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走了,我还好”

  刘命华和老伴儿肖振东都是济南市红十字会遗体捐献的登记者。不久前,老伴儿肖振东离世,刘命华一手操办,替老伴儿先行完成了遗体捐献的承诺。他们之间的那份感情与着最后的“约定”非常令人感动。

  一辈子只枕一个枕头

  刘命华和老伴儿肖振东都是山东省国土资源厅退休干部,1959年两人在山东地质局胶东一队相识。刘命华说:“当时我性格开朗活泼,老肖比较老实内向,但是他追的我。”二人于1962年结婚,“谁都没想到性格差异这么大的我们会走到一起,这可能就叫互补吧。”刘命华回忆着这些笑了起来。

  因为地质工作的特殊性,刘命华夫妇一直都在野外工作,婚后第二年有了大儿子,但因没有固定的家,一出生就被送回烟台老家。而他俩依旧在工地奔波。或许正是野外地质工作的艰苦,让他们倍加珍惜这份相依为命的温暖。

  后来,刘命华和老伴儿又有了两个儿子。直到1981年,他们才调到省城济南,有了稳定的家。但接着单位开始搞第三产业开发,作为试点项目带头人的刘命华一头扎进了工作里,天天全省跑,基本不着家。而老伴儿肖振东一个人既当爹又当妈地照顾孩子,白天上班,晚上做家务。在那个年代,这种“男内女外”的家庭角色的颠倒,恐怕很多人很难接受,但肖振东毫无怨言。

  “他愿意将就我,宠着我,家里事一般都是我说了算,但在外面,我都是夸我们老肖怎么怎么样。男人嘛要面子,所以我得给他充分的尊重。”刘命华的秘诀有些年代感,但放到如今也许并不过时。

  1992年,刘命华被单位公派到莫斯科开展业务,这一去就是6年。“这期间大儿子结婚,我都没能赶回来,都是他一人操持的,我很感激他,他也从没怨过我。我们从没红过脸,两人一辈子都只枕一个枕头,我基本都是枕着他的胳膊入眠,直到他病了后我们才分床睡”刘命华说。

  “我活一百岁,你也得跟我一起”

  进入晚年的刘命华和老伴儿相互更依赖对方,她也期待着跟老伴儿就这样继续相守到老。但2012年,老伴儿肖振东突然中风了。老伴儿在医院住了21天,刘命华寸步不离。“我觉得他照顾了我大半辈子,老天这是给我机会让我照顾下他吧。”刘命华心里很明白,人到晚年,老伴儿是最离不开的那个人,即便儿女也无法替代。

  后来,老伴儿又住过一次院,刘命华还是寸步不离地陪他一起“战斗”,直到康复出院。2017年4月16日,老伴儿第三次病倒,这次空前严重,他躺在床上,一直插着氧气管,不能说话。

  接下来的日子,刘命华对老伴儿的照顾更加仔细了,她用她自学的那些营养、保健、治疗知识每天事无巨细地伺候着他。她每天还要写照顾笔记,厚厚的3本《肖振东饮食记录》事无巨细地记录着她照顾老伴儿的点滴。

  但这份日记最终停留在了2018年1月7日。8日凌晨,老伴儿还是永远地离开了她。“他躺在那里不能说话,我就给他说,我活一百岁,你得跟着我活一百岁,他也点头了。可他这次却食言了。”说到这,刘命华眼泛泪光。

  “故事未完,我来继续”

  老伴走后,刘命华忍着悲痛第一时间通知红十字会过来,她看出了孩子们的不舍,她说:“这是你爸的遗愿,作为他的第一权利行使人,我得替他完成。”孩子们尊重她的意见,帮着整理遗容,和她一起送走了父亲。整个后事简单到很多邻居都不知道,刘命华说:“那都是形式,没必要铺张浪费,我也最怕麻烦别人”。

  从多年的相濡以沫到如今的形单影只,近8旬的刘命华内心没有失落感是假的。但她说:“我现在还‘很忙’,没时间沉浸在悲伤里。因为老伴儿还有一个遗愿——修家史。如今,除了保证自己身体健康,百年之后完成自己遗体捐献的承诺,我还要独自梳理完我们两人56年的回忆。

  在刘命华卧室的书橱里,放着整整二十册已经整理好的相簿,从蓬勃的青年,到沉稳端庄的中年,再到相依相伴的老年,每一张照片都记录着他们两人的故事。

  “他走了,我还在,故事还没完,我得替他写下去,我要完成我们共同的的心愿,完成我们的约定,我要让他知道,他走了,我还会好好地、心平气静地活,请他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