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手艺!当网红“佩奇”遇上非遗面塑

2019-02-15 11:08:00 来源: 济南日报 作者: 孙菲菲
  春节以来,在莱芜区一家商场的民俗街上,非遗文化“面塑”的传承人刘杰展示他捏好的面塑“小猪佩奇”,吸引了大批市民驻足关注。

  “今年佩奇很火,我就想着把这门传统手艺和‘网红’相结合,让更多的市民,尤其是年轻人关注传统老手艺。”刘杰笑着说。刘杰是非遗项目“刘家面塑”的第四代传人。这门手艺,在刘家已经流传了100多年,是莱芜区有一定影响力的民间艺术。

  面塑,俗称捏面人,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广阔的齐鲁大地,人杰地灵,民风淳朴。人们在辛勤的耕作之余,自出心裁,巧施妙手,利用身边的材料,制作出精巧的饰物,表达对生活的热爱。

  刘家面塑选用生活中随处可见的面粉,糯米粉(亦叫将米面)等进行调和蒸制,通过面塑艺人的巧妙手法,捏成各种各样色彩绚丽,风情各异的作品,比如:戏剧中的人物,现实中的顽童,自然界中的动物等,用在各种节日庆典,民俗祭祀活动中,既可食用又可观赏,深受百姓大众的喜爱。

  刘家面塑第一代创始人刘元顺,生于清朝末年,虽然只读过几年私塾,但自幼心灵手巧,特别善于用泥巴模仿制作各种小动物,造型巧妙逼真。后来又自制小木刀、竹签并结合剪子、筷子等工具,试捏面人,反复制作, 获得成功,随尝试制作各种面塑人物。他先后随父母到济南、淄博、青州等地悉心观察。在青州,见到有人装扮与别地不同,他便仿捏一个放在工具面料箱上。在众人议论中,获知各种饰物名称。在济南一座废弃古寺中,他看见准提菩萨像雕塑精美,即细致观赏每一部位,他反复审视佛像神态和手势。在此期间,他经常上集赶庙,很多地方戏曲和高跷、狮子、跑旱船等民间花会,使他对社会生活和各类事物有深刻了解,绘画和面塑技艺更致成熟。

  第二代传人刘法广生于民国时期,虽然战乱频繁,生活困难,但仍不忘传承父母的手艺,而且又在面塑中融入古典小说戏剧人物,使题材更加广泛。他的面塑题材涉及男女老少、五行八作,十分广泛。能用柔软的面团,捏出“孙悟空”“猪八戒”“白骨精”等故事人物。所塑“唐僧”,身着袈裟,手执法杖;面部红润,慈眉善目;所塑“三打白骨精”,有变换面孔执兵刃激战情景,栩栩如生。所塑“老者”,能反映老人丰富经历和世态苍凉。他常随家人赶庙会、上集市,展示作品,现场制作,进行买卖,来贴补家用。即便如此作为民间艺人常受人冷落,特别在“文革”期间更是遭人歧视,生活经常是难以为继,这一面塑手艺濒临失传。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的稳定繁荣,党和政府高度重视艺术人才,各项事业都兴旺发展起来。第三代传人刘学辉,虽不善言语,却巧于制作,在父亲的言传身教下学习制作面塑作品。特别是从事教育工作以后,他把这门艺术搬到了课堂上,而且又融入现代题材,并结合语文课本内容,侧重于表现儿童喜闻乐见的内容,使之更具教育意义。比如:他把“雷锋故事”用面塑来表现,把雷锋的塑像奖励给学生,让雷锋精神深入学生的心灵。

  第四代传人刘杰自幼灵巧聪慧,受祖父、父亲熏陶,耳濡目染,学习制作面塑作品,走上了艺术的道路,后考入山东艺术学院本科。在校期间,学习了高校的各门课程:素描、油画、图案、绘景、舞台设计、雕塑等,为面塑的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凭着自己坚实的美术功底,他的面塑作品,由最初简单的小动物,到场景人物,不断进行尝试,在二十几年时间里,作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无论是技法还是题材方面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结合现代艺术理论,借鉴现代工艺,古今结合,土洋结合,使这门古老的艺术焕发青春。其作品造型生动,细致传神,对人物结构把握恰到好处,面部表情惟妙惟肖,他制作的面塑水浒《一百单八将》,集中体现了他高超的艺术成就,在山东省第四届大众艺术节——2011山东民俗文化博览交易会荣获“金奖”。


一百单八将

  为了将传统手艺发扬光大,这些年,刘杰一直在努力。2015年,他首次将面塑教学带入少儿美术课堂;2017年被原莱芜市职业技术学院聘为特聘教授,开始在学院进行面塑教学工作。

  2017年9月,受聘于原莱芜市老年大学,进行老年人的面塑教学工作;2018年响应政府非遗进校园的号召,分别进入东风小学、汶水学校、西关小学、叶家庄小学进行面塑教学,受到孩子们的喜爱。

  刘杰利用业余时间制作了近百个教学课件,将自己所学全部倾囊相授,贡献给了学校和孩子们,包括刘家面塑的一些独门秘笈。“传统手艺里包含了我们祖辈们的心血和智慧,我希望能尽自己的一点微薄之力,让越来越多的孩子们关注、学习传统手艺。”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孙银伟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