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李云霞
责任编辑:张辛
考古人员下水一瞬。(图片来源:山东省水下考古研究中心)
海报新闻记者 贺辉 威海报道
他们既是潜水员,又是考古研究者,是海底拾遗人,用青春和智慧提取封存在海底的民族记忆,还原历史本来的样貌。复杂严苛的工作环境,要求他们兼具科学家的头脑和运动员的身体。
目前,全国具备水下考古资质并活跃在一线的考古人员,仅有70余人。山东省水下考古研究中心副研究馆员周强,就是其中一员。
想成为一名合格的水下考古人,要取得十几个专业潜水资格证,并通过多个考古课目的严格考核,磨炼出发达的四肢和专业的大脑。长达三个月的集训,学员经常训练体能到晚上10点。掌握搜索寻回、船潜、夜潜、水下摄影等多项潜水技能,达到三星潜水员标准,只是第一步。调查、记录、测绘、水文、生物、气象,为了通过这些科目考核,他们经常抱着书补课到很晚。
“在水下,身体的热量会快速流失,十分消耗体力。湿式潜水服能把水锁在衣服和身体之间,但只能维持40分钟左右。”周强告诉记者,水下考古是个体力活,来远舰水下考古期间,他每天下水两次,每次潜水50分钟左右,出水时的疲劳程度不亚于一次长跑,晚上回去躺在床上只想休息。
水下能见度非常低。(图片来源:山东省水下考古研究中心)
定远舰、靖远舰遗址都被埋在淤泥下两三米,水下考古队员们接力潜水抽沙,将一百多年来自然淤积的泥沙抽空,才开始从泥沙坑里提取文物。
抽沙时,海底泛起的泥沙笼罩四周,伸手不见五指。“什么也看不见,只能听见自己的呼吸声,用手摸着不停移动抽沙管。”周强说。好不容易挖好的海底探坑,一场大风浪携带的泥沙、垃圾就能填平大半,上岸避风过后只能重新清理。
穿戴好潜水装备即将下水的周强。(图片来源:山东省水下考古研究中心)
在北方,水下考古受季节影响很大,冬季水温太低,春秋季多大风天,都没法下水。因此,丹东、大连、威海的甲午沉舰水下考古,都是在每年7月到9月间集中开展。其间,水下考古的时间也是以分钟计算,水面有专人负责计时、提醒出水。“每人每天只能在水下工作两瓶氧气的时间,超时就有可能患上减压病,危及生命。”周强告诉记者。
潜水是国际公认的高风险行业,从业人员连买保险都容易受限。水下环境复杂多变,充满不确定性,随时可能遇到渔网缠绕、有毒水母等各种意想不到的情况。因此,潜水员下水作业要求两人结成潜伴,互相检查潜水装备,共同下水、一起出水,密切配合完成作业。
“我们都是非常好的兄弟,在水下万一出现问题,潜伴就是可能救你命的人。假如气瓶出故障,把他的备用气源抓过来,这个气源就是你的命。”周强说。
周强(左)与队友检查好装备,准备下水。(图片来源:山东省水下考古研究中心)
目前,全国具备水下考古资质的只有200人左右。因退休、改行、走上领导岗位等因素,目前仍活跃在一线的仅有70多人,分布在国家文物局和各省市的考古所、博物馆、研究中心。每次有大型水下考古项目,互相借调人员成为常态。
2014年以来,周强辗转丹东、大连、威海,参与了大部分甲午沉舰的水下考古项目。致远、经远、超勇、扬威、定远、靖远、来远,这些北洋军舰的名字,构成了他的工作履历。近10年的水下考古,有辛苦、有忘我、有离别,更多的则是热爱。
“发掘这些沉舰遗址的过程中,我曾经亲手提取、出水了很多北洋海军将士的遗骸,他们牺牲得非常壮烈。”周强说,每次在海底与真实的历史相遇,都让他更加坚定了这份职业的价值和意义。
初审编辑:李云霞
责任编辑:张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