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0531——85196021

投稿信箱:wode_210@163.com

当前位置:首页 > 泉城新闻 > 章丘市

章丘水寨“交心教育”破解“空档教育”难题

来源:大众网   作者:   2014-01-16 10:30:00

“夫妻档”外出打拼,只是给孩子生活费,无暇顾及孩子的教育问题。因为缺少家庭最基本的教育,孩子们出现了或者疲于应付作业,或者缺乏学习兴趣,或者没有进取自信等种种现象。如何破解学生的教育问题,是每一个家庭面临的最大难题;如何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是摆在农村教师面前的首要问题。

    背景:“半留守、二胎男”出现“空档教育”

    在城市化大潮的冲击下,农村的人们为了生计或者进城打工,或者到附近的镇村做点小生意。父母早出晚归,披星戴月,几乎见不到孩子的面。留守、半留守儿童随之出现,这类孩子的教育出现了空挡,隔代教育溺爱有加,方法不当,措施不力,教育出现了“畸形”。家庭教育问题越来越严重,二胎是男孩的家庭更是如此。

    大众网济南1月16日讯 (通讯员 魏方彬 马振禄) 记者在走访中了解到,章丘北部的水寨镇这种“半留守”“二胎男”现象能占到整个镇的三分之二,在水寨的32个行政村中,这样的孩子近两千人。“夫妻档”外出打拼,只是给孩子生活费,无暇顾及孩子的教育问题。因为缺少家庭最基本的教育,孩子们出现了或者疲于应付作业,或者缺乏学习兴趣,或者没有进取自信等种种现象。如何破解学生的教育问题,是每一个家庭面临的最大难题;如何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是摆在农村教师面前的首要问题。

    “交心老师”杨兴菊破解“教育密码”

    水寨中学杨兴菊老师8年来坚持和学生通过“交心本”进行心灵对话,解决教育问题,至今写了1300多本、10多万字的“心语”,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被亲切地称为“交心老师”。杨老师认为只有充分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内心世界,才有可能做好教育教学工作。她特意给每个学生准备了一个本子,借此跟学生进行书面交流,“交心本”就这样诞生了。这些“交心本”记录着学生成长的历程,承载着师生深厚的情谊,被学生们视为宝贵的财富,精心收藏着。

    杨兴菊从“交心本”里了解到同学间到酒店过生日的风气盛行。为了既能让大家过一个有意义的生日,又能增强班级凝聚力,杨兴菊跟同学们共同商议,提出“凡过生日一律在班里过”的号召。不久,张亚芳过生日,杨兴菊和同学们一起进行了精心策划,专门制作了视频在班里播放,大家还一起高唱生日歌给张亚芳祝贺生日。后来,张亚芳在“交心本”里写道:“这是我所过的最有意义、最难忘的一个生日,我感动得都流下了眼泪。”杨兴菊从“交心本”里看到了早恋现象。她精心准备,组织男女生分别召开了一次专题班会。班会从她带到班里的几种水果入手,引导学生认识水果的成熟有一定的规律,不成熟的果子味道会很苦涩,“人的成长也一样,在什么年龄段该做什么也有一定的规律,做了不是这个年龄段该做的事情,必将自酿苦果。”她让同学们认识早恋的危害,共同倡议“保持纯洁的同学友谊关系,拒绝早恋”。学生们毕业了,但杨兴菊跟同学们的交心仍在继续。每当她的生日或教师节来临,学生会从四面八方给她发来贺卡或祝贺短信。张雨生毕业后入伍,凡是生活中发生的变化,都会首先向杨兴菊倾诉;樊迎妹高考填志愿请她出主意;隗彦彪就连谈了女朋友也向她汇报。借助“交心本”,杨兴菊破解了教育密码,享受到了更多的职业幸福。

    “交心教育”推广引发“星火燎原”

    章丘市教育体育局局长李忠新在博客中写道:“杨兴菊老师的‘交心本’正是我们倡导的大爱教育的具体实践。广大教师要像杨兴菊老师一样真心爱学生,潜心干事业,争做有特色的老师。”水寨教育迅速掀起了向“交心老师”杨兴菊学习的热潮,并对杨兴菊的交心实践进行深入研究,提炼成“交心教育”在全镇推广。如今,“交心教育”在水寨各校开展得既轰轰烈烈又深入扎实。

    在杨兴菊的影响带动下,水寨中学每名学生都建立了“交心本”,老师按时批阅,倾心笔谈。董小坤、刘静、孟丹丹、李策忠、赵明建等许多老师带头写交心笔记,记录下了与学生共同成长的历程。通过交心,董小坤将一名号称“老大”的学生转变的一心扑在了学习上,并立下了考上高中的誓言。在他的带动下,全班许多对学习失去信心的学生重新制定了目标,坚定了信念,集中精力听讲,积极完成作业,学生的精神风貌和学习风气大为改变。水寨中学还积极探讨家长座谈会改革,采取“三方会晤”的形式,把“家长座谈会”与正在全面开展的“交心教育”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使“家长座谈会”变成了教师、学生、家长共同交心的大舞台。镇中心小学规定了“交心教育”的具体内容、方式方法、评比表彰等环节,把活动搞得既有条不紊又丰富多彩。通过与学生交心,张雪芹老师品出了当老师的“阳光味道”;董光荣老师让许多“难缠”的学生转变了态度把他们凝聚成了一个积极向上的“集体”;谢飞老师以心换心做到了与学生“心心相印”。 张家林小学每个班建立了“家校交心本”,由学生家长轮流写上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经验体会及对学校、老师的意见建议,把家校交心抓出了成效。韩兴凤老师给班里的每个孩子过生日,与孩子一起记写手绘故事,让每个孩子都建了一个“我想说”日记本。高司杰老师率先在全校组建了班级QQ群,经常在群中与学生谈心里话。苑李小学开通了“1+1”教育网,建立了师生“交心屋”,制作了“交心卡”,创新了多种交心形式。

    据笔者了解,为把“交心教育”推向深入,全镇成立了交心教育研究会,编辑了《交心教育研究》,召开了“交心教育”研讨会。老师们纷纷表示,“交心教育”抓住了教育的“根”,能有效解决学生思想上的问题,是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最有效的方法。如今的水寨正在把“交心教育”当成最强有力的武器,倾力做大做强,做成水寨教育的一个品牌。

初审编辑:闫明清
责任编辑:孙海燕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图片切换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