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周扬亮
责任编辑:贺存玲
近日,济南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团队凭借精湛的医术和先进的“IABP+CRRT”生命支持联合技术,成功抢救一名心跳呼吸骤停合并心源性休克的危重患者,再次彰显了重症医学科在急危重症救治领域的硬核实力。
患者王某,31岁,因突发心跳呼吸骤停被紧急送至济南市人民医院。入院后立即给予心肺复苏、有创机械通气等紧急抢救措施,初步考虑为“心源性休克、心跳呼吸骤停、呼吸循环衰竭、缺血缺氧性脑病、多脏器功能不全”,患者迅速出现血压骤降、大剂量血管活性药物难以维持等危及生命的状况,生命危在旦夕。患者心脏泵血功能严重衰竭,药物救治已难以维持循环,心脏彩超显示LVEF仅20%,必须立即启动机械辅助支持。
重症医学科主任李学军迅速启动应急反应机制,快速反应小组当机立断,在取得家属知情同意后,决定立即为患者实施IABP植入术。操作由焦念会副主任医师和薛迎昌主治医师主导,通过股动脉将微型球囊导管精准置入降主动脉,利用智能反搏系统与患者心跳同步充放气,心脏舒张时球囊膨胀提升冠状动脉灌注,心脏收缩前瞬间放气降低心脏后负荷。这一“心脏助力泵”的应用,使患者冠状动脉供血显著改善,血压逐步回升至安全范围,血管活性药物得以逐渐减量。患者转危为安,考虑患者病情复杂,肾功能衰竭,后联合CRRT(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技术,纠正电解质紊乱、清除炎性介质,纠正内环境紊乱,为生命续航。
据了解,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是一种有效的机械性辅助循环装置,其基本原理是通过股动脉在锁骨下动脉远端1—2cm的主动脉处放置一个体积约40cm的长球囊。通过球囊充放气,实现增加心输出量和舒张期冠脉的灌注,降低左室的后负荷及心脏做功、心肌耗氧量的目的,在心源性休克、心肌梗死、心脏泵衰竭的抢救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能为危重心脏病患者赢得宝贵的治疗时间。
目前,患者生命体征逐渐稳定,血管活性药物逐渐减量。该例IABP+CRRT联合技术的成功实施,充分体现了重症医学科在危重症救治方面的专业水平,更体现了重症医护团队对生命的敬畏与坚守。这场生命保卫战的成功,得益于重症团队医学对指征的精准把握和技术的娴熟运用。重症医学科将持续开展高级生命支持技术,为守护危重症患者健康构筑坚实防线。(通讯员 常永亮 焦健)
初审编辑:周扬亮
责任编辑:贺存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