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0531——85196021

投稿信箱:wode_210@163.com

雾霾频发治霾效果不佳 专家:开展系统治理持久战

来源:中国广播网   作者:   2014-10-18 18:23:00

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报道,前脚刚走,后脚又来。经济之声特约评论员、《中国青年报》经济部副主任潘圆指出,治理雾霾不是一个短期能完成的任务。

  北京10月17日消息 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报道,前脚刚走,后脚又来。今年秋天的第一场“霾伏战”挨着黄金周的尾巴打响了。10月8日至11日,京津冀区域遭遇雾霾天气。9日12时,北京市35个空气质量监测站点中,有29个站点达到六级“严重污染”级别,首要污染物均为PM 2.5,天津及河北省多数监测点的空气质量也处于“重度污染”状态。河北省保定、邢台等地的空气质量更是一度“爆表”。直到10月11日,持续多日的“重度污染”才在一股强冷空气的影响下结束。然而中央气象台预报显示,今明两天京津冀等地将再次遭遇雾霾天。饱受雾霾困扰的人们不禁要问:今年雾霾天为何这么多、这么强?什么时候驱散雾霾不用再“等风来”?

  与此同时,一个不容回避的事实是,仍有不少害群之马拿着国家的脱硫补贴却不运行环保设施。国家发改委等部门今年7月对10家火电企业扣减和罚款5亿余元,处罚他们“不正常运行脱硫设施、却冒领脱硫补贴”的违规行为。此前,环保部对去年脱硫数据造假的19家企业予以处罚,五大电力集团、华润、中石油、神华等央企子公司都上了榜。

  治理雾霾难度很大,这是事实。但治理雾霾,有措施不落实,甚至有人拿着治理雾霾的资金去干别的事,这恐怕也是事实。治理雾霾,恐怕先要治一治某些企业的“不作为”。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李佐军表示,要想找到雾霾的“真凶”,需要根据不同情况具体分析。

  经济之声:有研究显示,汽车尾气才是罪魁祸首,机动车尾气排放产生的有机气溶胶等是PM 2.5的主要组分;可又有科研团队报告称,汽车尾气所占比例不高,化石燃料燃烧排放才是污染主要来源,燃煤造成的“煤烟型污染”是空气质量的头号污染源,雾霾“真元凶”到底是什么?

  李佐军:要找到雾霾的“真元凶”,必须要分层次去找,直接的原因就是燃煤、汽车尾气、工业排放、道路扬尘甚至烧烤、秸秆焚烧带来的污染,这一类是直接原因。各个地方也不完全一样,比如说像北京这样的城市,可能汽车尾气的占比较高,而像河北这一类省市,可能工业排放或者燃煤比重更高一些。所以要想找真正的元凶,应该要看各地不同的情况。

  经济之声:抗霾至今已有几年时间,多地投入巨资治霾,限行、禁烧、关停等药方不断升级。河北廊坊、保定、石家庄等多地启动机动车尾号限行;天津,上半年就已开始实行小客车总量调控管理和机动车限行交通管理等“限号”措施。然而,当雾霾再度来袭,为何人们感觉治霾成效不大?

  李佐军:治霾需要采取多层次的措施,比如说限制出行、禁止焚烧、关停等都还只是一些表面的举措,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雾霾的问题,还必须采取一些更加深层次的举措,比如优化能源结构、优化产业结构、适当降低经济增长的速度、增加环境保护的投入等等。要解决这些问题,从更深层次的角度来说,还要推进一系列的改革,包括转变政府的职能、改革干部的考核导向、改革我们的资源能源价格形成机制,同时还要建立治理雾霾责任的追究制度、监督制度和一系列的奖惩制度等。

  经济之声特约评论员、《中国青年报》经济部副主任潘圆指出,治理雾霾不是一个短期能完成的任务。

  经济之声:京津冀地区的人们一次又一次深刻地感受到了雾霾的危害。可以说,治霾是一场持久战。现在的问题是,怎样打组合拳进行综合治理?

  潘圆:实际上,治理雾霾不是一个短期能完成的任务,但确实我们采取了一些快速的措施,可能在短期内会见到一定的成效。比如说关了一些工厂,让一些车停驶,比如像北京在APEC期间可能会采取一些措施,在短时间内会比较容易见到成效,但治理雾霾是一个长期的任务,是一个长期系统的工程。

  另一方面,现在大家谈的比较多的是加大处罚的力度,实际上我们现在关于治理雾霾的政策法规已经有很多了,但这些法规真正能不能落地,贯彻得如何,在很多人心里都是打了问号的。怎么样把这些政策切切实实的贯彻下去?首先肯定要依赖于执法部门加大惩处的力度。另外一个,应该建立利益平衡的机制。为什么治理雾霾没有达到一个长远的效果?比如说为什么河北很多车包括钢厂还存在很多排放超标的情况。实际上在京津冀一体化的过程中,每个地方的利益诉求是不一样的,比如说河北,你要让它关停很多钢铁企业,这就要涉及到产业结构的调整,包括人员就业等问题。雾霾是没有疆界的,京津冀一体化除了要更好的带动经济增长,也有治理空气污染的需求,在这个过程中,怎么样平衡区域之间不同的利益,这是很重要的问题。比如说我们要求河北治理雾霾,那是不是在利益上要给它一些补偿,比如在生态方面的一些补偿机制,使它能够更顺畅也有动力愿意去做减排。如何建立一种利益的关联和平衡机制,这可能是我们下一步应该着重考虑的一个问题

  此外,治理雾霾是一个长远规划的问题,是一个综合性的治理,它涉及到能源结构、产业结构调整的方方面面。

初审编辑:尹玉涛
责任编辑:孙海燕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图片切换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