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魏俊怡
责任编辑:张帆
县学文庙里传道解惑,方寸舞台上演绎经典,村居社区中与群众面对面座谈。
2023年以来,平阴县文化和旅游局深入开展传统文化理论宣讲工作,组织文化名家深入社区、乡村,创新探索“文化+”宣讲,重点聚焦队伍建设、宣讲阵地、形式创新,开展不同形式的文化宣讲活动,以文化人、以理育人,让党的创新理论浸润百姓心田。
着眼服务群众建队伍 促进理论宣讲专业化
县文化和旅游局准确把握不同群众思想特色和接受程度,立足“本土化、专业化、特色化”,发挥县、镇(街道)、村居(社区)三级联动作用,建立健全平阴“玫好平音”传统文化宣讲队伍。一方面开展宣讲活动,选拔优秀宣讲人才。聘请翟恒民、周广海、侯金生等5位在传统文化领域研究深入的退休老同志作为传统文化特邀宣讲员,在全县非遗传承保护、文化文艺等领域遴选近100人充实传统文化宣讲队伍,形成高标准、多层次、宽领域的宣讲员梯队。每月广泛开展家风家教、儒家思想、廉洁守法、文物保护、孝老爱亲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活动进社区、进机关、进学校,开展宣讲活动40余场,精心推选优秀宣讲员参加全县“强国复兴有我”百姓宣讲比赛、济南市首届普法脱口秀比赛等宣讲活动。另一方面强化宣传教育培训,提升宣讲队伍素质。采取分级培训、重点培养的办法,通过业务培训、以会代训的方式,加强对理论宣讲员的培训。先后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其他文化遗产持有人开展传承、传播活动30余场次,非遗传承人培训130人次,运用文化馆公共文化培训课堂开展公益培训100余场次,培训学员2000余人次。
把握时代脉搏搭平台 促进理论宣讲普及化
县文化和旅游局按照“群众在哪里,宣讲阵地就延伸到哪里”的原则,不断拓展宣讲阵地,打造了“文旅大讲堂”“身边微课堂”“儒学大讲堂”“文化公开课”和“云上微课堂”五大课堂。一是依托机关阵地,打造“文旅大讲堂”。主要以县文化和旅游局集中学习制度为基础,通过邀请学者专题讲、党员干部人人讲、实地观摩现场讲等形式,鼓励全体文旅干部主动上台宣讲,讲党课理论、谈文旅业务,营造“百家争鸣”的浓厚学习氛围,以讲促学、对标找差、破解难题、推动工作,不断提高全局干部的政治素养、创新思维、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二是依托基层阵地,打造“身边微课堂”。县文化和旅游局将宣传宣讲阵地延伸到基层社区村居,组织传统文化宣讲队深入全县8个镇(街道),先后在榆山街道翠屏社区、锦水街道玫瑰苑社区、孝直镇孝直村等地开展传统文化宣讲,打造群众身边微课堂等新型宣讲阵地,根据受众不同需求实行点单式宣讲,截至目前,共开展40余次基层文化理论宣讲。三是依托公共文化阵地,打造三类课堂。县文化馆运用馆内公共文化培训室,开展书法、绘画、舞蹈等公共文化培训辅导100余次,县博物馆在县学文庙明伦堂开设“儒学大讲堂”,深化馆校合作,与青少年主题研学相结合,开展“从河而来”“黄河两岸是家乡”“叩开文庙大门·沐浴儒学之风”等主题研学20余次,引导青少年更深入地理解儒学文化的丰富内涵,增强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县图书馆依托“平阴图书馆”微信公众号、视频号等网络新媒体的传播作用,创新开展“国图公开课悦读世界”“阅读推广荐书活动”等线上宣讲活动,受众达2万余人(次)。打破传统宣讲的时空限制,实现网络宣讲覆盖到哪里,理论宣传就跟到哪里,为线上网友献上既好看又好听的“文化故事”。
贴近群众需求活形式 推动理论宣讲多样化
平阴县文化和旅游局充分发挥文化资源优势,运用文化文艺演出、非遗展示、阅读推广、展陈展览等活动,探索“理论宣讲+ ”创新形式。一方面运用“宣讲+文艺”模式。坚持“健康有益、形式多样、广泛参与、寓教于乐”的原则,紧紧围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挖掘我国传统文化内涵,编排各类戏曲、小品、相声、舞蹈等文艺节目,通过文艺演出、民俗文化展示、非遗展演、手造展示、一年一村一场戏、小戏小剧展演,将传统文化以艺术表演形式带到群众中去,让群众在享受高质量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受到教育,在春风化雨中传播党的声音。另一方面探索“宣讲+展陈”创新形式。利用主题展览与宣讲解说相结合,讲好革命故事,传承红色文化、廉洁文化、黄河文化,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民俗文化,激发群众的爱国主义情怀,举办“吉金青辉—青铜器专题展”“陶启文明—馆藏陶器精品展”“大印艺术学校美术作品展”“黄河岸边是家乡”青少年书画作品展、“楮墨留香·印象平阴”庆“七一”版画展、剪纸作品展、“学讲话促结合 尚勤廉——中华优秀官箴文化展”、从“河”而来-青少年非遗手造作品展等多项展览20余次,吸纳不同群体的受众达19.07万人次,其中未成年人4.8万人次,有力推进了我县优秀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为理论宣讲落地开花、讲好平阴故事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初审编辑:魏俊怡
责任编辑:张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