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亓秀宝
责任编辑:贺存玲
济南市钢城区南部新城坚持把党员“双报到”作为打通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的有力抓手,致力于把党组织党员优势转化为社区治理优势,通过南部新城机关党员、社区机关党员、双报到单位党员三方联动产生了“1+1+1>3”的协同效应,通过“为民办实事”做到了“社区吹哨,党员报到”,在解决问题、联系群众、服务保障中彰显担当,以实际行动探索构建“共建共治共享”基层治理新格局。
机关党员下沉一线,攻坚治理“硬骨头”
南部新城党委以“下一线、练本领、促发展”为导向,把投身基层治理作为“练兵场”,建立党委成员、机关党员包联社区制度,协助社区破解治理堵点,有力地推进了一些单靠社区自身力量难以解决的急难愁盼问题。
主动请缨下沉,聚力攻坚拆迁改造。城中村改造一头连着民生福祉,一头连着城市发展,也是南部新城正在实施的一项重大民生工程。为加快实施进度,2024年6月以来由1名班子成员带队7名机关党员坚持每天进付家桥社区参与拆迁工作,做到“党员引领在一线、情况调度在一线、问题解决在一线”。拆迁安置事关群众切身利益,工作难度大,对群众工作能力要求高。在熟悉社情民意的基础上组建4个工作组,由机关党员带队社区干部包片入户做工作,拉家常、听诉求、讲政策、做动员,坚持“分类施策、一事一议”,坚持每天早晚两例会,对异议较大的居民耐心协商、反复沟通、事无巨细。创新实施“五力”工作法,经过艰苦努力,有效化解临时过渡费等历史遗留问题11项,分3批实质性推进拆迁签约落地,确保高家庄安置区18栋安置楼如期建设。下沉党员因工作扎实深受社区干部群众好评。

积极协调对接,小切口解决群众“烦心事”。不动产证办理、水电暖、停车位等问题一直是困扰锦绣佳苑社区多年的老大难问题,居民意见大,甚至到了不解决不足以平“民愤”的地步。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对接协调部门、争取相关政策,单靠社区自身力量着实难以推开。为此,南部新城党委安排副书记带队2名机关党员包联锦绣佳苑社区,负责协助推进问题解决。在化解不动产证办理遗留问题过程中,积极帮助社区对接上级主管部门,全程参与办证政策流程梳理、分批办证方案论证等工作,经过努力,目前1807户居民中已有1113户拿到了产权证。在解决二期居民用电贵问题过程中,积极帮助社区对接部门、争取政策,成功纳入供电“一户一表改造”项目,施工改造期间,又协调解决了配电选址、架线铺设等问题,确保工程改造顺利开展,10月份完成后,316户居民将彻底告别缴费不便、供电不稳等问题。在解决三期停车位地面破损问题过程中,牵头召集业主代表、物业、社区干部举行座谈会,汇集各方意见建议后参与改造方案制定,采取“业主主导+社区引导+物业配合”模式顺利启动施工改造。随着8月底110个车位改造完成,地面坑洼不平、车辆出行尘土飞扬等问题已彻底解决。尽管多年来,许多一期居民对解决供暖供水问题充满期盼,但由于意见不统一,实际推动解决这些问题难度颇大,为此,南部新城党委采取“挂图作战”,坚持把最难做的工作“揽过来”,动员全体班子成员、包社区党员主动认领责任楼栋,逐一走访664户居民了解问题情况、征求改造意见,多次组织召开民情分析会,梳理意见措施,帮助社区对接业务部门,积极争取政策减轻居民负担,指导社区汇编水暖改造政策明白纸,全程参与改造施工方案论证。经过持续努力,这项工作目前已取得实质性进展,管线勘察、前期施工已启动,力争取暖季前完成改造提升。


社区机关党员带头,助力社区微治理
锦绣佳苑社区作为南部新城唯一的城市社区现有居民4800多人,其中居住的机关事业单位人员957人、机关党员516人,居住的机关党员干部多是该社区有别与其它社区的最大特点。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发挥好机关党员在基层治理中的助力作用是锦绣佳苑社区最强力量和最大优势。为此,社区通过搭建平台,积极引导广大党员“亮身份、作表率”,结合各自能力实际,力所能及参与社区治理活动,让“工作在单位,居住在社区”和“服务在社区”串联起来,真正把社区党员优势转化为提升社区治理效能的“最强底气”。
率先亮明身份,消除邻里顾虑。党员在社区普遍受信任。正因如此,在推动解决停车位、水电暖等遗留问题过程中,社区机关党员着实发挥了带头引领作用。在三期停车位改造过程中,受影响的45名党员积极配合社区工作,带头同意、带头缴费,积极帮助做邻里工作,以“自家先参与”消除其他业主顾虑,为顺利完成车位改造带了好头。在二期电力改造过程中,87名党员带头支持工作,由于供电改造周期相对较长,施工作业或多或少会影响居民出行,一些党员甚至利用休息时间当志愿者,帮着维护现场秩序,消除安全隐患。在一期水暖改造过程中,341名党员同样是带头支持工作,在带头缴费的同时,积极协助社区做左右邻里工作,许多党员还利用休息时间协助社区入户沟通,讲解改造政策利好,消除业主顾虑,事实上成为了推动治理难题破局、做通群众工作的“关键力量”。

党群网格连心,余热传递温情。在锦绣佳苑社区共建共治共享的氛围浓厚。无论是在职机关党员还是退休机关党员,都积极参加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甚至已经形成习惯,这是探索“邻聚里”治理模式的生动写照。每栋楼每单元都有党员户,经过推选指定一名机关党员担任楼栋长,协助社区做好楼上楼下邻里工作,与社区干部、网格员同心联动,织密社区网格管理。党员主动参与议事协商,为老旧管道抢修、路灯监控维护、广场器材更新等提供优化建议。每逢灾害天气自发组织志愿服务,积极参与社区清理积雪、排查隐患等活动。154名机关党员退休不褪色,化身文明宣讲员、纠纷调解员、文艺组织员,在社区老年大学、阳光议事会、睦邻市集活动现场总能见到他们活跃的身影,这些老同志们为社区公益活动组织、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推进文化社区建设正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双报到单位进社区,志愿服务暖民心
区人大机关、区红十字会机关充分发挥职能优势,与锦绣佳苑社区精准对接需求,多彩组织文明实践活动。开展“普法进社区”活动,发放宣传手册,提升居民法律意识,协助社区化解矛盾纠纷。举办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咨询讲座,组织心肺复苏、海姆利克急救等应急救护培训,惠及社区青少年及家长500多人。联合医疗机构开展公益义诊,为居民提供口腔检查、听力检测,免费发放护牙用品、听力防护手册。定期开展垃圾分类宣传、卫生环境清洁等志愿活动。区人大机关了解到社区党群服务大厅夏季闷热问题后,捐助社区两台空调,改善了大厅服务环境。区红十字会机关定期走访社区重度残疾人和高龄老人,发放慰问物资惠及20人,用爱心温暖社区。


党群同心,携手并进。下一步,济南市钢城区南部新城将继续深化“双报到”机制,常态化组织开展共建活动,架实党群“连心桥”,激活社区治理一池春水,共同绘就幸福家园新图景。(通讯员 张田雨)

初审编辑:亓秀宝
责任编辑:贺存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