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天价葡萄从580元降到80元!90后姑娘卖六套房种葡萄,一亩故意减产六千斤

2021-06-12 21:16:26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张稳 张珈玮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张稳 张珈玮 报道

  6月,是云南葡萄的收获季节。也是在这个六月,来自云南的“90”后姑娘刘晏辰,因为“种葡萄”收获了全国人民的关注。她是一名“90”后新农人,为了保证葡萄的品质,一亩故意减产6000斤;为了支撑果园,她和父亲卖掉了在昆明的六套房子……

刘晏辰

  从去北京读大学学管理,到回家乡种葡萄成为一名“新农人”

  刘晏辰出生于1992年,是一个地道的昆明姑娘。现在的刘晏辰,每天都要忙着去给葡萄测糖度。刘晏辰说,等葡萄的糖度达到18度的时候,他们就可以进行采摘了。

  说起和葡萄的结缘,还是源于他的父亲老刘。

  “其实在我上大学之前,我爸就跑去种地了。那时候他就特别有情怀,但是他讲的比较简单,他就想踏踏实实地去种中国好水果。”刘晏辰告诉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因为她的父亲以前主要做传统的水果批发,会全国各地跑,所以了解各个水果产区。“有些人只顾卖相和产量,甚至会用一些比较特殊的东西来处理水果,他就觉得这个事情蛮糟糕的,就想做真正安全健康的好水果,然后他就去做了。”

  十年前,因为想种出安全、健康又好吃的葡萄,老刘和朋友开始在云南日复一日地寻找适合葡萄生长的土地。最后,他们选定了云南弥勒市一个干热河谷山区的乡镇——石头寨,承包了4000多亩土地种植葡萄。

  “我上大学填志愿的时候,他就给我洗脑,说未来的农业特别是生态农业、健康农业一定是大趋势,做农业前景好,同时他也觉得这是一件特别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所以我就报考了北京的农学院。”

  刘晏辰告诉记者,当年她报考了北京农学院的工商管理专业。“自己本专业的课其实没怎么好好上,整天跑去蹭其他老师的课题,跟其他老师去实习,后来也专门找了一些种葡萄之类的老师,跟他们去做课外实践。”

刘晏辰和父亲承包的葡萄园

  真正让刘晏辰下定决心要回家乡种植葡萄,是在刘晏辰读大三的时候。有一次,她到石头寨去看望父亲,看到父亲艰苦的生活环境,以及为了葡萄付出的辛苦和坚持,刘晏辰觉得自己应该要回来帮助父亲。

  刘晏辰说,从那以后,她在北京的时候,就会通过学校的老师去了解了一些比较优质的葡萄品种,然后尝试把这些优质品种引进到云南。“那时候是大冬天,我就到人家地里边跟人家一起去挖苗,然后打包发物流到云南。发过来种了之后发现,可能是气候的问题,也可能是那个品种特别不耐运输,它虽然特别好吃,可是在云南种出来,果形特别不好。摘下来以后从基地运到昆明,就已经掉了一半了,完全没有办法运输,更没有办法成为一个商品果,我们也就没有大范围地去种植。”

  六年前,刘晏辰从北京农学院毕业,正式加入父亲的葡萄种植事业,成为了一名“90”后新农人。

  为了葡萄质量,一亩故意减产六千斤

  刘晏辰告诉记者,其实他们刚开始种植的只是一些国内比较时兴的葡萄品种。和阳光玫瑰葡萄结缘,是因为她偶然间吃到了一串阳光玫瑰葡萄,发现它特别好吃。(阳光玫瑰葡萄,原产于日本,顶级的阳光玫瑰葡萄曾经被卖到580元一串)

  “因为我们家本身也种葡萄,但是它的味道和我们在市场上见到的葡萄完全不一样。我当时就觉得那么好吃的葡萄,在我们云南应该可以种得出来。”刘晏辰告诉记者,“严格地说我们不是最早一批,那个时候其实国内已经有人在种了,但是特别少。” 深入市场了解情况后,刘晏辰发现,阳光玫瑰葡萄销售的价格好,需求量大,当时国内还没有进行大范围种植,同时能种出高质量的阳光玫瑰葡萄的人也特别少,所以就开始尝试去种植。

  其实,发现这种葡萄在国内市场销售的价格特别高,一开始刘晏辰也特别担心。

  “这种葡萄我们中国自己并没有,我们自己也不懂这个品种的种植技术,不知道能不能种植好?后来也是找了老师请教之后,才开始尝试种植。” 刘晏辰说,每个葡萄品种到不同的地方,都需要适应当地的这种小气候,需要根据当地的情况去摸索它的整个种植特性。“因为每个地方表现出来的不一样,包括什么情况下会生什么病,都不一样,都是一年一年地摸索着来。”

刘晏辰的葡萄园

  云南省弥勒市是高原葡萄的重要产区,但石头寨一开始是遍地石头的荒山,为了种出阳光玫瑰葡萄,刘晏辰通过施用生态肥料改良土壤,让原本的石头遍地变成了现在适合光玫瑰葡萄生长的地方。

  “我们从种下种苗的第一天起,就从来没有用过一批除草剂,全部用人工进行除草。是那种比较有情怀的来做这个事情,一开始其实也不是特别专业特别懂,然后也就吃了好多亏、受了很多骗、走了很多弯路。一步一步摸索着来,整体种出来的品质才开始每年进步一点点,才越来越好。”

  但是,随着国内种植阳光玫瑰葡萄的人越来越多,刘晏辰迎来了更大的挑战。

  “其实很多人现在已经能在家门口买到15块钱一斤的阳光玫瑰葡萄了,他们就以为这个就是所谓的阳光玫瑰葡萄。”刘晏辰说,其实不是因为阳光玫瑰葡萄不好吃,是他没有吃到真正好吃的阳光玫瑰葡萄。“因为有些人看到这东西的确赚钱,他们就会通过用大水大肥去催,还是传统的那种一味只图产量、图好看的模式,种出来之后一亩地的产量很大,但种出来的果子却并不好吃。”刘晏辰说。

  “不管施用什么样的肥料,能提供给果子的营养大概也就那么点,上面结的果子多了,营养就要分散到所有的果子上面,品质肯定就不会好。如果把产量降低,果粒减少了,同样的营养就会分到更多的葡萄上,这串葡萄就会长得更好。”

葡萄园里的刘晏辰

  为了保证葡萄的质量,刘晏辰选择每亩减产6000斤。 “因为现在种的人太多了,而且市场上参差不齐,从几块钱一斤到几百块钱一斤的货都有,为什么?就是因为口感不一样,种植方式不一样,品质不一样。我们的目的就是为了让葡萄变得更好吃,所以我们才去做的减产。”

  为了种葡萄,卖了六套房两辆车

  “他们觉得我在这儿买的(阳光玫瑰葡萄)15块钱一斤,你那卖几十块钱一斤,你就是在通过各种手段去欺骗消费者或者怎么样,但其实不是。”刘晏辰直言,产量降低下来之后,他们的收入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其实影响蛮大的,主要是我们产量低,但是现在市场上对高品质有需求的客户还没有足够的体量,所以我们目前的销售价格只能随行就市。比如说,按现在市场上的行情,阳光玫瑰10克的果子,人家在市场上收果是30块钱一斤,就算我们的口感再好,我们顶多也就只能卖35块钱一斤。你要卖再高基本是不可能的。” 刘晏辰表示,和正常的产量相比,控制产量以后收入大概能减少一半。“所以目前我们还是处于一个生产量比较少、价格也没有特别高的状态。”

刘晏辰和当地村民在一起

  为了一颗理想中的葡萄,刘晏辰足足花了6年的时间。这6年中,她遇到的困难和挑战远不止这些。

  “2014年,遇到了连续两场70年一遇的霜冻,导致全园颗粒无收;2015年遇到了洪水,强降雨把江边的抽水房连根拔起,所有的抽水系统全部瘫痪,洪水过后,又遭遇了长达三个多月的干旱,果树几近覆灭;2020年,葡萄进入采摘季之后,因为疫情,找不到工人、运输也受阻,储存的货全部出不来……”为了支撑果园,刘晏辰家里卖掉了在昆明的六套房子,还有两辆车子。

  虽然经历了一连串的打击,但是刘晏辰和她的伙伴并没有放弃。如今的刘晏辰,已经能谈笑风生地说起此前的这些经历,因为她一直相信,一定能越来越好地把它做起来。“控品质未来一定是个大趋势。很多的品种从一开始到高峰期再到跌落低谷,可能也就是三到五年的时间,我们只有一直坚持品质,让消费者吃到我们的葡萄以后,认为这个真的是一串很好吃的葡萄,它值这个价格,未来这个品种才会一直良性发展下去。”

刘晏辰在直播中介绍自己种植的葡萄

  刘晏辰和父亲在石头寨一共承包了4000多亩土地种植葡萄,其中近四分之一用来种植阳光玫瑰葡萄。这些年,他们为当地村民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工人的工资大概120块钱到130块钱一天,活少的时候一天会有七八十个工人,多的时候能有两三百个工人。”

  如今,580元一串的阳光玫瑰葡萄,在刘晏辰等新农人的努力下,目前只需要80多元便可以买到一串。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张明月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