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王逸群
原标题:拥河发展,“桥”见未来
黄河重大国家战略赋予济南黄河流域中心城市的新定位,大河之畔的千年古城充满机遇与活力。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的获批建设更为城市发展拓展了空间和格局。
跨过黄河,拥河发展,济南真正从“大明湖时代”迈入“黄河时代”,让天堑变通途,相当数量的跨河通道必不可少。
正因为意义重大,跨河通道的建设在济南一直有极高的关注度。可以说,每一条跨河通道的关键建设节点总能“引爆”本地新闻,成为当之无愧的热点。
历时21个月建设,9月28日,G104京岚线济南黄河公路大桥主桥提前半年正式合龙。
穿越时空的对望
黄河奔流东去,秋日的阳光驱散浓雾。G104京岚线济南黄河公路大桥终于展现在众人面前。
G104京岚线济南黄河公路大桥(新桥),与济南黄河大桥(老桥)“并肩”而建。
时间指针拨回到1982年7月。济南黄河大桥建成通车,是当时亚洲跨径最大的公路斜拉桥,入选济南“1978—1988泉城十大景观”,成为当时济南的地标性建筑,黄河两岸的公路交通得以全面改观,对济南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随着黄河重大国家战略的提出,济南携黄河北跨,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的获批建设,老桥已经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扩建工程于2021年8月开工,采用新桥与老桥并桥建设模式,是黄河上第一项不等跨并桥建设工程,刷新“跨黄”桥梁纪录。
新桥与老桥中心间距33.5米,新桥主塔高168.6米,与南岸的华山“边边高”,比老桥高出100米。新老桥并立,形成强烈的视觉对比,也反映出我国改革开放40多年来,跨河交通领域基建水平的大幅提升。
新桥建成后,将代替老桥和济北浮桥两座桥梁功能,满足机动车辆全年不间断通行,日通行能力达10万辆。预留了地铁7号线通道,这也是山东首条穿越黄河的地铁线路,同步实现从老桥单一交通方式到公轨两用通行能力升级,满足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城市主干路三者之间的交通转换需求。
新城崛起,交通先行
起步区发展第一步就是要突破黄河阻隔,通过跨河通道加速两岸融合,形成“桥隧起步开新局”的气势。
来看看起步区的路吧——
龙湖立交完成建设、G309起步区段实现改造提升,打通了黄岗路隧道和济泺路隧道北去城市副中心的通道;为承接新黄河大桥南北向交通量,规划建设二环东路北延路段、鹊华东路,实现二环东高架路直达起步区城市副中心核心区;规划建设凤凰北路西延,实现凤凰黄河大桥与崔寨、大桥组团的高效互连。
上述通道建成后,黄河南岸主城区西部、中部、东部三个方向均可实现两岸一路通达,进一步便捷起步区与主城区南北通行。
值得注意的是,G104京岚线济南黄河公路大桥的北侧正是济南市新的城市副中心,也是起步区聚力打造的新时代现代化田园城市,城市副中心示范区是这里的核心区域。
随着济南市和起步区国土空间规划一系列成果支撑,以及大桥街道空间整合的有力推进,城市副中心示范区规划建设已经从前期规划策划阶段转入开发建设阶段。
按照“系统谋划、整体推进、重点突破”的开发建设思路,示范区先期重点打造鹊山生态文化区、总部经济区、都市阳台,逐步做好科研办公区、科创金融区规划策划及开发建设。
具体到时间表上,相应的道路建设必不可少。比如,到2025年,示范区主体框架基本建成。其中,与济南主城区之间的跨河通道达到5处,总部经济区及都市阳台东组团、中组团城市形象基本形成,鹊山生态文化区(一期)达到开园条件,城市服务功能趋于完善。到2027年,与济南主城区之间的跨河通道达到7处,交通更加畅达、生态更加优美、产业更加成熟、城市更加现代、生活更加美好,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城区典范。
桥通了,路畅了
桥通了,路畅了,黄河两岸要素流通更加高效。
济南境内黄河全长约183公里,目前已建成的跨黄河通道达16处,规划建设34处。
其中,起步区范围内,共规划19处,平均2.2公里一处,包括现有通道9处,在建4处,年内开工建设1处,规划建设5处。
值得注意的是,齐鲁大桥、黄岗路隧道、G104京岚线济南黄河公路大桥、G308济滨高铁桥等4处在建通道正在加速施工,未来几年将陆续建成通车。
航天大道隧道则计划今年启动建设。作为联系遥墙机场和起步区崔寨北的重要通道,该隧道采用双管单层盾构,双向6车道,东起航天大道与X012交叉口,沿在建航天大道向西,下穿规划滨黄大道和黄河,全长约3888米。
桥隧建设一小步,省会北起一大步。本轮跨黄通道的建设,将进一步织密跨黄通道,进一步提升跨黄交通通达能力,进一步加速北部新城与中心城区融合发展,有效支撑起步区“五年成形、十年成势、十五年成城”,加快打造新时代现代化田园城市。
未来,济南市跨黄通道建设密度将与南京、杭州、上海等拥河发展城市相当,有力助推济南从“大明湖时代”向“黄河时代”阔步迈进。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王逸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