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魏俊怡
责任编辑:张帆
大众网记者 魏俊怡 济南报道
20世纪30年代,养鸟少年赦吉来与伙伴们将“追风”与“逐日”两只家鸽训练成军鸽,帮助红军传递情报,成长为坚定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
变成了麻猫的外婆,还有那些变成了鹦鹉、老牛和兔子的老人,深受阿尔茨海默病的困扰,被困在“失智”状态,遗忘了语言和过往的人事;
在战火纷飞的年代里,几位怀抱革命理想的老师以知识的力量、文学的力量,哺育大山中纯真懵懂的孩子,通过中华文化的瑰宝——成语……
在7月27日-31日即将开展的第31届书博会上,一批温情又富有教育意义的童书即将展出,今天大众网记者为您推荐其中四本,分别是:《外婆变成了麻猫》《少年和他的追风逐日》《梨花里》与《晨语》。
《外婆变成了麻猫》:“被遗忘的语言”和爱的力量
“这段时间,我的外婆每次发脾气,都会变成一只麻猫。尽管家人都在努力地寻找外婆变成猫的原因,但事情变得越来越坏。”
《外婆变成了麻猫》讲述的正是和“被遗忘的语言”相关的故事。在这个故事中,“被遗忘的语言”有了新的多重意义。变成了麻猫的外婆,还有那些变成了鹦鹉、老牛和兔子的老人,深受阿尔茨海默病的困扰,被困在“失智”状态,遗忘了语言和过往的人事。
而故事中的一朵、李子、芦芦和雪糕,这些孩子在陪伴着变为动物的亲人历险的过程中,有了不同的情感体验,这也是重新发现“被遗忘的语言”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激活了温暖记忆,重温了童年时代的美好,重新与老人建立紧密的联系,用作家在创作手记中的话来说,就是“有勇气进入一种艰难的新生活”。
《外婆变成了麻猫》是作家慈琪对阿尔茨海默病这一现实题材的艺术探索。她以灵动而温暖的方式,书写了一个富有现实感的童话,激励我们努力拾回那些“被遗忘的语言”,见证爱与勇气的力量。
《少年和他的追风逐日》:跨越近百年的时差,走进那段硝烟弥漫的历史
明天出版社出版的《少年和他的追风逐日》,是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获奖作家张品成的全新作品。这部作品以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赣南苏区的红色革命史为创作依据,以养鸟少年赦吉来的跌宕命运为主线,讲述了他与福才、拾来等一群赣南苏区的客家少年将“追风”与“逐日”两只家鸽训练成军鸽,帮助红军传递情报,最终历经淬炼成长为坚定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的故事。
作者独辟蹊径,将赣南客家风俗史与赣南苏区革命史巧妙连接,在富有浓郁地域文化色彩、扎实绵密生活质感和丰沛蓬勃童年力量的故事中,观照宏阔时代洪流中鲜活生命个体的成长,为孩子们还原了一段有温度、有情致的红色历史。
《梨花里》:江南古镇少年的美丽乡愁
清代文学家袁枚诗中这宛如陶渊明笔下桃花源的梨花村是什么地方?它便是位于苏州市吴江区的历史文化名镇——黎里。
黎里又称梨花里,在荆歌新作《梨花里》中,他以充满诗意的文字讲述了这个名字的由来:“黎里镇上到处都有梨树,所以古代的时候它就叫梨花里。每到春天,梨花盛开的时候,整个镇子就像下了一场大雪。那是纯真烂漫的白,覆盖了小镇的每一寸土地。那芳香的波浪般的梨花,在一片片古老黑屋顶的映衬下,显得愈加圣洁明艳。”
蒯琴、蒯强姐弟便生活在这个美丽的古镇中,然而,他们平静快乐的生活被父亲的意外去世打破,面对生活的巨变,姐弟俩陷入悲伤与无助之中,所幸家乡的诗情画意与风土人情抚慰着他们的内心。梨花里不仅有洁白如雪的梨花,还有清清冽冽的黎川、一座座秀丽的小桥、形态各异的缆绳石、古色古香的廊棚、闪着时间之光的青石板路、历史文化地标柳亚子纪念馆、兼具古典美与现代美的六悦博物馆、数不清的江南美食、一年一度的显宝大会,更重要的是,有他们珍视的人——亲厚的长辈与友爱的同伴。这一切疗愈着他们心灵的创痛,让他们以自己的方式处理生活抛给他们的难题,实现精神的蜕变与成长。
《晨语》: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家徐贵祥儿童文学新作
《晨语》是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家徐贵祥儿童文学新作。该书以芍药镇思明中学几个少年在抗日战争中的成长经历为主线,以老练爽利的语言塑造了一组鲜活的少年群像。他们在身为地下党员的老师们的带领下与敌人斗智斗勇,通过成语传递情报,在日军铁蹄下守护小镇。
作品同时描摹了巨大民族危机下的小镇众生相,展现了在民族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平凡个体的抗争精神和爱国情怀,带领今天的小读者回望那段中华民族浴血奋战的历史,思考中华文明绵延至今的精神根基所在。
初审编辑:魏俊怡
责任编辑:张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