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人行善,本不该有太多顾虑

2018-10-15 10:02:00 来源: 鲁中晨刊 作者: 董婧

  路遇老人受伤倒地,你扶不扶?怎么扶?国庆长假期间,衢州3个00后少年给出了他们的答案:一边摄像留证据自证清白,一边扶起了86岁的老太王水莲。机智施救的这3个少年是16岁的吴浩哲、徐超以及17岁的王富昌。8日下午,衢州市柯城区石梁镇下村的一个老宅里,3位少年拉着已经康复的王水莲嘘寒问暖。(10月9日《钱江晚报》)

  扶老携幼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扶起摔倒老人,本是再普通不过的善举甚至是常识,如今却成了某种“稀缺品”且极易成为社会热议的话题。就3个少年的“边拍视频边救人”行为,我们很明显能感受到一种无形的尴尬。想想,在救人如救火的情急之下,扶人者还要一边拍视频,一边才敢扶人,如此善举是否显得异常蹩脚?“扶人”已然成为一种高风险的事情,就连涉世不深的少年也都心存防备,这不得不让人感到悲凉。

  按理来说,扶危济困、帮扶老弱,当是我们毫不犹豫、积极去做的事情,既不需要任何理由,也不需要附加任何条件,救人者和被救者之间应该是友善、真诚的关系。可在现实生活中,总有那么一些“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之人,3名少年中的王富昌事后也坦言,是不断出现的扶人被讹的新闻让他临时想出“边拍视频边救人”。确实,我们看到了太多扶老人被讹的新闻,听到了太多以怨报德的事情。近期最为典型的一起事件是,浙江小伙扶起摔伤者反被讹,最终通过路边商铺的监控才证明自己的清白。善行得不到善待,让很多人对摔倒的老人望而却步。但若就此都说“不扶了”,也有些因噎废食,毕竟人心“扶不起”了,受损失的是整个社会。

  事实上,当我们真正放下顾虑,不假思索去帮扶老人时,就一定会遭遇被讹诈的结局吗?去年,一位70多岁的阿婆在高铁三亚站乘坐手扶电梯时不慎摔倒,衣袖被卷入电梯扶手,千钧一发之时,一位万宁小伙及时出手,将阿婆成功扶起。但在匆忙之中小伙将背包落下,阿婆于是反过来又开始寻找小伙,并最终在动车内将背包归还。一个不假思索的善行,引来一段颇具温情的故事,从中我们看到了乐于助人、见义勇为的动人力量。诚然,一些老人出于各种原因,对助人者缺乏感恩,甚至反咬一口,但这毕竟是少数。生活中还是好人多,有司机为了还乘客物品不惜驾车26公里亲自送到乘客手中,也有人在水边救下轻生女子做好事不留名……所以,我们不能畏于小概率事件而放慢行善的脚步。

  无论如何,涉世未深的孩子带着防备心去做好事,总觉得有些变味,但拿起法律武器保障自身权益的确可取。从中我们也应该反思:扶人行善,本不该有这么多顾虑。除了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惩罚力度和可操作性,让恶意讹人者受到应有的惩罚,扶人行善还是一个互动的过程,你我他一起行动起来,才能构筑起人与人之间真诚的信任。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