扮靓乡村“面子” 做实幸福“里子” 莱芜区:“三个融入”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接地气入民心

2024-11-25 19:02:3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周扬亮

  大众网记者 周扬亮 济南报道

  近年来,莱芜区在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融入”,巧妙地融入到了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法治建设的每个角落,乡风文化的每一个节目。这一招不仅让经济和精神文明建设双双“开花”,还让乡村的“面子”和“里子”焕然一新,可谓是“一箭双雕”。

  口镇街道下水河村是远近闻名的香肠加工村。近日,记者走进该村,除了扑面而来的诱人香气,活动广场、村史馆、文化特色街、幼儿园等民生设施随处可见,不仅提高了村民的生活水平,更将文明之风潜移默化地吹入了家家户户,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文明力量。

  建设“长者食堂”及幼儿园,不断完善“为老为小”服务

  “白菜猪肉炖豆腐、小米粥、热气腾腾的大馒头……”在下水河村的“长者食堂”里,开餐后,老人们围坐在一起,一边吃一边拉家常,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大家纷纷表示,“长者食堂”的开办不仅让他们品尝到了美味健康的饭菜,更让他们感受到了村集体的深切关怀与温暖。

  目前,下水河村80岁以上老人有60余人,每年中午可以免费到食堂就餐;70岁以上老人有160余人,就餐需要花费2元;对于上述年龄段卧床不起、丧失行动能力的老人,由村内志愿者将饭菜送到家中。食堂内菜品绿色安全、种类丰富、荤素搭配、营养均衡。每道菜都经过精心烹制,既考虑到营养搭配,又兼顾老年人的口味偏好,每个细节都体现了对长者的照顾与关怀。

  此外,下水河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郑传尧告诉记者,从2018年起,下水河村开始推行“三九孝老日”,一直坚持到今天。每月农历逢九,村里党员带头,作为当天的爱心志愿者,买肉买面,为住在幸福院里70岁以上的98位老人包饺子,陪老人们聊天解闷,让老人们能老有所乐。

  不单单是关注到老人,记者采访时了解到,下水河村在2015年便自筹资金300余万元在村内建成了一所能够满足200多名适龄儿童入园需求的清华幼儿园。同时还聘请了一批训练有素、教学经验丰富且责任心强的教师团队,以专业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为孩子们的成长提供坚实的保障。

  “下一步,我们下水河村将以‘老有颐养、幼有善育’为目标,不断完善‘为老为小’服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让老人在一碗一筷一餐中尽享幸福晚年‘食’光,让孩子在一笔一纸一书本里书写幸福成长篇章。”郑传尧说道。

  德治、法治相融合,引领文明乡风向善向美

  申陈村同样是位于莱芜区口镇街道,是“莱芜枫桥”的典范,以其独特的乡村治理经验——“枫桥经验”闻名全国。在产业发展方面,申陈村同样注重诚信和法治。村集体通过成立合作社,带动村民共同发展,形成了以农业为基础、多种产业并举的经济结构。村里的木杆秤砣厂不仅为村民提供了就业机会,还成为村集体经济的重要支柱。历届村干部坚持“廉洁奉公、公平办事、公道为民”的“秤砣精神”,确保产业发展过程中公平公正,增强了村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今年78岁的村调委会主任常爱英是申陈村的“和事佬”。从1987年起,常爱英把她调解的纠纷全部记在了笔记本上,10多本泛着历史年代感的笔记本详细记录了每一起调解事件的经过。常爱英坚持依法调解,自费购买法律书籍,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等法律法规,还四处参加人民调解员培训。她的调解工作不仅有效化解了矛盾,还提升了村民的法律意识。

  常爱英说:“现在村民们都讲法了,调解工作要了解民情,讲究公道,更离不了国家法律。”村民们的法律意识提高了,村干部的法律知识也跟着厚起来。只上过三年学的常爱英对有关婚姻、赡养等与农村关系密切的法律早已是烂熟于心。

  打造多彩文化生活,绘就群众幸福底色

  申陈村通过搭建文化平台、完善文明机制等方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乡村振兴的各个环节。文化广场、服务中心、乡村振兴主题展馆等设施的建设,不仅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更成为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村规民约的不断完善与更新,既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传承,又融入了现代法治精神,实现了法德结合、文明理家。

  此外,申陈村还通过开展“六传六习”文明机制,进一步弘扬了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营造了尊老爱幼、勤俭持家、邻里和睦的乡村文明新风尚。这些机制不仅提升了村民的道德水平,还增强了村民的法律意识,使“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自从村里开始评选‘最美家庭’,大家的积极性越来越高,家家户户都争着做好事、讲文明。”申陈村村民张大娘高兴地说。村“两委”还定期组织志愿者开展环境整治活动,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显著提升。

  口镇街道申陈村党支部书记申立波表示,连续50多年来,该村无“民转刑”案件、无群体性上访、无治安灾害事故、无矛盾纠纷上交。和谐稳定的村风,得益于申陈村认真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在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中,彰显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及党员先锋价值,使基层党组织及党员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推动者、引领者。

  下一步,申陈村将继续强化党建引领,激发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通过“以党风树村风,以家风带民风”,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乡村治理工作中,营造出“向上向善、孝老爱亲”的良好氛围,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莱芜区通过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融入”落实到具体实践中,不仅推动了经济的持续发展,还提升了村民的精神文明水平,形成了产业兴旺、乡风文明、文化繁荣的良好局面。

初审编辑:周扬亮

责任编辑:贺存玲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