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亓国明
责任编辑:贺存玲
随着信息时代的高速发展,个人信息的透明化程度也越来越高,近年来,非法收集乃至买卖个人信息的事情时有发生,不但严重侵犯了个人权益,而且对公共生活带来了巨大安全隐患,对此,中国人寿莱芜分公司汇总了常见的保险行业个人信息泄露案例,以及相应的防范措施,为消费者普及金融知识、提示金融风险,帮助消费者强化金融风险识别与应对能力。
电话诈骗案例
客户张女士购买了一份重大疾病保险后,接到一个陌生电话。对方自称是保险公司的理赔专员,准确说出了张女士的姓名、保险单号以及所购保险产品名称,并声称张女士的理赔申请出现问题,需要提供银行卡号和密码进行核实。
中国人寿莱芜公司温馨提醒:
客户在接到自称保险公司工作人员的电话时,要保持警惕,不要轻易提供个人敏感信息,如银行卡号、密码等。
及时通过保险公司官方渠道核实对方身份,如拨打官方客服电话、登录官方网站查询等。
网络钓鱼案例
张先生收到一封邮件,主题为“保险账户安全提醒”,发件人显示为与他所投保的保险公司相似的名称。邮件中要求张先生点击一个链接,输入个人信息和保险账号密码进行账户安全验证。
中国人寿莱芜公司温馨提醒:
对于不明来源的邮件,不要轻易点击其中的链接或下载附件。
仔细检查邮件的发件人地址、语法和排版等,识别钓鱼邮件的特征。
定期更新电脑和手机的杀毒软件,防范恶意软件和网络攻击。
保险代理人违规操作案例
保险代理人小张为了获取更多的业务提成,私自将客户的个人信息如姓名、联系方式、保险购买情况等出售给其他金融机构,这些客户随后不断接到各种推销电话和垃圾短信,个人信息被严重泄露。
中国人寿莱芜公司温馨提醒:
客户在选择保险代理人时,要选择信誉良好、正规的代理人,并注意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
客户要定期检查自己的保险账户信息和通信记录,如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向保险公司反映。
线下活动信息泄露案例
保险公司举办线下保险知识讲座和促销活动,客户在签到表上填写了个人信息。活动结束后,签到表未妥善保管,被不法分子获取,导致客户信息泄露。随后,这些客户接到各种诈骗电话和骚扰信息。
中国人寿莱芜公司温馨提醒:
客户在参加线下活动时,要注意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避免在公开场合填写敏感信息,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数据开放已经成为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中国人寿莱芜分公司提醒广大消费者,要将信息安全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形成常态化安全意识,以降低个人敏感信息泄露风险。同时要增强主动维权意识,在使用金融产品服务过程中,如果发现自己关键信息有被泄露,应积极向有关部门反馈,采取正当手段切实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通讯员 谭洪业)
初审编辑:亓国明
责任编辑:贺存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