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知了猴”变成了“猴”!“毛猴”手工艺里的济南记忆

2024-01-02 09:03:54 来源: 爱济南新闻客户端 作者:

  寒冬时节,你还记得夏天我们在树林里捉的“知了猴”吗?在济南,还真有一位“老师儿”,把“知了猴”变成了“猴”,他就是有着“毛猴杨”之称的杨凤岩。

杨凤岩制作的西瓜摊前摇扇啃西瓜的众“猴”(王刚 卢宇辰摄)

  “毛猴”是一种民间手工艺,制作毛猴的主要材料有两种,除了捡来的蝉蜕,还有一个取自于冬天,就是玉兰花的干燥花蕾——辛夷。“半寸猢狲献京都,惟妙惟肖绘习俗。白描细微创新意,二味饮片胜玑珠。”老舍夫人胡絜青曾经这样描述毛猴。其中的“半寸猢狲”指的就是毛猴,而“二味饮片”说的就是蝉蜕和辛夷这两味中药。

  在杨凤岩的工作室里,桌子下面藏着满满一大箱蝉蜕,这是他夏天的时候在树林中一个个收集而来的。另一大袋辛夷,则是从中药店买回来的。

  一盏台灯,一瓶白乳胶,还有装剪刀、镊子、竹签等工具的盒子,几个蝉蜕和辛夷……简单的材料和工具放置在桌面上,记者跟着杨凤岩老师学起了制作毛猴。

老济南市井百态

  “按照人体正常比例来说,一般是身子短腿长。但毛猴因为材料的限制,腿短身子长。要在道具中同时兼顾大小、比例与美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杨凤岩说,做好一件作品,小到单个毛猴的身体比例和肢体动作,大到整个场景的设计和布局,考验着制作者的手工技艺和审美水平。

  记者按照杨凤岩指导的步骤,选了一个绒毛丰厚、形态稍胖的辛夷,用剪刀剪去坚硬的蒂部;又挑了一枚体型健硕的蝉蜕,剪下它的头部当“猴头”,再剪下它“6肢”中的“4肢”,用来做毛猴的胳膊和双腿。

  制作过程中,杨凤岩聊起了他与毛猴的不解之缘。“6岁那年,我奶奶常流鼻血,所以便喝中药调理身体。每当熬完药,奶奶就挑出里面的辛夷等几味中药,做毛猴逗我玩儿。那时我还小,第一次见这个玩意儿,觉得非常有趣。”杨凤岩说,后来他又在父亲的影响下开始制作毛猴,并学着给猴子们布景。至今他仍然常常想起小时候跟着父亲去小树林里捡蝉蜕的场景。

  记者跟着杨凤岩一步一步粘合组装,一只毛茸茸的小猴子很快就做出来了。

记者制作的“毛猴”

  在杨凤岩家的客厅里,一人多高的展示柜中摆满了他的得意之作。《大圣娶亲》中,27只毛猴生动还原了老济南的结婚场景,还有三轮车夫在街边吆喝拉客、大院里的小孩吃着5分钱一根的冰棍、两人对弈边上的看客抓耳挠腮、西瓜摊前摇扇啃西瓜的众“猴”……一个个鲜活的形象,无不来自于他的童年记忆,这也正是老济南的记忆。(济南日报 记者:王飞)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邓玉莉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