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救赎

  有这样一个故事,我经常讲给身边的人听。

  2009年6月14日:山东省血液中心在泉城广场举办“世界无偿献血者日”宣传活动,他很早就来到现场。活动结束,他乘坐公交车回家,随身携带的包却被人偷了。他慌了神:“这可怎么办?都是我的宝贝啊!”第二天,他四处奔波挂失信用卡,补办各种证明,最惦记的仍是那一摞红彤彤的献血证,他把献血证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要重。

  他是一名退伍军人,曾在老山对越防御作战中获得二等战功。当年,为了救他,老班长因失血过多牺牲,他感念在心。1998年起,他踏上无偿献血的道路。挽起衣袖,献血助人,是感恩战友,也是一份社会责任。“每多献一次血,就可能多一个人获救。”他许下一个心愿:55岁时献血达到1万毫升,而在37岁那年,他就提前实现了愿望。

  就在他为丢失献血证茶饭不思时,事情迎来转机。一天傍晚,小区看传达的师傅喊住他,“这是一个年轻小伙送来的,让我一定交给你。”当他打开匿名包裹,一眼就望见了被盗的包,63张献血证整整齐齐的摆在里面,他激动不已,双手颤抖:“我的宝贝回来了!”纸盒里还有一封信,写信的不是别人,正是小偷本人:

  “当我看完您的资料与事迹后,我的灵魂被深深地触动了,您做了那么多好事,无偿献了那么多鲜血,这些鲜血要是输给病人,能救活多少人啊!”

  “我想起了小时候,听我妈妈讲,生我的时候,因为产后大出血,面临生命危险的妈妈输了别人捐献的救命血后,才保住了命……”

  署名是“一个心灵接受过洗礼因您而改变的人”。

  看完信,他竟湿了眼睛。63张献血证失而复得,使一个小偷改邪归正,这是多么叫人喜极而泣的事情啊!他看到自己对他人潜移默化的精神影响,更加坚定了为红十字事业奉献的信念。

  这个故事被人写成文章,发表在《读者》杂志。有一天,他的儿子在课堂上听到老师读这篇文章,就对同桌说:“丢失献血证的人就是我父亲!”同学满脸疑惑,老师也半信半疑,便把他的父亲请到学校。经过交谈,老师深入了解,印证了这个人就是他的父亲,还了解到他的父亲长年致力于红十字会志愿服务。后来,他来到学校做了一场报告,讲述63张献血证的爱的救赎,和无偿献血的心路历程,师生们深受教育,涤洁心灵。

  他的名字叫房泽岸,“全国无偿献血特别促进奖”获得者。献得是血,救得是命,他无偿献血19载,138本无偿献血证、386次无偿献血,献血总量达26万毫升。如果把这些血液用在临床病人,可以救活1000多人的生命。2008年,房泽岸成为山东省首批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2016年,他的遗体(角膜)捐献登记仪式在市红十字会举行,完成他已久的心愿。

  已逝作家史铁生说过:“爱是人类唯一的救赎。”救赎灵魂,让爱复出,就是用生命唤醒生命,筑造爱的高地。房泽岸的故事也是无数红十字会志愿者的真实写照,他们用爱和责任擎举红十字会精神,传递着社会正能量,让爱的光芒温暖芸芸众生,成为新时代道路的精神引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