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0531——85196021

投稿信箱:wode_210@163.com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总汇 > 济南章丘 > 发展民生

章丘本土长篇小说《老镇》引热评

来源:大众网   作者:张娜   2015-10-19 11:46:00

近日,山东省当代文学研究会在山东大学文学院召开了牛余和他的章丘本土长篇小说《老镇》研讨会。来自山大、山师大、山东理工大、济南大学、鲁东大学的近二十位文学评论家、作家就《老镇》的思想内涵、结构形式、人物塑造、语言特点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

  大众网济南10月19日讯(记者 张娜)近日,山东省当代文学研究会在山东大学文学院召开了牛余和他的章丘本土长篇小说《老镇》研讨会。来自山大、山师大、山东理工大、济南大学、鲁东大学的近二十位文学评论家、作家就《老镇》的思想内涵、结构形式、人物塑造、语言特点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

  当代文学研究会会长张学军认为,牛余和是近年来山东省较有影响的实力派作家。其作品以章丘故地为背景,具有丰富的人文意蕴和地域风情。而《老镇》是作家沉积多年的又一厚重之作,是一部有抱负有担当的作品。贺立华则从作品所反映的民族的劣根性、人物的鲜活性以及小说的地域性等方面对小说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小说在对社会的批判和人性的剖析方面走得更远,达到了一个空前的深度。

  刘传霞则把自己的阅读感受归结为“老镇印象”,认为作给人印象最深的是老塔、老镇、老人(乡绅),尤其认为作品写的最成功的是塑造了中国的乡绅阶层。认为矗立在老镇上的滚石塔是镇的镇镇之物,而矗立在滚石塔人心上的则是像岳蓊若这样的乡绅,他们才是老镇的灵魂所在。贺仲明认为,作品对老镇百年历史的叙述是以塔为中心,紧紧扣住文化的血脉和命运,来展示整个历史的轨迹,在艺术上是成熟的,是比较成功的。《老镇》的笔墨架构被与会专家乐道。

  孙书文以“牛余和的笔墨”为题,对作者的《远山》和《老镇》做了对比分析。认为牛余和的语言有很强烈的书画感、画面感,有时有东方泼墨画笔法的大气淋漓,有时也有西方油画技法的厚重冲击力,处处充满着的阳刚之美、神圣的性格和崇高的境界。张丽军特别提到作品中语言的诗性、巫性、媚性。而张学军则认为小说在结构上很有特色,每卷的岳凡手记是作者在作品结构形式上的一大探索,应该说岳凡手记转换了叙述视角,把第三人称的前置视角,改换为第一人称的有限视角。岳凡手记诉说了自己的人生经历、心理感受和所见、所闻、所思,其实也是一种反复叙述,是在前置视角之后有限视角的补充诉说,是对前置视角的一种补充,也与前置视角相互映衬,让读者在两种视角的参照中不断深化对事物发展过程的认识。顾广梅认为,这部小说还具有一个历史独特语言存储器的特点。

  刘永春则感觉小说最大的特点就是是它有两套表意或者符号系统。一方面是像滚石塔、岳蓊若的胡子等意象构成的表意系统,类似于沈从文《边城》中的白塔一样的寓意,更多的是一个传达主题的功能;另一些诸如胖哥、岳凡等带有通灵色彩的人物,甚至包括文革中对死人的批斗等等,这些情节都带有一些明显的荒诞色彩,有些类似于马尔克期的荒诞手法。马兵则对“岳凡手记”在结构和体例上的作用赞赏有加,认为其更重要是承担起了对小说纵深线索的补充,给读者提供了作者对文革前后历史的一种反思,感觉把手记部分单独拿出来独立成篇会更好。

  会上,各位专家也坦诚提出了自己对作品的一些看法。如有专家认为有些场景,如对文革特殊历史时期青年人恋爱、农村人恋爱的描写是否符合实际的问题;故事节奏的问题,人物语言和作家叙述语言的融合问题,结构问题等。

初审编辑:尹玉涛
责任编辑:张娜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图片切换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