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谢玮
责任编辑:张娜
大众网记者 谢玮 济南报道
9月18日,济南市委、市政府召开中秋文化游园活动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济南市园林和林业绿化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新闻发言人苏先春对“公园+”主题活动的有关情况进行介绍,活动将积极探索“公园+”创新实践,在市属公园景区增设娱乐、阅读、露营、音乐、市集等消费新场景,让“公园生活”逐渐成为人们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今年2月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关于开展城市公园绿地开放共享试点工作的通知要求,推进城市公园绿地开放共享,满足人民群众亲近自然、休闲游憩、运动健身新需求新期待,这为推进“公园+”奠定实践基础。
公园绿地作为城市里的重要基础设施,理应顺应新时代发展趋势,加快从有没有向好不好转变、从功能单一向功能叠加转变、从平淡无奇向令人向往转变,加速蜕变成兼具绿水青山生态价值、诗意栖居美学价值、以文化人人文价值、绿色低碳经济价值、健康宜人生活价值、和谐共享社会价值的城市综合体,助力城市能级提升、城市功能完善,城市品质优化。
同时,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越来越丰富多彩,公园绿地的生态、观赏、休憩、健身等标配功能已远远满足不了市民群众的需求。特别是后疫情时代,市民群众对“都市户外”生活的需要越来越强烈,人们向往在公园绿地里享受独特生态环境下的餐饮、娱乐、社交、购物、教育等普惠实惠的生活服务,“到公园去”已成为市民群众新期盼,“公园生活”正在逐渐成为人们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我们通过推进“公园+”创新实践,不断开拓公园功能边际,放大公园服务功能,全面激发公园活力,最大程度满足市民群众的需求。
千佛山风景名胜区先后举办新春游园会、“三月三”民俗文化庙会、“传统时光·花样浪漫”七夕节主题活动,景区内外涌动国潮风和青春范儿,吸引全国各地年轻人前来打卡;济南植物园春季推出“围炉煮茶”“花间宴”游园项目,市民乘坐新开通的“游701”赏花专线公交车,奔赴济南植物园,仪式感和氛围感十足的“花间宴”“林间煮”成为很多市民游客打开春天的最佳方式;济南森林文化周期间全市组织开展了42场丰富多彩的森林文化活动,涵盖自然教育、科普宣传、文艺创作、森林运动、游憩体验、成果展示、林产品推介、护绿行动等多种类型,《中国自然资源报》《中国绿色时报》等二十余家媒体进行宣传报道,提高了济南森林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9月3日在佛慧山景区开市的济南园·林市集,借力济南独特的园林、林业优势和资源特点,搭建起行业与市民交易的平台,开通从果农田间到市民餐桌直通车,充实农民的“钱袋子”,丰富市民的“果盘子”,助力乡村振兴。
初审编辑:谢玮
责任编辑:张娜
9月17日上午,封闭施工的济南开元隧道南洞在完成沥青路面铺设及交通标识线施划后,对社会车辆放开通行。记者在现场看到,铺设完成的路面整洁平坦,隧道顶部的天蓝色防火层在灯光映衬下呈现出亮丽的“泉之蓝”,隧道内部道路两侧自西向东已开始安装带有“山水”图案的装[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