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首页 分站 网站导航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手机客户端 用户登录

记者实地探访沂水跋山遗址群,“象往之地”再揭人类密码

2024年03月26日 15:59
/1

  记者 乔显佳

  在山东沂水跋山遗址群入选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后,3月25日,记者赴沂水实地探访,沂水跋山考古队再次披露重要的考古发现。

考古领队李罡在跋山遗址现场接受采访

  原来的历史脉络缺项,跋山一次补齐

  跋山遗址群是对以沂水县跋山遗址为中心的80余处旧石器时代遗存的总称,主要分布范围在鲁中南的沂河上游区域。2020年7月,因水库泄洪冲刷河道而被发现。经过三年的考古发掘工作,目前已初步构建起沂河上游区域距今10万—1万年的考古学文化序列。

  跋山遗址残存面积近1000平方米,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是近8米的文化堆积,其中保存下距今10万—5万年的古人类活动珍贵证据,就像一本“地书”,展示了晚更新世以来,人类制作石器随环境变化而发生演进的清晰轨迹。共出土遗物4万余件,包括3万余件石制品、1万余件动物骨骼,少量竹、木质等有机物标本。其中,下文化层(接近距今10万年)集中出土8具古菱齿象下颌及部分骨牙角制品,其中1件象牙质铲形器形体硕大、人工打制痕迹明显,为国内首次发现。

跋山遗址文化层像一部打开的“地书”

  跋山遗址群将之前存在诸多不足的山东距今10万——1万年人类发展序列“一次性补齐”,可以说弥足珍贵。多位一线考古工作人员分析,这也是在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终评阶段,该考古项目最终能够战胜强大的竞争对手,一举跻身“十大”的原因。

  部分否定“冰河时代说”,山东土著生生不息

  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考古处范承泰介绍,“很多人看过好莱坞动画电影《冰河时代》。确实,世界上很多研究人类史的学者认为,在距今7万年左右,地球上出现一次冰期,包括亚洲地区在内的很多人类灭绝。繁衍至今的亚洲人是从当时的幸存者——非洲,经过迁移而来的。”

  此次对沂水跋山遗址的考古发掘则证明,人类在距今六七万年前发展并未间断,呈现出当地“土著”与远古野生动物共存的发展兴盛景象。

  不过,此次考古中发现与《冰河时代》描述有一些吻合的地方——各种远古动物。

  沂水跋山遗址出土多具古象遗骨化石,证明至少在山东沂水这块土地上,古菱齿象等庞然大物的繁盛。范承泰说,早期山东居民与大象的关系是非常紧密的,在当时的沂水,大象普遍存在。除大象外,很多热带、亚热带动物都在山东出现。像考古中发现的鳄鱼骨化石,就是当时存在的物证。这对当时山东气候环境的研究也是一个启示。

嵌入地层中的一段古象象牙化石

  沂水跋山考古队领队李罡接受采访时说,“冰河时代说”提到的距今6万-7万年前冰期,在沂水跋山遗址也有体现。其中,在第七、第八文化层的下部,第九文化层的顶部,发现3处呈“品”字形分布的火堆遗迹。考古人员在其中提取到一些被火烧过的动物骨头,碳粒等,通过光释光测年,显示来自距今约7万年前。李罡分析,在同一文化层面上留下的这三处篝火遗址,即便有“巧合”之嫌,但更大可能,与处于“冰河时代”的先民,通过生火取暖,维护生存繁衍相关。

文化层

  甚至在跋山遗址中出土的打制石器中,与之也有明显的对应。

  推测在距今约7万年前的冰期,大型动物南迁之后,小型动物成为当地人类猎取的对象。相应的文化层内,小型动物的骨骸化石比例明显增多。同时,先民制作的石器较之前也发生明显的变化——尺寸变小。他们通过“敲骨吸髓”,和石刀刮肉等办法,从小型动物身上获取所需的营养,保证人类的发展未被中断。

沂水跋山遗址出土的打制石器

图集热榜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