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入夏,一秒回冬 3月的济南上演“天气大反转”

2022-03-18 15:13:3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范明昱

  编者按:

  济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是国家公布的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中国最古老的石塔——隋代柳埠四门塔、被誉为“海内第一名塑”的灵岩寺,均在这片土地上默默伫立千年。济南,诞生了许多中国历史上的著名人物:名君大舜、神医扁鹊、名将秦琼、名相房玄龄……著名诗人李白、杜甫、黄庭坚,词人李清照、辛弃疾,著名小说家刘鹗,近代文豪老舍等都曾在济南生活工作游历,故有“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之佳誉。

  济南,不仅人杰辈出,更有天赋地灵,风景秀丽,泉水众多,城内72名泉争涌,尤以趵突泉、黑虎泉、珍珠泉、五龙潭四大泉群久负盛名,自古享有“家家泉水、户户垂柳”之誉。千佛山峰峦秀丽,守护南界;大明湖润物无声,滋润北城。而“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也成为济南的独特风光。

  济南,在4000多年的历史长河里,留下诸多古老建筑、千年大树、特色名吃、名家桥段、奇人轶事、隽永典故。

  济南,值得去追本溯源,值得去重走一遍,值得去再书画卷。即日起,大众网济南站推出人文地理类新闻栏目——《城·事》,在现实中勾勒济南背影,在往事中讲述济南印象,在历史、现在、未来的穿越交错之间,记录济南,爱上济南。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范明昱 济南报道

  从3月5日的“惊蛰”引来春气萌动,到3月20日的“春分”即将带来真正的万物复苏,这期间的济南天气变化可以用“魔幻”一词来形容。既可一秒入夏,月初最高气温直冲20℃+;也可一秒回冬,今日最低气温一路降至-2℃,最高温仅有7℃。

  这场“过山车式”降温,似乎将济南市民“打”了个措手不及,一时间不知该穿什么好。天气变化关乎民生。市民对此次寒潮有什么感受?造成此次大幅降温的原因是什么?是否会对农业造成一定影响?大众网·海报新闻带来全方位解读。

降温让很多市民重新穿上了羽绒服

寒冷没有阻挡“老年群体”外出放风筝的步伐

  3月寒潮如何应对?

  市民各抒己见:秋裤、羽绒服再次穿起来,放风筝、户外游泳等娱乐不能停

  虽然老年人较年轻人更怕冷,但依旧阻挡不了他们“娱乐”自己生活的心,哪怕3月17日济南最高温仅有6℃。

  当日13时左右,记者来到泉城广场,发现阴霾天空上,6盏形态各异的风筝正迎着瑟瑟寒风飘扬。孟大爷今年72岁,与前一天相比,他多穿了两件衣服才来到泉城广场。“我出门晚了,你看那个‘带鱼’风筝已经飘起来了,我得赶紧把我的‘燕子’弄起来。”

  孟大爷热爱放风筝10年有余,闲暇时间他都会拿着风筝到广场,等风来。面对记者关于济南降温的询问,他表示这点冷对他来说不算什么,只要衣服穿得够厚。然而气温骤降确实会对老年人造成一定的身体影响,他表示自己平常都放3个小时左右,今天两个小时就回家。

  随后,记者一路来到黑虎泉,杨柳依依、泉水喷涌,但人流量并不大。保安人员告诉记者,主要还是因为天冷,前几天济南中午温度达到20℃时,还是有很多游客前来观赏玩耍的。但在黑虎泉畔的泉水浴场,记者看到依旧有冬泳爱好者在进行严寒与毅力的较量,享受“冬泳”带来的快乐。

  “换季”般的降温,给大家出行带来了不小的考验。记者走在街头看到,市民的衣着主要以保暖为主,除了棉衣、大衣、夹克等,不少市民穿上了羽绒服,全身包裹得严严实实,如同过冬一般。

  突如其来的寒冷,让36岁的市民孙女士感到有些不适应。“翻出了压箱底的秋裤,靴子也穿上了。”她表示自己专门为天气发了个朋友圈,称感觉“冻到怀疑人生”。

降温减少了市民外出踏青的次数

济南泉水浴场依旧有游泳爱好者

  大幅降温源于什么?

  气象台预报员:“强冷空气活动”带来风雨雪,济南回温还需两天

  经历了“立春”“雨水”“惊蛰”三大节气后,3月20日,全国各地将迎来“春分”。民谚有“春分春分,百草返青”之说,春分至,万物生。

  记者梳理发现,济南从“惊蛰”节气后,气温就开始逐渐走高。3月10日,济南气温抵达高点,截至当日16时,市区最高气温23.5℃。紧接着3月11日12时20分,济南市气象台发布2022年第4期重要天气报告,表示由于一股冷空气东移南下,东北、华北地区气温陡降,12日全市将迎来春季第一场明显降雨。

  进入3月中旬后,济南的天气继续复杂多变。先是13日至15日,气温缓慢回升,最高气温升至21℃左右。然而15日15时30分,济南市气象台再次下发了2022年第5期重要天气报告,并发布寒潮黄色预警信号和雨雪预报,意味着冷空气正式上线。

  此次降温兼具了大风以及雨雪的“攻击”,3月17日最高气温仅有6℃,可以称得上“断崖式”降温了。为此,记者专门联系了济南市气象台预报人员。

  对方告诉记者,此次降温主要源于强冷空气活动,整个山东基本都遭遇了冷空气的影响。“冷空气都是从北边来的,例如蒙古国、西伯利亚等地方,自北向南逐渐蔓延。我们都会在每天6时、11时、16时进行短期天气预报,对此次降温预报结果不断进行跟踪与订正。从目前的气温监测来看,18日、19日济南气温都不高,20日白天最高温或许能达到12℃,气温从这一天开始逐渐回升。”她表示。

  此外记者了解到,济南3月遇到寒潮很正常,4月份基本就可以进入到稳定天气。春季乍暖还寒,气温变化大,济南市民过早减掉冬衣,会使身体抵抗力下降,最好随着气温变化适时增减衣服。

3月16日和17日同一时间的气温对比(图片来源:济南市气象台)

寒风让外卖小哥为电动车戴上了“保暖手套”

  对农作物影响几何?

  农业技术专家:冬小麦正处于“返青、起身”期,防寒防冻有耐受力

  暖风拂面的春日,往往一夜转寒,大家常常把这种现象俗称为“倒春寒”,通常发生在3到5月份。

  “气温一天下降10℃+,济南这样的温度变化状况,可以称得上是‘倒春寒’天气了。”济南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研究员高燕告诉记者,此次“倒春寒”突然来袭,对于冬小麦以及其它正在生长的农作物而言,基本上是没有影响的。

  究其原因,主要源于北方刚进入春季,冬小麦正处于“返青期”和“起身期”,具有较强的抗寒能力,对此次降温变化具有耐受能力。“‘起身期’后,冬小麦将会进入到‘拔节期’,如果到时地表温度降至-2℃以下,就会容易发生冻害。再之后的‘孕穗期’如果降至0℃以下,就会影响小麦发育。”高燕介绍,小麦的生长阶段有很多,正常年份济南的冬小麦是从2月下旬开始进入到“返青期”,今年由于济南2月份气温回升慢,3月初期才开始进入到“返青期”。

  除了冬小麦,此次降温对其他农作物的影响幅度也不大。“设施蔬菜,例如冬暖式大棚,因为都有设施保护,所以问题不大。露天蔬菜,例如大蒜、圆葱都是‘越冬作物’,对低温也是具有耐受能力的。春播农作物,例如马铃薯,虽然已经播种,但因还没有出苗,也是不会造成什么影响的。”高燕说。

  记者了解到,面对此次低温寒潮大风天气,济南市农业农村局也发布了紧急通知,表示春季在天气回暖过程中,常因冷空气的侵入,使气温明显降低,形成“乍暖还寒”的天气特点,对春季蔬菜育苗、保护地及露地早熟蔬菜生产,产生不同程度的冷害或冻伤,造成烂根、死苗、落花落果等各种损失,因此结合生产实际提出多举措应对方法,最大限度减轻低温寒潮大风天气对农业生产可能造成的灾害损失。

初审编辑:范明昱

责任编辑:张娜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