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王逸群
怀才不遇
王象春(1578年—1632年),字季木,号虞求,别号㟙华居士,因为曾经担任过南京吏部的考功郎,因而被文人们习惯称之为“王考功”。
山东新城(今桓台)在明清时期,有个被称作“新城右族”的名门望族,即王氏家族。这个家族科甲相继,世代簪缨,自明嘉靖至清道光的300多年间,出了30位进士、52位举人,出仕为官者上百人。王氏家族的家训颇有深意:“所存者必皆道义之心,所行者必皆道义之事,所友者必皆读书之人,所言者必皆读书之言。”王象春和秋柳诗人王士禛,都是王氏族人,按辈分来论,王象春乃王士禛的从叔祖。
王象春从小就酷爱读书,年少时平素沉默寡言,终日手不释卷。他博览群书,广闻博记,口不停诵,笔不停记,学识日渐长进,才华日渐显露。万历庚戌(1610年),他以举人身份赴京参加会试,并以第二名的成绩进入殿试,没想到在殿试中出乎预料。当时殿试的策问题目是“如何尊君重令”,王象春就本朝君臣之间的是非事直言上陈,其锋芒指向长期怠政的万历皇帝。这种答题,读卷官哪敢呈给皇帝看,而前三甲是皇帝钦点,因而他不仅未能进入一甲二甲,就是三甲也仅是位列倒数第三,由此未能获得官职,只好留在北京候选。他乃性情中人,嫉恶如仇,并敢于仗义执言,“候选”期间,或许是因为殿试受挫而心有愤懑,竟然也陷入到“党争”之中,并受之牵连,被“降调闲散”。于是,满怀郁愤的他,便暂且回到故里调养生息。也就是在这次“调养生息”期间,他来到济南,买下了百花洲上的“白雪楼”。
百花洲上的白雪楼原为李攀龙所建,李去世后几易其主,王象春购得后,将其重新修葺,并增建了问山亭,而后移家济南,搬来居住。因为仰慕前贤,他仍旧悬挂“白雪楼”原先的匾额,并自号“㟙湖居士”,在园内读书、写作、吟诗,暂时得以脱离世俗,徜徉于济南的湖光山色。
今日百花洲
“余邑邑济,故居济,非客济也。”《齐音·得于鳞旧舍居之》记载了此事。诗云:“草堂略似浣花居,况是先生手泽余。不比谢墩争姓字,但须更贮满楼书。”笺注:“于鳞先生城中书楼亦名白雪,在碧霞宫西,百花洲上。蕞然一茅,颓敝不堪;晴则见星,雨则滴漏;五易主而不售矣。余以先贤故,倍值市之(即以高于市场行情的价格买下),仍其匾额不忍易。南山递翠,近渚飞香,恨无于鳞佳句酬之,恐屋宇羞之,又作北山移也。奈何!”
彼时,新城属于济南府管辖,所以王象春说自己是“故居济”而“非客居济”,而且,济南的“北地风景似江南者,自齐城之外并无二地”之景色,以及悠久的人文历史,也涵养和激发了他的创作热情,《齐音》就是这样诞生的。
济南风光
百咏济南
《齐音》亦名《济南百咏》,内容涉及济南的山水泉湖、名胜古迹、节令风俗、神话传说、历史人物等诸多方面。“凡历之泉石山涧,废亭颓榭,又如于鳞旧楼,吊古探奇,皆成吟咏。”书中的每首诗,皆为七字四句,且诗后附有笺注,或说明本事,或作辩证注释,以抒发诗中不尽之意,举例三首如下:
万派千波竞一门,冈峦回合紫云屯。
莲花水底危城出,略似镂金翡翠盆。
湖出城中宇内所无,异在恒雨不涨,久旱不涸,至于蛇不现、蛙不鸣,则又诞异也。湖既出于居民之北,华峰又落齐城之东北,故凡宅门之北向者,得两收其妙,然于阴阳之向不无少舛,安得巨灵推转地轴,跨高山于负釜哉!余曰:幸此湖幽潜,故散人得而享之,不观之太微星帝王、少微星隐士耶。
——《齐音·大明湖》
将军战马就悬崖,石底空闻吼怒雷。
四铁一敲冰雪涌,始信赤兔本龙媒。
宋关将军名胜,大战兀术,追至渴马崖,求水不得,北至齐城下。马蹄敲地泉涌,故名马跑泉。凡马病,取饮之辄愈,今误作武安王(笔者注:关羽),忠勇格神则亦神矣,何必借名武安而后重哉?
——《齐音·马跑泉》
汇波桥上起重楼,水里成城似凡欧。
浩荡人烟都人望,十分景事十分愁。
桥楼皆宋曾子固守济时所建,就水筑基,上下几百尺,用石数十万。据曾记中云:三十六日而成功。即当时物力之盛,不应神速如此。余登楼南望,全济之胜在於指掌,俯而叹曰:逝波流日月,浩浩无朝昏,纵泉源不竭,来者非逝也。
——《齐音·汇波桥》
最为难能可贵的是,王象春在《齐音》中,不仅就景说景,而且还能就景说史,就景说事,并直抒胸臆,对当时的腐败弊政和民间疾苦实话实说,以悲天悯人之情,极尽嬉笑怒骂之能事。如下列三首:
泰山之下妇人哭,泉吼犹能悕啸风。
何故焚香祭猛虎,生祠几处在城中。
城东有黑虎泉,俗传是水神,遂有庙祀。泉势冲突,妇女饮之辄瘿。余思:虎,猛物害人,何以礼祀?盖泰山哭妇致感孔子。猛于虎者已处处得生祠,况黑公水神敢独遗耶?余尝瓣香作礼,祈其少戢搏噬,恕我残黎!
——《齐音·黑虎泉》
赤龙专政四龙降,焦树枯禾困此邦。
金碧天宫尘不到,想应避暑睡深窗。
城西五龙宫,潭水渊泓莫测,有祷辄应。自乙卯、丙辰大旱,东省几靡孑遗,龙无灵焉。余谓:小旱宜祷龙,大旱则宜詈之,詈而不听,易位可也?又尝见民竭力以奉官,朝廷优崇显礼,无所不尽,一至大灾,漫不经意。若与己不相干者,辱尔重轩不称其服,蜿然蚓耳,龙也云乎哉!
——《齐音·五龙宫》
金线泉西是乐司,务头不唱旧宫词。
山坡羊带寄生草,揭调琵琶日暮时。
西郊泉上秀春院设自胜国,恶妓俚曲尽失古意,采风者不无淫僻之虞。
——《齐音·秀春院》
在文学史上,就诗歌创作而言,有种竹枝词。这种名为词实为诗的文体,本是巴、渝民歌,后来被唐代刘禹锡借用,成为更加通俗的诗体。就创作格式而论,《齐音》属于竹枝词,但它又有自己的独特风格,王象春在《齐音·寄咏》中,简明扼要地说明这个问题。诗云:“休唱柳枝与竹枝,柔音不是北方词。长声硬字攀松柏,歌向霜天济水湄。”笺注:“五方之民言语不通,余谓一地有一地之音,何必挢舌相效?近世习尚靡之。在江南风土冲柔,固其所宜,而北方轩颧鬈䰄之夫亦,勉尔降气,以为南弄,岂不可耻?余本声气之自然,矢为齐音,宁仍吾伧耳。”
《齐音》虽然亦名为《济南百咏》,但辑诗却有107首。由于内容丰富,所以可谓济南史诗。《齐音》问世之后,曾广为流传,当时曾有人称赞道:“况历旧无专志,今百咏所载,千秋之作备矣。”乾隆年间的诗人王初桐、嘉庆年间的诗人董芸、道光年间的诗人范坰,曾经效仿《齐音》,分别创作了《广齐音》《济南竹枝词》《风沦集》。由此可见,《齐音》的影响之大。关于此书的价值,山东师范大学著名教授、济南著名文史专家严薇青先生曾评价说:在以往济南文学的历史上,记述和咏诵济南山水胜景、人文景观、风土人情的专著并不少,“其中既能描述济垣景物,又有文献可征,特别是直抒作者胸臆,渗透作者孤愤,并能从中看出作者的见识和素养的,自当以明人王象春《齐音》为巨擘。”
济南风光
奇情孤诣,绝才异骨
清乾嘉年间的学者王培荀在其《乡园忆旧录》中载:王季木,才气纵放,傲睨一切,著有《问山亭记》,务欲超出常规,惊骇流俗,如“项王瞋目叱咤”,千人皆废。《书项王庙》一篇,狮吼鲸翻,几欲唾壶击碎,压倒从前作者矣。
三章既沛秦川雨,入关又纵阿房炬,汉王真龙项王虎。
玉玦三提王不语,鼎上杯羹弃翁姥,项王真龙汉王鼠。
垓下美人泣楚歌,定陶美人泣楚舞,真龙亦鼠虎亦鼠。
以往的史学家多是贬刘(邦)褒项(羽),可王象春对此却自有高论。首段是说兵入咸阳之事:刘邦禁止扰民的约法三章顺民心,项羽则是火烧阿房宫施虐狂,所以刘邦是龙,项羽是虎;中段是说鸿门宴和广武之战:项羽在鸿门宴上心慈手软讲信义,而刘邦则是置亲情于不顾的无赖,所以项羽是龙,刘邦是鼠;末段是说虞姬和吕后:项羽在垓下之围救不了虞姬的命,而刘邦对吕后胡乱作为也无可奈何,所以刘邦是鼠,项羽也是鼠。从史学界的评论看,王象春的这首诗可谓见解独到,更有深意。
万历丁巳(1617年),王象春返回北京,充任小吏,管理文书案簿。次年,他又奉使到西安、洛阳巡察,完成任务后,被分派到南京大理寺任“评事”,如此总算恢复了其考中进士后本应授得的品级职位。在南京大理寺的职位上,他恪尽职守,逐渐升职为吏部考功司郎中。其间,他曾因为明光宗选择陵址之功,拟升职为尚宝卿,也就是为皇帝掌管玉玺和宫廷禁令的机要官员,可是他实在厌恶与太监们打交道,故而婉为辞谢,仍回到南京任所。此后不久,江山易改禀性难移的他,因为“意气太盛,肝肠太热”,因而在履行考功郎的职责时,与“阉党”发生正面冲突,陷入到东林党与阉党的激烈党争之中。东林党失败后,他被削夺官职,且永不录用。由此可见,王象春不缺乏政治热情,但缺乏政治素养,缺乏理性和机警,更缺乏隐忍和权谋。王士禛说其从叔祖名士气太重,不肯与世苟同。朋友则说他是“奇情孤诣,绝才异骨”。
结束官场生涯的王象春,回到故里新城后,除了读书赋诗,就是研求佛学。崇祯四年(1631年),新城遭到叛军骚扰,王象春便服出逃,幸免于难,不过转过年来,已是疾病缠身的他,终因前途渺茫,且又适逢乱世,在悲哀绝望中谢世。
纵观王象春一生,其在政治仕途上是失败者,而在诗歌创作上则是成功者。他有些类似于辛弃疾,政治上的受挫,成就了其文学硕果。除了《齐音》之外,他平生创作的诗歌有千首以上,另有《问山亭集》《地理俯察备要》《读李白诗评》《读杜甫诗评》等。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王逸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