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0531——85196021

投稿信箱:wode_210@163.com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主图

全市现代林业“年中大考”交满意答卷

来源:济南日报   作者:曹雷   2013-07-16 13:52:00

市林业局党组书记顾建军(前左),局长李景全(前右)观摩林业重点项目。在河道和水系绿化工程.重点对土马河和巨野河等建设河道景观带,栽植各类树木14.6万株;组织水系造林绿化,完成造林7.2万亩。

原标题:全市现代林业“年中大考”交满意答卷

  市林业局党组书记顾建军(前左),局长李景全(前右)观摩林业重点项目。

  为深入分析全市现代林业发展及森林城市建设面临的新形势,研究部署全面推进现代林业工作,7月2日至5日,市林业局组织召开全市林业系统半年工作总结会议,局领导班子、各处(站、室)及直属单位负责人、各县(市)区林业(农发)局局长通过现场观摩、座谈讨论等形式,对全市今年以来的重点亮点项目,特别是道路绿化提升、退耕还林、水系绿化、高标准农田林网和森林村(居)建设等内容进行了“年中大考”。各县(市)区林业(农发)局负责同志围绕森林城市建设、提升林业产业标准化规模化建设等内容作了交流发言,畅谈了工作经验,取得了拓宽思路、开拓创新的良好效果。市林业局党组书记顾建军、局长李景全就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深入分析我市当前林业工作面临的形势,研究部署当前和下一步的工作作了重要讲话。

  ●上半年完成造林16.3万亩、栽植各类树木182万株

  美丽泉城醉人绿意愈来愈浓

  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就是让百姓享受更多的城市绿意。从市林业局采访获悉,作为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关键之年,今年以来,全市林业系统加大造林力度,效果显著。截至目前,上半年完成造林16.3万亩,栽植各类树木182.9万株,让美丽泉城绿意愈来愈浓厚。

  今年以来,全市各级林业部门按照“五城联创”部署要求,抓住春季造林绿化有利时机,重点实施道路绿化提升、退耕还林、水系绿化、高标准农田林网和森林村(居)建设,打造一批重点工程,各项林业建设取得新进展。上半年,全市完成造林16.3万亩,完成全年造林计划的81%;其中新发展用材林6万亩,新发展经济林10.3万亩,新建和完善农田林网22.3万亩,栽植各类树木182.9万株。

  在道路绿化提升方面,济菏高速公路绿化提升51公里,其中长清30公里,平阴21公里,绿化宽度为50米。长清段完成绿化20公里,栽植各种苗木18万株;平阴段完成绿化20公里,栽植各类苗木20万株。济莱高速公路绿化提升17公里,章丘市完成16公里,栽植各类苗木6.5万株。S103绿化提升19.6公里,其中历城19.1公里、市中0.5公里。目前,历城段已完成路肩乔木栽植和标准段栽植任务,市中段完成招标和整地工作。S327绿化提升27.2公里,已完成两侧路肩高大乔木栽植和一个标准节点的绿化任务。G220、S248济阳段,完成新造林7000余亩。

  记者了解到,在抓好春季造林的同时,对7万亩荒山新造林和1.06万亩近郊主要道路两侧可视山体补植造林进行了规划设计,组织完成工程招标,确定专业施工队伍,目前完成治山整地1.2万亩。

  在河道和水系绿化工程.重点对土马河和巨野河等建设河道景观带,栽植各类树木14.6万株;组织水系造林绿化,完成造林7.2万亩。在济阳县、商河县试点建设网格适中、林带较宽、树种多样的高标准农田林网,新建高标准农田林网1.9万亩;全市新建和完善农田林网建设22.3万亩。

  实施森林村(居)建设。为进一步提高农村绿化美化水平,统一规划建设森林村(居)22个。各相关县区林业局依照规划设计组织施工,目前已有14个村(居)全面完成了建设任务,绿化面积182.4万平方米,栽植各类苗木15.6万株。

  ●济南泉城农业公园林业园区和济南现代林业示范园遥相呼应

  “一东一西”两大园区快速推进

  今年以来,全市大力发展特色林果、花卉种苗、森林旅游、林下经济等现代林业产业。经济林基地方面,以核桃、大樱桃、苹果、梨等树种为主,完成退耕还林10.3万亩,比去年同期增长72%。新发展用材林6万亩,比去年同期增长300%。完成新育苗2万亩,比去年同期增长33%。园区建设方面,济南泉城农业公园长青山庄林业园区2013年计划投资1298.7万元,已完成投资270.9万元。济南现代林业示范园2013年计划投资8900万元,已完成投资2900万元。林下经济呈现出形式多样、发展迅速的特点,新增面积9.6万亩,实现产值7.3亿元,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129%、131.3%。新增林产品加工企业20家,生产各类板材31万立方米,实现产值8.5亿元,分别较去年同期增长21%、36%。受季节影响,果品储藏加工主要以干果(核桃)加工为主,约160万公斤,实现产值1.6亿元;玫瑰花加工、鲜果加工预计于第二季度开工。森林生态旅游。受高寒冷天气及春节影响,森林旅游处于淡季,全市市级以上森林公园旅游总人数14万余人次,总收入976万元,与上年度同期基本持平,其中门票收入327万元,食宿收入146万元,其他收入505万元。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137.3万亩次

  据监测,上半年全市林业有害生物发生44.2万亩,其中美国白蛾发生17.7万亩,均为轻度发生,但仍呈点多面广、普遍发生态势;春尺蠖发生9.2万亩,其中轻度发生8万亩、中度1万亩,局部地区有虫株率达100%。针对以美国白蛾为主的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形势,全市各级林业部门高度重视,综合运用人工物理、生物和生物药(制)剂等无公害措施进行了积极防治。据统计,全市林业有害生物防治137.3万亩次,实施飞机防治77万亩,其中美国白蛾61万亩、春尺蠖12万亩、松阿扁叶蜂4万亩,特别是章丘市对春尺蠖和美国白蛾飞防面积达21.5万亩,是其飞防林业有害生物面积最大的一年;释放周氏啮小蜂25亿头(防治10万亩);喷施苏云金芽孢杆菌4.5吨,防治成效显著,有虫株率控制在1%以下,圆满完成了第一代防治任务。

  全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进入关键之年,就当前和今后工作重点,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办公室主任、市林业局局长李景全指出———

  打造精品项目 提升“创森”质量

  自2010年我市提出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以来,各项工作快速推进,全市森林覆盖率不断提升,市民生活环境愈来愈宜居。今年是实现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目标的关键之年,主要创建工作都到了攻坚时期。对此,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办公室主任、市林业局局长李景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必须针对前期创建工作中暴露出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通过多种方式实施重点突破。“首先是抓规划、抓项目。”李景全说,规划引领,规划先行,没有规划的引领,就很难有长远的发展,长期的发展。如各县(市)区经济林如何发展,规模多大,配套设施几年才能完成,通过规划筛选项目向中央、省里争取资金等,把规划逐一拿出来,提炼出来,一旦有政策,马上就可以实施。“二是要抓亮点、抓典型。”在林业方面多出典型,多出亮点,尤其是城乡结合部等地方。重点策划实施一批规模体量大、质量层次高、能代表泉城形象的精品工程。对近郊主要干线公路两侧山体补植彩叶、阔叶树种,增绿添彩,特别是要抓好市中区南大门绿化提升。各项建设工程要严把招标、施工、监理各环节,强化全过程监督监管,小到每一棵树和每一个节点,大到每一片林和每一块绿地,都要精益求精,努力把每项工程建成精品工程、民心工程、效益工程。“三是抓规模、抓标准。”李景全表示,这次现场观摩大家看后,荒山绿化也好,花卉苗木也好,都要在标准化上来种植。标准化是长期坚持的要求,只有标准化才能达到产品质量合格的要求。要按照《济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花卉苗木产业发展的意见》要求,调整优化花卉苗木生产结构和布局,积极开展资源保护和良种引进选育,加强花卉苗木交易市场建设,鼓励支持花卉出口,建设一批生产标准、管理科学、规模经营的现代化生产基地,培育一批科技创新能力较强、示范带动作用明显的龙头企业。“四是抓执法抓管理。无论是执法还是管理,都要树立比绿化更重要的意识,这是职责的要求,要把队伍充分利用好。”李景全说,管理、执法不到位,就会有失职渎职的嫌疑。森林资源保护需要我们加大执法力度。市局对6家单位进行了督办,目的之一就是加大执法力度、管理力度。关于牛羊上山的问题,这几年有所放松,特别是山区。看一看济南市封山育林管理办法,绿化了没保护,关键要么是烧了,要么是牛羊啃得。

  五是抓改革、抓长期。要创新工作机制、体制。如:绿色通道问题,要建立长效机制,要栽好苗,管理好,要保证成活率。各部门要相互借鉴学习。要做好湿地资源保护与恢复工作;强化林业有害生物防控,最大限度降低林业有害生物危害损失;积极推进森林防火“五项”建设,全面提升森林防火能力;加大林业行政执法力度,依法打击乱砍滥伐林木、乱垦滥占林地等违法行为。

  六是抓民生、抓文化。十八大提出生态文明建设,落实到林业上来任务相当繁重。中央文件明确提出生态建设首要任务就是林业建设。民生在不同时期,要求不同,内涵也不同。过去吃饱穿暖,后来是居住行,现阶段最大的民生就是生态。七是抓学习、抓服务。学习一刻也不能松懈,要把执法赋予服务之中,牢固树立服务意识。“最后要抓整合、抓效益。”李景全说,通过现场观摩,单靠某一个部门很难做好,需要整合社会各部门力量,打造可持续发展,而不是昙花一现。在整合上牢固树立意识,争取县市区领导的支持,在整合上想办法、想点子。效益体现在方方面面,提高工作效益是最大要求。

  章 丘

  绣源河流域综合治理一期完成

  章丘市绣源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东至滨湖路,西至○九路,南至济南植物园,北至朱各务水库,南北全长约15公里,总控制面积47平方公里。2010年6月由上海复旦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完成规划设计,该流域治理全部投资约30亿元。项目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约4820亩,河道面积约8655亩。整体上以济青路、章丘大道、经十东路为分界,形成四个功能区段:郊野度假区段、中央游憩区段、休闲娱乐区段和生态涵养区段。

  目前,投资14亿元的绣源河流域综合治理一期工程已顺利完成,主要包括河道整治、岸坡防护、水面拦蓄、河道防渗、景观绿化等,形成了700万立方米的水面和近万亩的景观绿化,国内最大的水幕电影、音乐喷泉等标志性工程投入使用,绣源河也于去年11月份被批准为省级湿地公园。

  商 河

  倾力打造全国十佳苗圃

  济南玉凯花卉苗木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2年,注册资金200万元,是一家从事花卉苗木繁育、栽培、销售于一体的专业合作社,合作社累计完成投资1200万元,拥有社员200余人,其中中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28人。合作社以土地流转的形式流转土地1600多亩,第一苗圃1100多亩,第二苗圃500多亩,致力建成集优良绿化苗木、名贵花卉于一体的大型现代化农业基地,主要品种有法桐、小龙柏、海棠、紫荆、白蜡、紫叶李、樱花、玉兰、红枫、榆叶梅等。

  合作社计划用2—3年的时间把法桐、杨树、柳树置换,将基地建设成以花灌木为主的苗木生产基地,2014年计划建设1万平方米的苗木育苗大棚,倾力打造以全国十佳苗圃为标准的现代化苗圃。

  历 城

  香玲核桃苗全国抢手

  位于历城区港沟街道冶河村的历城区香玲核桃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8年4月,现有社员700余人。合作社自成立以来,遵循“民办、民管、民监督、民受益”的原则,实行“统一技术管理、统一技术服务、统一包装标识、统一质量标准、统一注册商标、统一销售价格”的运作模式,重点繁育推广了抗病虫害、早实、丰产、薄壳的香玲、丰辉、鲁光等二十余个早食核桃品种。目前全村402户,培养扶持育苗、种植专业户达370多户,栽植良种核桃面积达到1500亩,育苗面积达到1000余亩,年繁育优良核桃苗木300余万株(其中嫁接苗木150万株),生产优质核桃20万斤,销往全国十几个省市。

  长 清

  丰产林面积逾10万亩

  长清区丰产林主要集中在文昌街道、平安街道、归德镇和孝里镇西部的沿黄地区,总面积达10万亩,在黄河52公里的坝内外形成了一道绿色屏障,减少了风沙危害,改善了当地生态生活环境,增加了农民收入。

  近年来,长清采取订单林业、非公有制林业等多种形式,加快了丰产林的发展。通过宣传车、标语及现场会动员会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大力宣传平原地区发展丰产林的地理优势和优惠政策,尽可能吸引省内外仁人志士来搞林业开发,大力发展丰产林。鼓励订单林业、非公有制林业等多种形式发展。

  另外,深化林权制度改革,为林农签订土地承包合同,树木承包合同,为他们吃下“定心丸”。根据省、市林业局的部署,长清区政府专门以文件的形式下发了《济南市长清区关于林权证发放工作的通知》,文件要求,以乡镇,街道办事处为单位,具体负责登记工作,规定对有林权证的采伐申请要优先办理,限期审批。

  济 阳

  创出林下养猪奇迹

  在济阳县,观摩团观摩了位于黄河大堤淤背区的山东徒河黑猪食品有限公司,成群的黑猪在林下悠闲地嬉戏、觅食,休闲观光的市民漫步其中,一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景象。

  记者了解到,在市林业部门的大力倡导与支持下,公司与济阳黄河河务局合作,租赁林地500亩,建设3万头徒河黑猪林下放养基地,目前已在林下散养黑猪800多头。

  在谈到林下养猪的好处时,公司负责人说,林下养殖带来的好处很多,可总结为四省、两提、两增。四省,即省地、省水、省料、省工。省地即利用林地养猪,不占用农田;省水即林内温度低湿度大,比传统养猪节省用水85%—90%;省料即节省精饲料15%—20%,育肥猪头日增重增加2%—3%;省工即用工少,1个正常劳力可批次饲养达到800头育肥猪。两提,即提高免疫力、提高猪肉品质。由于林内空气湿度大、温度低、环境好,适于猪的生长,猪生病少,免疫力提高;全程不用添加抗生素和激素,猪肉氨基酸及其他营养含量分别提高了10%~15%;两增,即一是增加养殖效益,预计项目建成后,可实现产值9000万元。二是增加林地生长量,猪粪作为良好的有机肥料,促进了林木生长,增加了林木蓄积量。

  ■本版撰稿/记者 曹雷 通讯员 万力 李云亮 步勇■摄影/通讯员 孙金勇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满德利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图片切换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