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清区:以“四红”点燃青少年党史学习热情

2021-05-21 16:08:07 来源:  作者: 李开元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李开元 通讯员李娜 卞世民济南报道

  挖掘当地红色故事、开发网红打卡“红色教育场馆”、探索“学科+融合式”思政课……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长清区深刻把握党史学习教育的目标要求,用好用活独特的红色资源,开展纪念“红色人物”、打造“红色课堂”、推广“红色书架”、创建“红色校园”系列活动,推动党史学习教育不断走深走实,让党史教育在青少年中“活”起来、“火”起来。

  纪念红色人物,传承“红色基因”

  长清以先模人物为典型,发掘校史文化中的红色基因,做到“学党史、知校史、传承家国志”。丹凤小学聚焦“武中奇红色学校”建设这个总目标,着力挖掘整理武中奇抗日故事、生活印记,建立纪念展馆,传承“红色基因”,发扬老党员的革命精神。

  挖掘家乡红色资源,讲好身边革命故事,长清区广泛收集党的历史上长清籍共产党人矢志奋斗的英勇事迹,“报、网、端”联合开展“红色人物”事迹宣传,在全社会广泛宣传红色事迹,用身边的英烈事迹引导青少年崇尚英雄、致敬英烈。

  文昌新屯小学聘请参加过对越自卫反击战、拥有“中国好人”殊荣的退伍军人、老党员房泽岸为爱国主义教育校外辅导员,学校与房泽岸共同打造“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劳动教育实践基地、艺术教育基地,学雷锋志愿服务站”一站四地。4月16日,新屯小学在举行“争做红色精神传承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教育学习实践基地”揭牌仪式。目前。投资100多万创建的红色教育基地已经吸引了来自全省上万人的参观,展室拥有中国共产党创建以来的红色印记展品2000多件。一张张珍贵的历史图片、一件件满带沧桑的文物、一段段催泪动情的解说成为党史教育“活教材”成为青少年学生“网红打卡点”。

  开设红色课堂,再现“红色现场”

  长清挖掘本地红色资源开设“红色课堂”,崮云湖街道已退休的原关工委主任井兴远来到济南幼高专等驻地高校,先后开展了40多场爱国教育大课堂活动,讲述崮云湖畔的红色故事。长清区还在各个中学开展“红色纪录片”观影、小学开展“红领巾寻访老党员”活动,学生在课堂宣讲有“泰西小延安”之称的大峰山革命根据地、“三一三薛家峪突围战”、“一门三烈”等故事,让红色历史讲出声、传下去、活起来再现“红色现场”。

  在石麟小学的思政课上,美术老师带领大家走近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第一幅浮雕《虎门销烟》,语文老师带领同学们朗诵《七律长征》、音乐老师一曲《唱支山歌给党听》...长清探索“学科+融合式”思政育人新模式,坚持历史与理论相结合、历史与现实相结合,讲好历史故事与中国故事,因校制宜打造思政课品牌,挖掘思想政治理论背后的历史文化底蕴,提升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全科教师讲思政,实现了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质的突破。

  推广红色书架,创建“红色书屋”

  此外,长清设立400万专项资金,依托“全阅读项目”为全区115所城乡中小学的学生按照最大班额配备书籍。今年,全阅读项目再次将内涵延伸,订购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红色书籍5000余册,以“红色书籍”“红色书架”为主要形式捐赠乡村偏远小学,蹚出了一条“心·书·桌”公益行的新路子。“

  红色书架”“红色书屋”于校园中悄然掀起了一股赏红色藏品、阅读“红色书籍”的热潮,尤其在大课间,学生们走进书屋,对《红岩》《红旗谱》《林海雪原》等书籍爱不释手,墙上一角红色经典伴我成长张贴了同学们的读后感,大家领会着“红色经典”的内涵、感受着中华名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有些学生还自己动手制作了建党百年手抄报,用作品丰富了学校红色书屋的文化外延。

  弘扬红色文化,打造“红色校园”

  为了让红色文化入脑入心,长清区通过打造革命传统教育为特色的德育体系,让学生成为党史教育主角,广泛开展“七个一”系列教育,让青少年由“听别人讲”到“讲给别人听”的角色转变,让党史教育展现出更加可亲、可爱、可近的青春样貌。

  同时,长清区推出每周升旗仪式下唱一首红色歌曲、每月一次班级红色文化主题班会、每月一次“革命英雄在心间”演讲比赛、每学期分享一本红色书籍、每学年一次重走红色足迹、探寻长清革命之火发源地等活动,以接地气的语言和便捷的学习方式,用喜闻乐见的话语体系和用青少年易于接受的轻快形式来传播,使学生在系列活动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提高党史教育对青年的感召力,更加坚定青少年一代的理想信念,增强青少年的文化自信。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李开元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