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苓:当好用户的“拐杖” 全力奔赴能源人的高光时刻

2022-11-08 17:05:42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冯璇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冯璇 济南报道

  “我也曾在凌晨接到过万分紧急的电话,当时能做的只有尽快将情况写成工单提交上去,尽全力不浪费一分一秒的时间。”作为济南能源燃气企业服务管理部热线中心的话务员,董苓每接起电话,都以最好的态度和最快的速度处理好问题后,尽快处理下一个热线工单,因为担心电话另一端的用户等待太久。

  外表最酷、内心最温柔的人

  2015年12月,经历3个月左右的上岗培训,董苓顺利来到山东济华燃气服务管理部热线中心。当天,看着坐满小格子间的同事,听着屋子里此起彼伏的“喂”声,她心里燃起一股强烈的归属感。

  正是这股归属感,让她一路走到话务班长这个“领头羊”的位置。“戴上耳机的那一刻,我们就是外表最酷、内心最温柔的人。”忙的时候,董苓一秒都停不下来,一个电话紧跟着一个电话,用户的电话接连不断。“有的时候可能10多分钟也没有电话,当然这种时候太少了。”她笑着表示,话务员工作实行24小时轮班制,来咨询的用户白天比晚上多,冬夏比春秋多,且老年人占大多数,一旦涉及到线上处理的问题,老人就慌乱了。

  10月中旬的一天,正在值夜班的董苓接到一位老人来电,“炉子突然打不着火了,只有我和小孙子在家,怎么办?”急促的语速中能听出老人的慌乱。董苓急忙一边安抚,一边询问具体情况,经过核对查询发现,是老人家的蓝牙燃气表里没有气量了。董苓立刻协调相关区域的值班人员上门协助充值,几番周折后,终于让老人当晚用上了燃气。

  “对我们来讲虽然只是日常的一个小事,但能急用户之所急,可以让用户‘好好吃饭’,也是我们热线工作人员最开心的事情。”

  “热线妈妈”心中的美好生活

  接起电话来,董苓总是笑着,不问的话,根本看不出来她已经是一个2岁女儿的妈妈。

  “一般早上7点到公司,晚上9点半下班,但因热线的不确定因素较多,按时下班的时候也不多,总想着忙完手头的事再走,夜里11点回家也是常有的事。”由于热线这个特殊的岗位,需要365天时时在岗,对于身为话务班长的董苓来说,更要展现积极向上的状态,却也避免不了所有“热线妈妈”都经历过的情况——工作与生活间的博弈。

  工作的时候,她会觉得对孩子有愧疚,亏欠了她太多陪伴的时间。但真的在孩子身边,看着其他话务员同事努力的状态,她的愧疚也同样存在。“有种战争期间大家都在奋起拼搏,只有我在享受的感觉。”董苓微微一笑说,“女儿已然适应了我的上班节奏,晚上不会等着我回家在睡觉,早上醒来也会乖乖跟我道别,孩子的懂事令我欣慰,却又让我多了一层愧疚。”

  董苓表示,身边许多同事都是“热线妈妈”,且都努力做好工作与生活间的平衡。尽管这种“平衡”来之不易,但大家仍选择一手工作、一手家庭,“因为这就是‘热线妈妈’心中的美好生活。”

  确实体验到一种自豪感

  如今两家燃气企业客服系统已融合,并正值采暖季期间,使话务量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巅峰,话务员平均每天工作时间已达到8到10个小时,“遇到特殊情况,也会有11个小时的情况。”

  董苓不禁感叹系统的强大,却又为呼损量感到担心,“话务量增加,呼损是不可避免的,我们也正在竭尽全力为每一位寻求帮助的用户提供服务。”对此,热线中心所有话务员团结一致,一同为了“拯救”呼损努力,在原有工作时间的基础上增加“延时班”。“看到大家不辞辛苦,即便窗外已经天黑,仍面带微笑的接听每一通来电,处理每一份工单时,确实体验到一种自豪感。”

  董苓说,许多时候觉得自己就像用户的一根拐杖,又或者,只是随时守护在用户的人。作为能源燃气人,将始终践行“知行合一,为人民服务”的企业核心价值观,在有限的范围内做好燃气人该做的事。“采暖季即将到来,愿在今年冬季保供期间,我们都能全力奔赴在美好的工作与生活中,收获我们能源人的高光时刻。”

初审编辑:冯璇

责任编辑:张娜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