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肖阳
朋友说,章丘石匣村就像一个石匣子,藏着美景,也藏着宝贝。过年了去玩玩吧。
石匣村名头繁多:山东省景区化村庄、山东省文化生态名村、山东省精品旅游特色村。
从济南驱车行驶一个半小时,先是从平原进入山区,再从山底爬上一道道山川,于高耸入云的山顶再一路下行,沿着九曲十八弯的盘山公路,终于来到了石匣村村头。
进村的山路九曲十八弯
进村的路虽然是宽敞的柏油路,但给人的感觉依然有很强的压迫感。路的南侧就是悬崖峭壁,北侧则紧挨一条深深的河谷。一眼望去,村子就夹在一个狭长的沟壑中,像一叶木舟。四周起伏的高山如涌起的海浪,随时都能将这个小村吞噬。
怕白跑路,在村头停车问路边的几位村民:咱这个村有啥好看好玩的?
一个村民走过来说:“什么都有,一直往前走就行。”
“有什么标志吗?”我不大放心。
“走到人多的地方就是,都是你们城里人来观光景的。”另外一名村民也热情地凑过来说,口气里带着自信、也带着自豪。
这么热情?是不是村子里有许多土特产要推销?
按照指引,车行数百米后,果然有一处广场停满了车辆,也挤满了来来往往的人。广场不大,东西不足百米,南北只有50米的样子,但这儿却令人目不暇接。广场正南是一个很漂亮的古戏台,戏台西侧是一个庙,南面临河,河岸的石壁上有一个汩汩流淌、清澈如碧的山泉。广场北是一道高出广场地面2米多的石墙,之上是一条平坦的大路,大路北并列着两排石头房,东侧的一排大门上方匾牌上是“章丘梆子博物馆”,右侧是两层房,正门横匾写着“乡愁记忆馆”。广场西侧有一座假山,一块奇石上刻着“石匣村”三个红字。
想不到,小山村里的一个广场竟然有这么多的“干货”。我们顿时兴趣盎然。一个游客说:“先去村子里瞧瞧吧,肯定饱你眼福。”
村子南北都是山,中间地带看上去也不足百米,村民的房子沿着中间的一条河而建。河南侧更狭窄,只有一排房子;河北面相对宽阔,有数条街道。河道深约两三米,宽约十几米,河岸全部用石头修砌。河不大但水却丰沛。两岸的村居紧挨河道,有几个村居的正房就直接对着河道,依水而居,仿佛到了江南水乡。
因为两岸村居逐水而立,河道上建了许多桥,而且都有美丽的名字:月仙桥、长胜桥、幸福桥、升仙桥等等。
村民说,这条河叫赢汶河,发源于九顶山,为沿岸山上许多山泉汇流而成,河水沿峡谷一路东行,将石匣村分为南北两岸,穿越石匣村的河道上共有24座桥。被称为是山东境内桥梁数量最多的村。
有村民说,桥多只是一多,村子里多的还有寺庙、山泉。
在真武桥北侧,一座石墙青瓦的真武庙突出地立在两侧的村居中间。村子夹在山沟里,平地十分金贵,但这座建筑精美的庙宇的四周却留足了足够大的空间。庙不大,但物件样样俱全。一侧的说明显示:真武庙始建于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为典型的北方石刻建筑。庙前有真武井泉和真武桥。石额刻有“威震坎方”篆字,意为源于武当山玄天真武大帝威震北方之意。
村子里的寺庙可谓丰富多彩、门类繁多,供奉的神也五花八门,有兴隆寺、报国寺、龙王庙、刘王庙、真武庙、西庙、山神庙、关帝庙、圣水泉庙、宝珠寺等十几个。
我们不禁感叹:石匣村虽小,但村民们的心却很大,能放得下这么多的神灵。
这些寺庙中最豪华气派、最显赫尊贵的是位于广场南侧的龙王庙。它背依广场,面对瀛汶河,院落中一颗古槐树根扎在寺庙的西侧,其中一枝树杈却如手臂般横穿庙宇东西,如一条巨龙将龙王庙抱揽在怀中,让“龙王庙”名副其实。
庙多令人惊奇,数不清的清泉更是让人流连忘返。石匣村山体多罅隙,山中植被茂盛,积水下渗,形成了众多泉水,有名称的就有80多处。
“泉自罅中出,水从石上流。云鸟落涧溪,人观留照影”。这首诗把石匣村描述得婀娜多姿、风采夺人。龙王庙前的龙泉就是生动的写照。在龙王庙前的河道里,有一眼泉水从河岸石壁中汩汩而出,清澈的泉水从其下的水池中流出,在崎岖的石板上形成溪流进入河道。村民告诉我们,瀛汶河从九顶山下一路东流,与北汶河、牟汶河、柴汶河、浯汶河等五大支流,在大汶口镇汇合,进入大汶河。“五汶汇流”,哺育出了璀璨的大汶口文化。
龙王泉
圣水灵泉庙
从这些泉水的名字能够看出村民对这些泉的珍惜。刘王庙泉、凉水泉,响水泉,圣水泉、神仙泉、凤凰泉等等,有声有色还有温度。更令人感慨的是他们对泉水的百般呵护。有的泉会被建成庙供奉,如圣水灵泉庙;有的泉则被数代人立碑保护,如响水泉,从清朝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竟有四块石碑立于其旁。
正是因为这些泉水的存在,才吸引来了石匣村最早的先民们,在这里结庐拓荒,生生不息。泉水给了村民生存发展的资源,也养育了村民的心智。
从真武庙向北,我们走进后面的一条东西街上。街道北侧的房子比南侧的房子高了三四米,许多临街的房子是两层的,一层的门临街且低矮。坐在门前的老太太说,下面的房子是圏养牲畜的。门对着街一是卫生,二是地势北高南低顺势而开。
老太太八十多了,她笑嘻嘻地看着来来往往的游客,面容安详、神情自若,不时给路人各种指引。我说,天不早了,该回家做饭了吧?她笑着说,儿媳、孙媳们做,不用累我了。
走过这条街,来到广场北面的章丘梆子博物馆和乡村记忆馆。馆内的东西不多,但物件却都很精致。尤其是梆子博物馆,里面的古戏装、道具,件件精美绝伦。看介绍得知,章丘梆子在石匣村经过数百年传承,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章丘梆子戏”。据传,章丘石匣村梆子戏剧团师出同喜,前期由同喜班高丽红老师传授,大约300年左右的历史,后期由新泰人福祥教授,培养出了很多有名的老艺人。清末民初最为兴盛。孟良崮战役胜利时,曾经参加过慰军演出。章丘梆子戏高亢激昂,凤冠霞帔,三百年来,石匣村人久唱不衰。“忽听一声梆子响,从此为戏痴而狂”“宁愿一天不上香,也要先听梆子腔。”是对石匣村人酷爱梆子戏的真实描述。
梆子戏在石匣村代代相传,300多年生生不息。现在,村子里有名传人有于善宗、景元堂等十余人。为了更好地发展与传承章丘梆子,石匣村章丘梆子传人于永宗、于亮兴、邱成敏,教育界学者袁善锡、于仁科、贾文锡等人,于2015年注册了章丘梆子剧团,同年出版了山东传统地方戏《章丘梆子传统剧目》一书,使这一古老戏剧文化奇葩,得到更好的发展和传承。
对梆子戏的痴迷还给石匣村的“过半年”民俗节增添了喜庆的气氛。石匣村有个习俗,每逢半年,都要吃伏羊,名曰“过半年”。在此期间,乡亲们把出嫁的媳妇请回家,聚在一起吃伏羊、看梆子戏,欢声笑语,其乐融融。这个节日使章丘梆子戏在石匣村得到很好传承。因为传承得好,章丘有关部门将古戏台做了升级改造。如果不知是个小山村,会认为这儿是某个大都市里的一个去处。
石匣村最多的是石头。有人编歌谣这样描述石匣村:“石头山,石头梁,石头房子石头墙。石头街,石头峪,石头小桥石头路。石碾子,石磙子,石桌石凳石椅子。石匣村,真是个石匣子。”
村民们用这些石头编织了他们美好的生活,为世人打造了一道道美丽的风景线。
这些石头给我留下了这样的印象:灵秀有诗情,坚韧有追求。
山水相连,造就了石匣村的清丽秀美,而遍布全村的石头让人感受到了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这个四塞之崮、舟车不通的山村,在古代数百年中,就是靠的这种坚韧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一代又一代锲而不舍、坚韧不拔、旷日持久地建设自己的家园和精神世界,让这个小山村成为现代都市人趋之若鹜的地方。
回城的路上,在山顶回望石匣村发现,四周的大山到处都是梯田,梯田围堰的石头在夕阳下熠熠生辉,感觉略胜龙脊梯田。这些梯田都是石匣村人用一块一块的石头攒(cuan)起来的,凝铸着石匣村人的坚韧、坚持、坚强!这可是许多现代人缺少的精神至宝啊!
(通讯员 李文明)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肖阳
元宵佳节前后,在济南市章丘区刁镇街道大街小巷,有一支特殊的文艺演出队伍格外引人注目:前面的锣鼓队敲得震天响,后面的演出队踩着鼓点舞得起劲, 一前一后一芯杆,芯杆上的孩童上下弹动,红红绿绿的彩带随风飘动,引人驻足观看。这就是国家级非遗“章丘芯子”中的“漯河芯子[详细]
近日,冬奥吉祥物冰墩墩成了全网顶流“明星”,各地也出现“一墩难求”的火爆场面。[详细]
今年春节档已经收官。在对电影内容的讨论之余,票价高成为热议的话题。事实上,这一幕在去年春节档就上演过,其中《你好,李焕英》因口碑逆袭,票价水涨船高,一度突破百元,同期电影《唐人街探案3》等也因票价过高一齐遭遇网友“吃相难看”“看不起电影”之类的吐槽,[详细]
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燃情冬奥,冰雪盛会,从苏翊鸣在云顶滑雪公园摘银,到谷爱凌在首钢大跳台夺金,青春昂扬的面孔如花儿一样竞相绽放,这些十七八岁的面庞用光芒惊艳了世界![详细]
随着2月14日情人节的脚步越来越近,玫瑰作为表达男女之间爱意的情感寄托,备受市民尤其是年轻人的喜爱。2月12日,新黄河记者随机走访了济南部分花卉市场和鲜花店,发现情人节前期的鲜花经济非常火爆。玫瑰、康乃馨等品种成为近期鲜花预订的“主角”。一枝玫瑰目前售价1[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