过需求为导向,引领了造船厂的改革和革新;自主研制浮运安装一体船等创新成果,闪耀着无数设计者、参与者的智慧光芒。
  智能建造除了技术上的革新,人才培养也是重点。深中通道管理中心总工程师办公室副主任刘健表示,项目中许多特种设备和船舶施工对于人才的要求非常高,“因此,我们着重培养了一支高素质高质量的人才队伍”。
  项目建成通车后,中山、珠海、江门及粤西等地区通往深圳、粤东以远地区的过江时间将从目前2小时缩短为20分钟左右。深中通道项目建设对构建和完善粤港澳大湾区交通网络具有重要历史意义,对进一步拉近珠江口东西两岸的时空距离、提高大湾区的“硬联通”和“软联通”水平,贯彻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为广东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当好“两个重要窗口”具有重要战略及现实意义,社会和经济影响深远。
  深中通道项目,背后凝聚着中国人的智慧和汗水,创造着一个个奇迹,如同总工程师宋神友提到的,
  “我们的专利技术标准,在深中通道建成以后,将会填补国内在(技术)方面的空白,形成中国标准”。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赵业超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