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亓国明
责任编辑:贺存玲
改进作风促实干、提升效能促发展、优化环境“强引力”,为助推钢城开发区经济高质量发展,今年,钢城经济开发区重点围绕“抓牢党建聚人心、发展经济强实力、精准招商优项目、守好底线强保障”四项工作主线,全力推进“作风能力再提升,实干攻坚勇担当”行动,在全区范围内营造强作风、比担当、抓落实、创一流的发展氛围,为开发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作风保障。激活发展“红色引擎” 筑牢安全廉洁防线近日,钢城经济开发区党建指导员及党务工作者培训班开班,30余名党建指导员及企业党务工作者参加了培训。一位学员表示:“此次培训提升了我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让我对党的理论和实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近年来,开发区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全面统筹发展与安全大局。通过强化片区党建工作指导站,成功举办“融合培育新质生产力”产业链活动,打造市、区级党建示范点,实施党建品牌提升计划,推出特色文创产品,开展“一部(企)一品”创建活动,极大地丰富了“钢铁兴城、经石为开”的文化内涵。开发区将服务项目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关键位置,坚持把支部建在项目上,联合区发改、工信、科技等部门,常态长效服务项目建设。聚焦引进商业新业态,充实园区党建办公室,创立“经心办”服务品牌,整合“经开书房”“服务驿站”“审批中心”功能,打造“工业社区15分钟生活圈”。同时,严守廉政和安全两大底线,聚力打造“刚正经开”廉洁文化品牌。点燃奋进 “发展引擎” 促进多个维度升级为实现经济量质齐升,开发区积极落实推进体系,在服务企业、招商引资、产城融合方面推出系列提升举措。“填一张表单、交一套材料、跑一趟流程,钢城经济开发区就帮我们把开工需要的相关手续都办理好了。这样的服务,真是省心又舒心!”谈及项目开工前的手续办理,辖区各项目负责人纷纷表示。在服务企业大提升行动中,开发区强调做到熟悉企业、政策与市场。通过建立企业数据统计台账,从研发到销售全流程精准掌握企业状况,开展 “一企一策” 服务。同时,利用线上线下渠道全方位宣传惠企政策,全年集中开展政策培训不少于 2 场,此外,加强市场调研分析,建立研判机制,年内开展产销对接等活动不少于 2 次,助力企业拓展市场。前不久,年产1万吨粉末冶金制品项目与中重型无人机研发总装项目同时签约落地开发区。截至目前,已经有5个项目成功签约并落地,保持了“月月有签约”的优异招商态势。
招商引资是区域发展的“源头活水”,更是实现园区攻坚突破的“强引擎”。开发区紧盯主导产业,实行全员招商、全域招商,编制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动态更新标志性产业链群图谱,制定“每月至少签约1个项目,全年签约不少于15个”的目标。特别是在高端装备制造、粉末冶金及先进材料、装配式建筑等领域,依托金雷股份、新础激光、鲁银新材料等头部企业,筹建产业研究院,设立产业基金,拉长产业链条。同时,紧跟宝武山钢战略重组契机承接优质项目,并与省市企业平台合作谋划项目,拓宽招商渠道。开发区不断完善教育、医疗等生活性服务设施,改造提升园区道路管网等,满足企业职工需求。加快推进保障性租赁住房、学校、医院等有形项目建设,提升开发区承载能力。
“五纵五横”的主干道路框架已基本建成;园区企业上云上平台进程加快;园区实现5G网络全覆盖;7-ELEVEn顺利入驻……随着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开发区正在形成产城融合的发展新格局。量质齐抓促企成长 企地融合共谱新篇“咱们开发区制作的这一本《服务支持企业高质量发展政策汇编》真是太棒了,别看它并不厚,但是对我们企业来说,却是一本发展‘宝典’。”辖区各企业相关负责人纷纷表示:“以前我们想要了解一些助企政策,要么得去网上搜,要么得去咨询相关人员,现在有了这本书,只需要翻开目录,就能查到所需要的政策,这本书真的很实用。”
开发区为深入实施量质齐升经济工作推进体系,秉承“企业至上”的服务理念,积极开展“企业服务月”活动,全方位了解企业政策及市场情况。通过构建企业数据统计台账,深入分析企业效率瓶颈,精准把握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和需求,提供“一企一策”定制化服务,解读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政策,并制定具体享受政策方案。同时,充分利用线上线下渠道广泛宣传惠企政策,加强市场调研与分析,不断提高主导产业市场预判的精准性,积极组织产销、供需对接活动,助力企业拓展市场、获取订单。开发区还紧密围绕山钢“全面激活莱钢”战略,致力于提升企地融合发展质效。携手莱钢集团共同设立园区建设运营公司,加速推进高端智造产业园建设。开发区还注重量体裁衣,科学规划项目招引,确保项目与战略规划、产业发展方向高度契合。同时,组建专业项目服务团队,实行一企一策,有效控制风险,稳步推动项目落地与园区繁荣。在合作过程中,重视项目质量与经济效益,建立项目跟踪评估机制,确保项目持续健康发展。展望未来,开发区将继续坚持作风建设与能力提升相结合的理念,不断创新工作机制和方法,推动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我们坚信,在全体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开发区必将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通讯员 亓业)
初审编辑:亓国明
责任编辑:贺存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