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姜说“法”厅》⑬叮!有一份合法热爱“冰墩墩”指南请查收

2022-02-14 11:22:3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姜丙阳

  编辑:高娜 视频:姜丙阳 赵晓丹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编者按

  良法善治,民之所向。2021年1月1日,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简称民法典)正式实施,一系列与法律相关的社会民生话题随之成为大家讨论的热点。即日起,山东省司法厅、山东省律师协会、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联合推出《小姜说“法”厅》视频栏目,与大家共同聊一聊社会热点事件,通过分析身边的案例增长法律知识,解决法律疑问。

山东圣义律师事务所黄春燕律师做客《小姜说“法”厅》

  北京冬奥会开启了一场全球瞩目的精彩体育盛事,也让吉祥物“冰墩墩”成为新晋顶流。许多网友们直呼没有人能拒绝可爱的“冰墩墩”,更有网友脑洞大开,各显神通,手动实现“冰墩墩”自由,自制“冰墩墩”为大家带来了快乐,但也应注意,有些仿造行为可能会触犯法律条例。

  本期节目邀请到山东圣义律师事务所黄春燕律师,为大家带来一份合理合法热爱“冰墩墩”的指南,从法律角度为大家讲解关于“冰墩墩”的正确“使用方式”。

  爱“墩”需有道 售卖盗版属违法

  主持人:“冰墩墩”“雪容融”相关周边产品作为冬奥特许商品,在版权保护方面有哪些特殊性?

  律师:冬奥特许产品指的是,北京冬奥组委授权企业生产和销售的,与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知识产权相关的商品。“冰墩墩”“雪容融”作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吉祥物,其形象设计一完成就按照著作权法的规定享有著作权(版权),受到著作权法的保护。另外,对冬奥特许商品的保护还涉及到商标法、专利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奥林匹克标志保护条例》等相关的法律法规。

  主持人:商家生产盗版冬奥会吉祥物玩偶出售,会触犯哪些法律规定?

  律师:根据北京冬奥组委在2019年发布的《北京冬奥组委关于北京2022年冬奥会吉祥物和冬残奥会吉祥物的公告》,北京冬奥组委已将“冰墩墩”“雪容融”形象在中国版权保护中心进行著作权登记,并向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提出商标注册申请。因此,未经著作权人许可生产、销售盗版的“冰墩墩”及衍生产品属于侵权行为,将触犯《奥林匹克标志保护条例》《特殊标志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主持人:购买盗版“冰墩墩”属于侵权行为吗?

  律师:这要区分购买后的用途,如果购买盗版冰墩墩只是用于个人使用、欣赏的话就不构成侵权;如果购买大量盗版“冰墩墩”并再次销售的经营行为,则构成侵权,情节严重的,还可能构成犯罪。

  爱“墩”需有度,“自制墩”可欣赏不可盈利

  主持人:网友们将自制的“冰墩墩”“雪容融”,拍照在社交平台展示,是否涉及侵权?

  律师:“冰墩墩”“雪容融”的形象构成美术作品,受著作权法的保护。“冰墩墩”“雪容融”的外观形象也申请了外观设计专利,受到专利法的保护。北京冬奥会组委会有权禁止他人未经其许可对该作品的使用,包括开发、传播和销售表现该作品的相关衍生品的行为。针对您的问题来讲,著作权法和专利法也有相应的法律规定,自制“冰墩墩”仅仅为了个人欣赏目的而使用,不构成侵权,但是如果发在微信朋友圈和微博是为了推销售卖,则构成侵权。

  主持人:在网络上用他们的形象来制作、传播“冰墩墩”“雪容融”相关表情包,算侵权吗?

  律师:如果将“冰墩墩”“雪容融”形象做成类似表情包自己欣赏则不构成侵权,但如果恶搞“冰墩墩”“雪容融”形象,对其形象造成不良影响,或将制作的表情包图案在网上传播、营利宣传而未经组委会许可,也属于侵权行为。

  主持人:马上就到元宵节了,若汤圆商家把产品做成“冰墩墩”的样子售卖,这样合法吗?

  律师:该问题与前面自制“冰墩墩”的问题性质类似,如果是制作完用于自己食用当然不构成侵权,但是如果商家把汤圆做成“冰墩墩”的模样进行售卖,是构成侵权的。

  爱“墩”需理性,共同营造良好冬奥氛围

  主持人:基于“一墩难求”的现象,个别人打起了“歪主意”,他们在指定销售网点高价倒卖,扰乱了正常购买秩序,他们是否违反法律呢?

  律师:高价倒卖“冰墩墩”,非法牟利,扰乱正常购买秩序,违反了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相关规定,属于违法行为。

  主持人:“冰墩墩”作为北京冬季奥运会吉祥物,象征着冬奥会运动员强壮的身体、坚韧的意志和鼓舞人心的奥林匹克精神,“冰墩墩”受到热捧,体现了广大市民群众关心冬奥、支持冬奥的热情。不过理性消费,营造良好的冬奥购物氛围,也是支持冬奥的表现现之一。

  近期警方也发出公告提示广大群众:相关部门已公布,北京冬奥会特许商品将至少持续销售到2022年6月底,目前已协调采取积极措施推进生产,将会有源源不断的“冰墩墩”供应到市场。切勿从“黄牛”手中高价购买,以免受到经济损失。

初审编辑:高娜

责任编辑:曹亮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