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宋立鹏
责任编辑:张娜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李鸿如 实习生 冯璇 济南报道
在刚刚结束的第35届中国化学奥林匹克赛决赛中,来自历城二中的8名学生取得了6金2银的优异成绩。作为历城二中的一张特色教育“名片”,以奥赛为代表的“英才教育”屡创佳绩,五大学科奥赛获奖人数屡创新高,共获得国际奥赛金牌4枚、全国金牌50枚、银牌44枚。12月8日,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走进历城二中,探访“拔尖”人才培育背后的故事。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全面培养为奥赛“赋能”
隆冬时节,历城二中的化学实验室依旧敞着门窗,凌冽的风从实验室穿堂而过,实验室内却热火朝天的进行着各项化学实验,化学奥赛教练刘红梅和赵思斌身穿白大褂,穿梭在学生中,手把手指导高三学生张能源操作实验。只见张能源手持滴定管,在锥形瓶中滴入液体,随着液体的不断滴入,锥形瓶里的液体变成了紫色……这是历城二中化学实验室学生们日常实验的场景。
赵思斌介绍,受疫情影响,近两年化学奥赛取消了化学实验实操的考查,将考试形式转变为上午三小时、下午三小时的理论考试,但历城二中的奥赛教练们仍坚持对学生进行化学实验培训。
“化学属于实践学科,学生需要在一次次的失败和摸索中领悟化学。”刘红梅认为,单纯的理论学习远不能满足化学研究需求。“我们老师所做的一切并不只是为了学生应试,更希望学生把对化学的热爱发挥到极致,在踏入大学校门,甚至毕业后也能深耕化学领域。”刘红梅不仅是化学奥赛教练,也是学生高中三年朝夕相处的家人。决赛前,刘红梅买了小零食和玩具给学生“减压”,陪学生上自习来调解学生紧张的心情,在备赛阶段,她放弃了节假日、寒暑假,一心只为奥赛培训工作。
为“热爱”远行千里,家校助力夺奥赛金牌
正在进行化学实验的张能源,是这次化学竞赛中获得北大保送资格的学生。张能源告诉记者,他从小在科普书籍中就对化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初三了解到历城二中出色的奥赛培养体系,毅然决然的选择从青岛来到济南参加中考,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历城二中。
“高一刚来济南的时候也不适应,每两周的假期父母经常来济南陪我,在他们的鼓励和支持下,我慢慢适应了高中生活。”张能源说,决赛前,自己比较焦虑,晚上怎么也睡不好,害怕自己的努力“打水漂”,父亲便特地赶到济南,带他去趵突泉散心,陪他走完化学奥赛决赛前的最后一段旅程。
“热爱是我学习化学的源动力,家长的支持、教练的指导、同学们的互相帮助,激励着我在奥赛的道路上勇往直前。”张能源表示,决赛结束后,自己虽然获得了保送资格,但还会在学校与同学、老师们一起,在剩下的高中时光里提前学习大学的课程,坚持在化学领域深入探索。
用“理念”育人,用“特色”谱写名校新篇章
“学校对奥赛培训和奥赛人才的选拔十分重视,就拿化学这门学科举例,历城二中不仅配备了专业奥赛教练,也为学生准备了化学实验室,购置了大量化学仪器、设备,让学生们在实践中领悟化学理论知识,从而为奥赛比赛打下坚实的基础。”历城二中副校长李矿水说。
记者通过采访竞赛获奖同学得知,历城二中为激发学生的奥赛天赋,在高一入学后每周开设奥赛课,对奥赛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自行联系奥赛教练,在课余时间加入奥赛训练的队伍中来,从而保证学生对学科的“热爱”与“努力”兼顾。
“自2010年至今,学校共获得国际奥赛金牌4枚、全国金牌50枚、银牌44枚,是同时期全省获得国际和全国奥赛金牌最多的高中学校,这几年北大、清华的录取人数也都位居全省前列。”李矿水表示,近年来,历城二中在注重常规管理的同时努力打造鲜明的办学特色,英才教育、科技创新教育、艺术教育已成为三张响亮的名片,将学生坚定信念、坚持梦想作为育人目标,肩负起名校的使命担当,为教育优质发展贡献力量。
初审编辑:宋立鹏
责任编辑:张娜
12月6日,在济南中林路以北原姜家庄村有一座硬山式屋顶的古建筑,该建筑建于明朝天启七年十二月(公元1627年),距今已有近400年的历史,近70年曾被用作幼儿园、姜家村村委会办公室及卫生室。因长期无人管理,加上自然侵蚀以致残损塌毁,原始院落布局无存,原建筑只保[详细]
鉴于山东省中医院(东院)、千佛山医院和齐鲁医院周边道路拥堵严重,且存在日益加重的趋势,济南交警结合医院周边交通特点,拟通过设置单向交通、潮汐车道等措施,对山东省中医院(东院)、千佛山医院和齐鲁医院进行交通组织综合优化,缓解医院周边交通拥堵,满足群众[详细]
在刚刚结束的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NOIP2021中,济南新航实验外国语学校初中部6名同学在众多选手中脱颖而出,3名同学夺得一等奖,3名同学夺得二等奖,团体成绩位列全省初中第一名。[详细]
自入冬以来,随着气温下降,济南市儿童医院、山东省中医院等济南多家医院里儿科诊室人满为患。流感来势汹汹,儿童呼吸道感染流行,支原体感染,大叶性肺炎患儿格外多。家长纷纷感慨儿童门诊“一号难求”,从天亮排到天黑。[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