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0531——85196021

投稿信箱:wode_210@163.com

专业名词PM2.5成为流行语 空中污物越小越危险

来源:新民周刊   作者:黄 祺   2014-10-17 15:07:00

郑渊洁在微博上“七问”环保部门,潘石屹贴出美国大使馆的监测数据……因为微博,这场有关空气质量的讨论愈演愈烈。”  记者从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了解到,上海最快有望在2012年率先推行PM2.5空气质量监测标准,还有可能在今后的空气质量监测中,增加臭氧标准值数据。

  昂贵的空气

  21世纪什么最贵?

  人才!

  2011年冬季什么最贵?

  空气!昂贵的空气!

  我们呼吸的空气从没有像今天这样糟糕过。公众对空气质量的关注也从没有像今天这样热烈过。郑渊洁在微博上“七问”环保部门,潘石屹贴出美国大使馆的监测数据……PM2.5这个生僻的专业术语瞬间变成网络热词。将PM2.5列入常规监测评价体系,并公布监测结果的呼吁骤然强烈。

  专家、教授吐露实情,PM2.5不仅是一个科学问题,更是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如果采用现行的空气质量评价体系,80%的城市空气是达标的。但是采用了PM2.5的空气质量检测评价体系,80%是不达标的。

  到底是要GDP还是要昂贵的空气?地方政府面临着一道看似简单却极其复杂的选择题。这一次,环保局即时响应了公众的要求,首次制定出PM2.5标准,将各方争议的PM2.5、臭氧(8小时浓度)纳入常规空气质量评价,并收紧了PM10、氮氧化物等标准限值。很显然,从制定标准到彻底改善环境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但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正像一位官员表态的那样,虽然挨骂,但也很感谢公众,因为这是他一直想做的事情,“阻力一直很大,而现在,因为公众的参与,事情可以做得快一些了”。(陈 冰)

  空中污物:越小越危险

  我们为什么要关心这些肉眼难寻的微粒?越来越多的证据证实,空气中的颗粒污染物,个头越小越危险。中国的空气质量,已经在悬崖边上。

  记者/黄 祺

  受伤的大鼠与人

  记者闾丘露薇最近在她的电视节目中,采访了软件商人贝志城,他是一位关心北京空气污染状况的网民。节目中,贝志诚给闾丘露薇展示了他办公室里空气净化器的滤网,滤网上积满细细的灰尘。专业人士介绍,事实上,滤网上看到的灰尘,并不是节目中讨论的“PM2.5”。能够肉眼看到的大气颗粒物,粒径一般都在10微米以上,而粒径等于或者小于10微米的颗粒物,也就是“PM10”“PM2.5”肉眼是无法看到的。

  把滤网上的灰尘当做细颗粒物是一个误会,不过,这正好是一个缩影。仅仅在2个月前,听说过“PM10”“PM2.5”这两个专业名词的人,还只限于环境工程、公共卫生等学科的专业人群中,而现在,它们显然已经是流行用语了。

  PM10 和PM2.5,都是对大气中颗粒物大小的描述,PM是“大气颗粒物质”的简称,后面的数字,表示“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如果不是与我们的健康息息相关,普通人恐怕不会去探究这些冷僻字眼的含义。越来越多的科研成果证明,大气颗粒物,与我们身边的疾病甚至死亡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且,它们的个头越小,对人类来说就越危险。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宋伟民教授的研究团队,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科研人员在上海市区采集了PM2.5,将这些大气细颗粒物滴注到实验鼠的气管。实验鼠本身就患有高血压,实验得到的结果是,与滴注生理盐水的对照组相比,实验鼠血压和心率明显升高,心电图结果也有异常。更多的生化指标显示,细颗粒物染毒组的实验鼠,心血管系统受到了损伤。

  科学实验描述的或许是极端状态,我们没有被滴注高浓度的PM2.5,但是,越来越频繁的雾霾天气中,一个人日积月累地吸进细颗粒,很可能在某一天就会引发或者加重疾病。这已经不再是个推测,各种流行病学调查数据证实,我们跟实验室里的大鼠一样,因糟糕的空气而很受伤。

  宋伟民教授主持的另一项研究,以某城市中心城区作为标本,分析在这个区域中,大气PM10 和PM2.5日平均污染浓度与居民日死亡数之间的关系。标本是一个常住人口124万的城区,调查的时间是2002年1月至2003年1月。最后得到的研究报告显示,大气颗粒物浓度与居民日死亡数之间存在关联。

  越小越危险

  10月深秋的北京,连续遭遇雾霾天,空气糟糕到让人难以忍受,而空气质量预报却显示“轻度污染”。人们感受与官方空气评价的不一致,引发了一场讨论。环境专家解释,出现这种不一致的原因,是官方预报系统以PM10作为评价因素。公众呼吁,让更小的颗粒物PM2.5进入评价系统,才能准确地反映空气污染的程度。

  在公共卫生学者的角度看,监测和公布PM2.5的重要性,是给民众一个防护的提示,PM2.5对健康的影响,才是关心这个数字最终的目的。“如果官方能够预报PM2.5浓度,当然是一件好事,像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等敏感的人群,可以根据预报安排自己的生活,尽量少去户外,做好防护措施。”宋伟民教授说。

  人就像一部精密的仪器,每一个结构都是适应环境的结果。我们的呼吸系统,天然地有着阻挡污染物的能力,那些较大的污染物,在经过鼻腔、咽喉时就已经被阻挡,即便是能够进入气管、支气管的脏东西,也可以随着气管内纤毛的运动,被运送出呼吸道。不过,人体也处处存在漏洞,对于微小的颗粒物,呼吸系统的屏障就无能为力。

  穿越屏障以后,细小的颗粒物开始以各种形式在呼吸道中兴风作浪。一个最直接的方式是,这些细微的颗粒物本身,滞留在敏感的呼吸道中,引起局部的阻塞和炎症。研究显示,2.5微米以下的颗粒物,75%在肺泡内沉积。我们可以想象,眼睛里进了沙子,眼睛会发炎。呼吸系统的深处,也是一个敏感的环境,细颗粒物作为异物长期停留在呼吸系统内,同样会让呼吸系统发炎。

  1995-1996年的一项研究,对广州、武汉、重庆、兰州四座城市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发现,大气中PM10和 PM2.5污染水平与儿童呼吸道炎症、哮喘的患病率相关,污染水平越高,患病率也随之升高。

  除了自己“干坏事”,细颗粒物还像一辆辆可以自由进入呼吸系统的小车,其他致病的物质如细菌、病毒,搭着“顺风车”,来到呼吸系统的深处,造成感染。“因为它们非常小,跟同样多的较大颗粒污染物相比,细颗粒物的表面积就大很多,它们的表面就能携带更多的其他致病物质。”宋伟民教授这样解释。

  PM2.5对我们呼吸系统的损伤,听起来还算比较容易理解,起码,在雾霾的天气里,脏空气引起的呼吸不适,是很多人都能体会的直观感受。但专家告诉我们,细颗粒物PM2.5的危害还不止在呼吸系统,很多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或者恶化,也可能是细颗粒物作怪。

  不要以为只要远离大鱼大肉的不良饮食习惯,就能躲开心血管疾病,细颗粒物也有很多“办法”诱发心血管疾病。比如,细颗粒物可以直接进入血液,诱发血栓的形成。另一个间接的方式是,细颗粒物刺激呼吸道产生炎症后,呼吸道释放细胞因子引起血管损伤,最终导致血栓的形成。

  还有一些发现,让人更加担忧。近年的一些报告显示,人类的生殖能力正在明显下降,环境污染被认为是罪魁祸首。来自波希米亚北部的一项调查,对接触高浓度PM2.5的孕妇进行了研究,发现高浓度的细颗粒物污染可能会影响胚胎的发育。更多的研究发现,大气颗粒物质的浓度与围产儿、新生儿死亡率的上升,低出生体重、宫内发育迟缓( IURG),以及先天功能缺陷具有相关性。

  悬崖边上

  细颗粒物究竟有多危险?即使是专门从事研究的科学家,也不能做出最准确的描述。人每时每刻都在呼吸,每时每刻吸入的空气中都存在细颗粒物,而细颗粒物的化学成分多达数百种,要摸透细颗粒物损害人体健康的因果关系,是一个庞大的工程。

  不过,一些最直观的危险,已经被各种研究证实,其中最受到重视的,是细颗粒物的致癌作用。通过实验室的动物实验可以看到,颗粒物提取物可以让大鼠、小鼠诱发皮下肉瘤、皮肤癌和肺癌等。

  现在的研究认为,细颗粒物致癌的主要原因,是一种叫做多环芳烃的有机物。流行病学的调查发现,城市大气颗粒物中的多环芳烃与居民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相关。多环芳烃进入人体的过程中,细颗粒物扮演了“顺风车”的角色,大气中的大多数多环芳烃吸附在颗粒物的表面,尤其是粒径在5毫米以下的颗粒物上,大颗粒物上的多环芳烃很少。也就是说,空气中细颗粒物越多,我们接触致癌物——多环芳烃的机会就越多。

  不管是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还是癌症,最终都会损害人体健康,甚至导致死亡。

  2010年美国航空航天局公布的一张图片,如今已经广为流传。这张显示全球PM2.5 浓度分布的图像上,中国东部沿海被染成浓重的橘红色,几乎是整个图片中颜色最深、范围最大的一片区域。

  如果联系细颗粒物的致癌性和对死亡率的影响,这样的图片不能不让人担忧,更坏的消息是,随着中国污染源结构的变化,细颗粒物对人健康的影响,也许还将加重。

  与美国六城市、墨西哥研究结果相比较,上海某区细颗粒物对死亡率的影响,危险度稍低,但这并不值得庆幸。

  宋伟民教授介绍说,这种差别的产生有多种原因。不同地区大气污染水平不同、人群对大气污染的易感性不同、人口年龄分布和颗粒物成分也不同。看起来,我们正站在悬崖边上:中国正在迅速走向老龄化,中国城市机动车数量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增长,也就是说,中国的情况会很快与欧美相同,细颗粒物引起死亡率增加的风险,也很可能随之增加。

  高龄人群是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疾病的易感人群,在污浊空气到来时,他们往往最先被“击倒”。2010年末,上海户籍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331.02万人,占总人口23.4%,老龄化程度已经接近世界老龄化最严重国家。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慢性疾病,多出现在60岁以上人群中,如果空气污染的状况得不到改变,老龄患者的死亡率,很可能继续增加。上海某区的调查也说明了这一点:65 岁以上老年人群死亡的相对危险度,比65岁以下人群更高。

  从全国范围来看,目前中国的大气污染为煤烟型,工业用煤和北方冬季取暖用煤,向大气中“贡献”大量的细颗粒物。而在美国和西欧,细颗粒物大多来自机动车尾气的排放。毒理学和流行病学研究均证明,在各种来源的颗粒物中,源于机动车的颗粒物对人体健康影响最大。

  不过,中国正在迅速成为“车轮上的国家”。最近几年中,严重的堵车现象从中国一线大都市向中小城市蔓延,在抱怨马路变成停车场时,人们也许还未意识到,“停车场”上空弥漫的汽车尾气,也把城市变成了“毒气室”。

  11月中,中国由北向南进入冬季,冷空气吹散浓厚的雾霾,也让这场关于PM2.5的讨论暂时平息下来。晴空之下,人们是否会迅速忘记,中国的空气质量,已经拉响了警报?

  在环境改善难以一朝一夕完成的背景下,找一只靠得住的口罩来过滤糟糕的空气或许是最实用最简便的个人防护方式。

  记者/应 琛

  安静,平静,净化,宁静,纯洁,简朴,纯真,欢乐……这是梭罗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但遗憾的是,这也是生活在大城市的人们唯一负担不起的生活成本。

  世界卫生组织(WHO)近日公布的全球1081个城市采集的空气质量数据显示,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PM10)含量最少的前50个城市几乎被加拿大和美国包揽。含量最多的城市分别在伊朗、蒙古、印度和巴基斯坦。在中国,可吸入颗粒物含量最少的城市为海口(814位)、南宁(892位)等。

  这些信息所含数据来自91个国家,包括首都所在城市和超过10万居民的城市。根据这一史无前例的空气质量数据汇总情况显示,许多城市的空气污染已达到威胁人们健康的程度。

  难怪著名院士钟南山曾表示:“50岁以上的广州人肺都是黑色的。”因为生活在大城市,人们吸入的是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重金属和病毒,它们来自工厂排污、机动车尾气、建筑粉尘、大雾、灰霾、香烟、空调以及数百万人的体味。

  一个“霾”字,上面是“雨”,下面是“貍”——“伏兽也”。古人的先见之明可见一斑。而近些天来,京沪以及其它多个城市弥漫“灰黄色”、“灰蒙蒙”甚至“一股硫黄味”的所谓“大雾”,真凶正是存在于雾中的“霾”。其中,PM2.5,则是“灰霾”的元凶。

  气象科学家吴兑早前便研究出灰霾与肺癌二者之间的微妙关系,即出现灰霾严重的年份后,相隔7年就会出现肺癌高发期。

  现在,还想让国人在“指灰为蓝”中“偷着乐”显然已不现实,人们也不能再以“早就习惯这种空气了”来表达对于自身健康的漠然了。

  只不过,萦绕在人们心头的大雾,究竟如何才能消散?

  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2011年11月13日晚,上海的夜空,在灯光照耀下,呈现一种“模糊的灰黄色”,似乎蒙上了一层面纱,不那么通透。参加完聚会,准备回家的黄晶刚跳上一辆出租车,就听见司机抱怨:“你看这天,雾蒙蒙的,看都看不清。”

  来自环境监测数据显示,当天上海空气质量三项指标中的可吸入颗粒物和二氧化氮双双超标,达到轻度污染。尤其是13日晚7点至14日凌晨3点,申城的空气污染指数更是一路飙升,一度超过300,达“重度污染”。

  查看具体指标,13日白天,上海可吸入颗粒物指标达127,二氧化氮为105,均超过了100的警戒线,为轻度污染。可从当天下午5时起,可吸入颗粒物浓度突然连续6小时走高。上海环境监测中心专家介绍说,污染物主要随着北风一路南下,汇集到了上海。

  14日早晨7点半,早就看到网站上关于灰霾预报内容的黄晶,上班前没忘记叮嘱婆婆,要到下午三四点才能带刚满一岁的小宝宝出门玩耍,“记得还要给宝宝戴上婴儿专用的口罩”。

  黄晶记得气象专家的告诫:一旦遇到灰霾天气,每天上午的8点到10点,下午的5点到8点,也就是每天上下班的高峰期都是空气中PM2.5数值最高的时间段,要减少到户外活动。一般来说,在下午的3点左右,是一天中空气最好的时候,污染物浓度低,“可以开窗透气,出门空气也会比较好一些”。

  嘱咐完婆婆,黄晶戴上口罩,便匆匆出门。穿行于车流不息的上海街头,透过这座城市上空的薄雾,她看见,太阳在失去光泽的天空中若隐若现。“又是个半阴不阳的天气。”黄晶不禁嘀咕了一下。

  为了少吸点儿那些质量不高的空气,当天黄晶选择了乘坐地铁。但空气中弥漫着的烟味,汽车驶过扬起的灰尘,使刚出站的她迅速又戴上口罩,因为感觉“一出来嗓子不舒服”。

  其实,“一有雾空气就不好”这样的情形,远不止京沪两地。据悉,从10月起华东地区大部分城市的空气质量污染指数都超标。

  而准确地说,连日“大雾”应是连日“灰霾”。

  对于黄晶而言,“灰霾”已经是一个十分熟悉的字眼了。“现在网上讨论得多热啊!随便抓个人去问问,大家连‘PM2.5’都知道了,哪会有人还不知道‘霾’呢?”黄晶的语气显得理所当然。

  就像每天晨练的人们所说:“如果是起雾,那种湿气是非常舒服的,但这种‘灰雾’全是脏东西,回家一洗脸,毛巾上都是黑黑的。”

  说得更精细一点,一般来说:水分含量达到90%以上的,叫雾;水分含量低于80%的,叫霾。而在80%至90%之间的,是雾霾混合物,但主要成分是霾。

  事实上,对于大多数市民而言,生活在灰霾天气中,“憋气、咳嗽、头晕、乏力、犯困、反胃、恶心、易怒……”医学专家们所列举的上述身体反应,是或多或少存在着的。适应灰霾天气的过程曾经被人们形象地比喻为“温水煮青蛙”,缓慢地适应着周遭,想要脱身之际,也许觉之已晚。

  所以,在大都市中生活,身心的坚强是必需的。黄晶有个同学就对空气质量感觉特别敏感,因为他患有或轻或重的鼻炎,“13日那天,难得一次的同学聚会,他就缺席了。打电话去问才知道,原来是前几天鼻炎犯了,后来又发展成了重感冒”。

  11月16日,已经公开征求过意见、历经20多次修改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正式宣布,再次征求意见,并首度纳入“PM2.5”作为监测指标。

  “能够将PM2.5监测数据纳入空气质量的相关标准,这显然已经是一种进步。”不过,在黄晶看来,公布数据只是未雨绸缪的第一步,如何提升空气质量,改善环境才是治本之道。

  “可入肺颗粒物”

  “微博上,看到很多人,包括潘石屹都在家或者办公室添置了空气净化器。但我觉得,这东西解的只是一时之困。如果总体的环境得不到改善,空气质量长期偏差的话,我们总不见得永远不开窗吧。”黄晶说,“我始终觉得如果能有天然的东西,还是自然点儿好。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吧,出门尽量少开车,平时多注意环保。”

  11月15日下午,位于上海浦东新区的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学中心呼吸科门口热闹非凡。候诊区的长椅上坐满了家长,婴儿的啼哭声和孩子们的吵闹声不绝于耳。同样的人满为患,也出现在了雾化治疗室里。

  尽管这样的场面每每到了秋季入冬期一贯如此,但记者从院方了解到,今年前来就诊的患儿数较之去年同期有了明显提高。

  岳孟源,是这里的呼吸科副主任医师和医务部主任。几十年来,她主要从事小儿呼吸系统疾病如哮喘、慢性咳嗽、社区获得性肺炎、肺间质性病变、呼吸系统先天性畸形等疾病的诊治。

  据岳孟源介绍,由于13日严重的雾霾天气,14日、15日两天呼吸科的门诊量经粗略估计增长率就在18%以上。这一天,岳孟源的半天专家门诊从上午8点直到下午2点,始终忙个不停,不间断地接诊了数十个病例。其中,许多是因为天气原因,前来看哮喘和鼻炎的患儿。

  据了解,雾中有包括螨虫、尘埃、细菌、病毒、硫酸盐、铅、锰等在内的20多种对人体有害的细颗粒有毒物质。这些物质均会对人体的呼吸道产生影响,引发相关疾病。

  WHO曾估计,全球每年有200多万人因吸入室内和室外空气污染中的细小微粒而死亡。PM2.5微粒属于等于或小于5微米的微粒,从呼吸科的专业角度看直径小于5微米的颗粒就能够随呼吸进入到肺部,可能引起哮喘发作和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甚至引发心脏病、肺癌。

  在《世界卫生组织空气质量指南》中,PM10的年平均值为每立方米20微克每立方米,但已公布的数据显示,某些城市的PM10已达到每立方米300 微克,更不用说PM2.5的数值了。

  在许多城市区域,常常出现细小颗粒污染程度呈持续性增高情况。细小颗粒污染通常来自发电厂和机动车等燃烧源。WHO呼吁,要提高对城市空气污染带来的健康风险认识,要实施有效政策并密切监测城市里的这一情况。如果PM10从平均每立方米70微克降至年平均值每立方米20微克,预计将减少15%的死亡——这被认为是一项重大公共卫生成果。

  “这两天,我看过的病例中,就有一个哮喘已经6年没有发作的孩子,因为空气变化,再次引发哮喘急性发作。”岳孟源告诉《新民周刊》记者,人的呼吸系统就好比一个比较天然的,把颗粒物分级的一个系统,直径小于5微米者由于颗粒小、主要以气态存在,不容易被呼吸道所阻挡,能够进入人体的下呼吸道,甚至肺泡中。因此,PM2.5-5也被称为“可入肺颗粒物”。

  同时,由于这些颗粒不容易被呼出来,而存留在人体中。虽然其含量很少,但往往富含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对人体健康影响更大。

  岳孟源说:“尤其对于年老体弱者或儿童来说,因为自身的抵抗力差,所以就容易引起各种各样呼吸道疾病的发生。3岁以下的患儿,比较容易出现感染性的疾病,如果未能及时控制住,可能继而引发肺炎;而在3岁以上的患儿中,哮喘和鼻炎是最常见的疾病。”

  此外,岳孟源还补充道,如患有哮喘、鼻炎;老年人的慢性支气管炎、COPD等这些慢性气道疾病的患者,在雾天吸入空气中的颗粒物后,也可能会导致原本疾病的加重,还会诱发过敏反应,或者感染,“这两天因一般呼吸道疾病而引发肺炎需要住院的小孩也很多,床位都安排不过来”。

  “一般成年人基本通过鼻子来呼吸,这样还能有效地抵挡住一些颗粒较大的物质。但小孩通常习惯于用嘴呼吸,无形中就增加了患病的风险。”岳孟源表示,针对大雾天气,应当尽量避免剧烈的户外活动,出门最好戴上口罩,以防吸入更多空气中的颗粒物。

  不过,随着人们防尘要求的提高,纱布口罩已逐渐难以满足要求。城市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和细粒子的危害已越来越引起大众的重视,而纱布口罩对于颗粒物的过滤率还不到30%。

  2003年非典时期,一种形似防毒面具的N95医用防护口罩成为市场上的宠儿。与前两种口罩相比,这种防护口罩在防尘方面就专业得多了。口罩型号所称的N95是基于美国标准,该标准将医用防护口罩分为三大类九种型号。N代表非油性颗粒,另有R、P型代表油性颗粒。非油性颗粒物包括煤尘、水泥尘、酸雾、焊接烟、微生物等;油性颗粒物则包括油雾、油烟、焦炉烟等。每一型号又分为三种过滤效能级别,分别为95%,99%和100%。N95的意思即为“过滤非油性颗粒效率为95%的防尘口罩”。我国的防尘口罩标准没有划分得这么细,但N95仍然是此类防护口罩的最佳标准。

  在临床诊治中,岳孟源主任会建议那些体质偏弱或敏感的儿童佩戴医用防护口罩(并非N95口罩),这样才能保持口罩密闭,发挥良好的过滤功能。

  在环境改善难以一朝一夕完成的背景下,找一只靠得住的口罩来过滤糟糕的空气或许是最实用最简便的个人防护方式。

  致病的课题研究

  相信不少人听说过,著名的1952年伦敦“毒雾”事件:连续数日,寂静无风,持续大雾,大批航班取消,白天汽车开灯;正举办的一场牛展览会,参展的350头牛有52头严重中毒,14头奄奄一息,1头当场死亡;不久许多市民也感到呼吸困难、眼睛刺痛,哮喘、咳嗽,死亡率陡增,有资料显示为4000人……这是世界环保史上的标志性事件之一。

  这场“雾都劫难”,会是“灰色之霾”引起的吗?

  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李想博士日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明确表示:当时的伦敦,主要靠烧煤来取暖和生产。遍布在工厂和住宅区的难以计数的烟囱,昼夜不停排放烟雾。又因为那些天的伦敦,正好处于高气压下,没有风,所以包含各种颗粒物和二氧化硫等化合物的浓烟,越积越浓,弥漫在城市上空。有数据显示,当时每立方米的二氧化硫含量,超出平日的6倍,每立方米的PM2.5、PM10等颗粒物含量,高出平时的9倍,所以发生中毒悲剧。

  而就在近日,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陈建民教授领衔的课题组经过两年时间的研究,第一次量化测定了雾霾中的污染物种类以及含量。在最新出版的国际环境学科重要期刊——《环境监测》在线发表了他们的最新成果,他们的论文还被选为当期封面重点推荐论文之一。研究结果显示,大雾中含有污染物多环芳烃,而且在大雨前后的雾霾污染物含量要相差500倍。

  此消息一出,引起了业界的强烈反应。李想与陈建民教授不断接到媒体的采访要求。《新民周刊》记者也随即找到了论文的第一作者李想博士。根据李想介绍,有关雾化学及其有机污染贡献方面,一直缺少定量化的研究方法。此次,陈建民教授的课题组通过自行设计雾水收集器,对上海地区的雾水进行了收集,并运用雾监测仪对雾过程进行了全程观测,进而发现了多环芳烃等有机污染物在雾过程中的分布规律。

  课题组发现,在某个城市市区采集到的雾水,大多颜色较深,呈黑色,雾水中可检测到多种致癌致畸物——多环芳烃,其总量大概在0.03-6.67μg/L(微克/升)范围内。同时,萘、蒽、菲等化合物占雾水中多环芳烃总量的80%左右。李想解释说,这些成分表明大雾中的多环芳烃多来自本地化石燃料的燃烧。

  就上海地区而言,由于上海汽车尾气和工业废气的排放量大,加之起雾或下雨的时候空气湿度大,大气层较为稳定,水平对流和垂直对流都比较弱,这种情况会导致污染物在空气中短时间内大量聚集,污染加重,而且极易演变成灾害性雾霾天气。

  李想指出:“雾水中的多环芳烃量,肯定比油烟和香烟中少。不过也要注意,雾是长时间持续性的。”李想进一步解释说,PM2.5指数和多环芳烃含量 “并不是一回事”:PM2.5是指空气中的颗粒物,而多环芳烃是一种化合物,相对而言,PM2.5比多环芳烃更加直观,人体呼吸的吸入量更大,对健康的影响也最直接。

  “多环芳烃以两种形态存在于大气环境中,一是气态化合物,直接被人体吸入,二是颗粒物吸附态,附着在颗粒物上被人体吸入。所以,多环芳烃多附着于PM2.5等颗粒物较多的灰霾中,对人体健康会雪上加霜。”李想说。

  虽然多环芳烃具有致癌效应,但对人体的影响究竟有多大,现在还在研究之中。对于市民担心雾气中含有致癌物质的说法,环保专家介绍,多环芳烃是物质不完全燃烧产生的,日常生活中市民能在各种各样的情况下遭遇多环芳烃,比如每日炒菜产生的油烟等。上海雾水中的多环芳烃含量微弱,市民完全不用恐慌。

  即便新标收严,我们仍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不管是控制PM10还是PM2.5,改善环境质量的关键是减排,只有排放少了,污染物浓度降低了,我们周围的生态环境好转了,我们的空气质量状况才能真正得以改善。

  记者/应 琛

  10月31日这一天,童话作家郑渊洁在自己的微博上形容,北京像个“硕大的毒气罐”,而“北京环保局官方微博@绿色-北京将今天的空气质量定性为‘轻微污染’”。郑渊洁对此表态,治理空气污染的第一步,是让环保局说实话。

  郑渊洁在微博上“七问”环保部门,潘石屹贴出美国大使馆的监测数据……因为微博,这场有关空气质量的讨论愈演愈烈。

  继生活在北京的人们对空气质量变化变得敏感后,上海也连续出现多个灰霾天,尤其是11月13日晚上空气质量甚至达到重度污染。

  其实,关于空气质量的优劣,即使没有官方公布的数值,人们凭自己的感觉——那些灰蒙蒙的天气,那些呼吸后嗓子眼儿微微的刺痛感——便很清楚。

  于是,围绕京沪等大城市空气质量监测标准的争论连续传来好消息:先有11月初国家环保部发布的《环境空气PM10和PM2.5的测定重量法》开始实施,其中首度对PM2.5测定方法进行规范;11月1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又指出,减少污染既要加强治理,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又要切实加强环境法制建设,还要努力改进监察手段提高监察水平。

  随之而来的还有一个坏消息: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张远航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即使按照世卫的标准,加入PM2.5后,中国空气质量达标的城市将从现在的80%下降到20%。这位专家还说了一句话:“我想这也是环保部迟迟未能下定决心将PM2.5纳入空气质量监测体系的原因。”

  这一点,记者闾丘露薇在其博客中也曾透露,北京市环保局一直以来都在监测PM2.5的数值,“如果国家同意公布,他们马上可以做到”。换言之,实现PM2.5监测及公布并不是问题,关键在于相关部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好在人们最终还是很快等来了一个好结果:11月16日,中国环保部最终通报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修订版于当日起第二次公开征求意见,将各方争议PM2.5、臭氧(8小时浓度)纳入常规空气质量评价,并收紧了PM10、氮氧化物等标准限值。这也是我国首次制定PM2.5标准。

  缩小感官感受与指数的背离感

  作为衡量空气污染的重要指标,从1996年起,PM10就被纳入我国空气质量监测体系,而近年来被公认为对人体危害更大的PM2.5尚未纳入。

  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耗大幅攀升,机动车保有量急剧增加,在PM10和总悬浮颗粒物(TSP)污染还未全面解决的情况下,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区域PM2.5和O3污染加重,灰霾现象频繁发生,能见度随之降低。

  从这点来看,PM10已难以真正反映城市空气质量了。11月16日,环保部发布通报,《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修订版于当日起第二次公开征求意见,原因在于现行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我国空气质量管理的要求。

  记者了解到,与现行标准相比,《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次征求意见稿)主要有三个方面突破:一是调整了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分类方案,将三类区(特定工业区)并入二类区(居住区、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文化区、工业区和农村地区);二是完善污染物项目及监测规范,增设了颗粒物(PM2.5)浓度限值、臭氧8小时平均浓度限值,收紧了颗粒物(PM10)、二氧化氮(NO2)浓度限值;三是提高了对数据统计的有效性规定。

  PM2.5是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污染物已经被科学证实,近年来我国PM2.5污染问题日益凸显。这是我国首次制定PM2.5的国家环境质量标准。

  环保部科技标准司负责人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依据现行的环境空气质量评价体系,我国部分区域和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评价结果与人民群众主观感受不完全一致,“将PM2.5放入强制性污染物监测范围,既是以人为本,保护人体健康的需要,也是解决灰霾等环境管理需要,还有利于提高环境空气质量评价工作的科学水平,有利于消除或缓解公众自我感观与监测评价结果不完全一致的现象。”

  记者看到,此次修订版中将PM2.5的年和24小时平均浓度限值分别定为0.035毫克/立方米和0.075毫克/立方米,这与世界卫生组织(WHO)过渡期第1阶段目标值相同。

  事实上,WHO为各国提出了非常严格的PM2.5标准,全球大部分城市都未能达到该标准。而针对发展中国家,WHO也制订了三个不同阶段的标准值,其中第一阶段为最宽的限值,新标准的PM2.5与该限值统一,而PM10此前的标准宽于第一阶段目标值,新标准也将其提高,和世卫组织的第一阶段限值一致。

  与此同时,国家环境保护部公开了与二次征求意见稿配合使用的《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日报技术规定》(三次征求意见稿),增加了臭氧、一氧化碳和PM2.5三项环境质量指数评价因子,调整了空气质量指数类别的表述方式和日报周期,并在日报的基础上增加了空气质量的实时发布要求,为公众提供及时、准确的空气质量信息和健康提示,满足公众和社会的需要。

  上述负责人指出,AQI比环境空气污染指数(API)主要有四个方面改进:将 API改AQI,与国际通行的名称一致;评价因子增加了臭氧、CO和PM2.5,以更好地表征环境空气质量状况,反映我国当前复合型大气污染形势;调整了指数分级分类表述方式,与对应级别空气状况对人体健康影响的描述更匹配;完善空气质量指数发布方式,将日报周期从原来的前一日12时到当日12时修改为0点到24点,并规定实时发布SO2、NO2、PM10、CO、PM2.5、臭氧小时浓度和臭氧的8小时浓度。

  此外,该负责人强调,标准修订稿增加PM2.5项目为基本监控项目,同时收紧PM10和NO2浓度限值,出发点就是针对当前危害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的突出环境问题,引导有关区域的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积极开展相应的大气环境保护工作,防控灰霾等重点大气污染问题。

  对此,不少业内专家也表示,新标准虽然只是先暂时借用了国际标准,但其最大的意义在于,让公众更加了解颗粒物的危害,都可以积极参与到污染减排中来。

  上海有望2012年率先推行

  根据通报显示,新标准拟于2016年1月1日全面实施。

  不过,环保部科技标准司负责人表示,在2016年前,有两种提前实施方式:一种方式是,根据国务院要求指定部分地区提前实施本标准。另一种方式是各省级政府根据实际情况和区域环境保护需要自愿提前实施本标准。

  “由于实施工作复杂,涉及因素众多,从发布到实施应留出必要的准备时间。此外,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实施新标准的准备工作将有快有慢,其中一些区域实施标准的经济技术基础较好,且复合型大气污染问题比较突出的地区可以率先实施本标准。”该负责人补充道,“当然,我们更鼓励各地主动提前实施新标准。”

  记者从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了解到,上海最快有望在2012年率先推行PM2.5空气质量监测标准,还有可能在今后的空气质量监测中,增加臭氧标准值数据。

  据介绍,雾霾中包含了两个不同的概念:雾是相对湿度较高时发生的自然现象,而霾是一定天气条件下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子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公里的空气普遍混浊现象。我国区域性灰霾天气日益严重,与人为排放的大气颗粒物不断增加,尤其是细颗粒物增加有关。

  目前,上海市空气质量监测并公布的是10微米以下的可吸入颗粒物,即PM10。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总工程师伏晴艳在接受《新民周刊》采访时解释说,城市中常见的灰霾天气,PM2.5往往是主因:“这些还不到头发丝1/20粗细的颗粒物,在大气中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有重要影响。”

  根据相关资料显示,2008年,我国着手制定了PM2.5的国家新标准,目前第二稿已经基本修订完毕,并公开征集修改意见。11月1日,环保部发布的《环境空气PM10和PM2.5的测定重量法》,首次对细颗粒物PM2.5的测定方法、仪器设备等进行了规范,为接下来将PM2.5纳入空气质量评价考核体系做准备。

  伏晴艳告诉记者,上海已有一些区域正在尝试PM2.5的监测,并纳入内部空气质量监测。目前,已有杨浦、宝山、静安、浦东新区等近20个监测点,在近一至五年里开始监测PM2.5。同时,她还强调,天灰蒙蒙不一定就是“污染”,得靠科学仪器测出来,“PM2.5列入空气质量指标,在技术上已不存在问题”。

  虽然目前已有成熟的PM2.5监测技术,并且我国已经在部分城市开展了包括PM2.5在内的城市空气质量试点监测工作,但由于在全国统一开展PM2.5监测涉及仪器设备购置安装、系统的质量控制、专业人员的培训、财政资金的支持等大量系统的准备工作和能力建设工作,因此目前在全国范围内立即开展PM2.5监测工作还有一定难度,需要逐步推开。

  “这次公布的PM2.5测定方法,是实验室中的手工测定法。只是为今后自动监测站的测定方法提供了参考依据,也为下一步监测和发布信息创造了条件。”伏晴艳表示,美国为设定和提高PM2.5的限值准备了20年的研究时间,我国目前尚未有研究确定什么样的监测方法才适合中国的污染状况和气候条件,因此先采用国际标准方法来实行。

  北京市环保局副局长杜少中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承认,美国大使馆的数字走红,这是因为,对方能够用通俗的方法进行描述,发布的手段以及页面的设计,都更加人性化。但如果打开环保局的网页,到底怎样的数字意味着应该减少户外活动,有呼吸道疾病的人应该避免上街,所有这些民众真正关心的实质性内容,都没有提供。

  对此,伏晴艳的看法是,此次争论越激烈,越能显示公民环保意识的提升,而官员的及时回应,也反映出,至少有一些官员,意识到自己应该如何去做:“我们也希望在新标实施之后,能够有更多的渠道让公众来了解这些信息,更人性化,真正做到公开透明,有益于改善环境和人体健康。”

  不过,即便新标收严,我们仍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不管是控制PM10还是PM2.5,改善环境质量的关键是减排,只有排放少了,污染物浓度降低了,我们周围的生态环境好转了,我们的空气质量状况才能真正得以改善。

  但不得不承认,在这次有关空气质量的争论中,还是有令人欣慰的地方。正如杜少中曾说的那样,虽然挨骂,但他也很感谢公众,因为这是他一直想做的事情,“阻力一直很大,而现在,因为公众的参与,事情可以做得快一些了。”

初审编辑:尹玉涛
责任编辑:孙海燕

更多新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图片切换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