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名“马向阳”下乡记
来源:新闻中心 2014-12-29 15:01:00
横向比较,“一比吓一跳”:“贫困乡镇”的帽子还沉重的压在头上,还有不少村是经济“空壳村”。高而党工委书记孟兆军说:“电视剧《马向阳下乡记》描述了一位下派农村的第一书记为农村发展所做的努力与贡献,最终带领大槐树村走上发家致富的道路。
11月25日上午,山寒水冷。高而办事处一楼会议室。60余人围坐一堂。没有茶水,没有水果,更没有开场白。直奔主题,共商的是各村发展大计。
高而版的《马向阳下乡记》正式开机。
高而位于我区的最南部,论发展,先天不足。不足在区位偏僻,在基础薄弱,在自然禀赋缺乏。
为治愈先天不足,高而数十年如一日在拼搏,历届党委、政府不懈求索,有成绩,有进步。
然而,横向比较,“一比吓一跳”:“贫困乡镇”的帽子还沉重的压在头上,还有不少村是经济“空壳村”。
自今年2月起,18名城里的“马向阳”来到了高而。他们真抓实干,深入到村中,寻找贫困的原因。找出问题,解决问题,第一书记们用自己的智慧,用先进的发展理念,去改变村庄的现状。18名城里的“马向阳”时刻关注村民增收的每一个机会,关心村庄的每一个发展动向,真正起到了下农村的作用,为日后其他“第一书记们”起到了表率作用。如果将高而办事处比作引导农民发家致富的一条道路,那么我们的第一书记们可以被称之为“桥”,一座连接高而辖区经济发展之路与全区经济发展道路接轨的桥梁。
为更好地促进办事处辖区经济发展,同时在原有资源的基础之上增加新的思想、新的资源。11月25日,办事处积极主动联系其他13个村的“第一书记们”,将已有的办事处包村干部及村书记们共同召集起来,组成包村三人组,第一书记、机关干部、村支书相互沟通,为各村发展谋大计。针对大村,办事处领导亲自上阵包挂,组成包村四人组,共同为辖区居民创造富足的生活条件。
一个城里的干部下乡当第一书记是一次“探险”,完全不同的工作地域,完全陌生的工作内容以及更加复杂的人际关系,对每一个没有基层经验的干部来说,都是一次挑战。村支部中有许多党员虽然了解农村情况,但因手头资源较为匮乏,农村的脱贫工作往往是“浅尝辄止”,摸不到“病根”,无法摘掉贫困的帽子。“第一书记”的到来,正是这种“最后一公里”现象的终结者,两者通力合作,将“最后一公里”路打通,带领村民们直奔小康之路。第一书记利用自身优势和部门资源帮助解决农村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同时又增强了自身服务意识,丰富基层工作经验,实现群众得实惠、干部受锻炼的“双赢”效应。
高而党工委书记孟兆军说:“电视剧《马向阳下乡记》描述了一位下派农村的第一书记为农村发展所做的努力与贡献,最终带领大槐树村走上发家致富的道路。高而60名‘马向阳’们为我们带来的则是带着浓厚感情干、围着贫困家庭转、做给党员干部看、培育致富生产链、协助书记抓党建、资源共享多宣传的现实版的第一书记下乡记。我们相信,高而办事处所有的第一书记们一定能够做出让村民们认可和满意的工作业绩,在他们离任时,都能为所包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责任编辑:张娜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图片切换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