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周扬亮
责任编辑:贺存玲
为系统梳理“新质慧师”工作坊建设成果,梯级赋能教师核心素养发展,推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7月8日,莱芜区“新质慧师”工作坊陈毅中学教学共同体现场述评活动在陈毅中学举行。莱芜区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党组成员、副主任郑希刚,各学科区教研员,莱芜陈毅中学党总支书记朱振利,副校长亓延辰,工作坊指导专家、坊主及骨干教师代表参会。活动聚焦11门学科,通过成果综述、质疑问答、专家赋能三个环节,共探教研创新之路。
坊主述研:深耕课堂 成果丰硕
来自陈毅中学教学共同体的18位坊主依次登台,围绕项目式学习、大单元教学、情境化设计、思维导图应用、动态生成课堂、跨学科融合等前沿理念与方法,结合鲜活课例,精要剖析研究专长与实践方向。汇报立足数据支撑,案例生动具体,特色鲜明突出,全面呈现了各工作坊在破解教学难题、优化课堂生态、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等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
质疑问答:聚焦核心 思维碰撞
质疑问答环节,各学科教研员聚焦教学痛点与发展趋势,犀利发问。“工作坊建设如何确保利大于弊?”“如何有效激发学生创造性学习?”面对质询,坊主们结合实践案例,条分缕析,阐述深入。既有效检验了坊主的理论素养与实践反思能力,更为深化教学研究开拓了新视角与路径。
专家赋能:精准导航 擘画未来
各工作坊指导专家立足专业高度,进行精准点评。专家们充分肯定了坊主成果,高度评价其在探索新型教学模式、推动课堂深度变革中的智慧与勇气。同时,专家们精准指出研究中理论深度、成果系统提炼及辐射范围等方面的不足,并提出建设性改进策略与发展建议,为工作坊深化研究、成果转化与推广明晰了方向。
总结引领:创新驱动 赋能课堂
区教育教学研究中心语文教研员高立作总结发言。他高度评价活动成效,并着重阐释“新质慧师”之“新”的核心要义——数字化与平台化。他强调,践行“新质”内涵,关键在于依托数字化平台,强化资源共建共享机制,他还要求坊主切实发挥核心组织协调作用,带领团队深化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致力于打造学生喜爱、学有成效、充满活力的高质量新课堂。
立足新起点:扬帆再起航
本次述评活动,是对“新质慧师”工作坊阶段性成果的全面检阅与集中展示。陈毅中学教共体各工作坊将以此次活动为起点,不断提升工作坊的凝聚力、创新力与辐射力,努力锻造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为莱芜区教育优质均衡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通讯员 徐丽莉)
初审编辑:周扬亮
责任编辑:贺存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