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于琳琳
天气变化影响着市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每年的3月23日是世界气象日,今年世界气象日的主题是“早预警早行动,气象水文气候信息,助力防灾减灾”,希望通过及时、准确的预报减少灾害的发生。2021年以来,济南极端天气频发,因此尽早、及时的预警格外重要。
2021年极端天气频发
气候事件增多增强
据了解,在全球气候持续变暖的背景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明显增多增强。回顾2021年,极端天气在全球各地时有发生。7月德国、比利时等国出现严重暴雨洪涝灾害造成至少207人死亡,北美持续极端高温热浪造成超过500人死亡,印度发生极端雷击事件造成超过70人死亡;12月美国中南部遭遇罕见龙卷群死亡人数超过100人。
国内“7.20”河南特大暴雨打破中国大陆1小时最大降水量,郑州24小时降水量接近全年的雨量。春季罕见强龙卷袭击了苏州、武汉,都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2021年济南同样经历了不寻常的一年,年降水量、暴雨日数、年平均气温均列历史第2位。”据济南市气象台预报科科长张永婧介绍,2021年年初1月6日至8日,济南出现了强寒潮天气过程,造成的降温幅度达10~14℃。1月7日早晨多个国家级气象观测站观测到的最低气温打破同期历史记录,市区最低气温-18.3℃,是1951年有气象记录以来1月上旬最低值。
“但是2月,气温却开始了急速回升,特别是到了2月中下旬,在连续几天南风的作用下,2月20、21日最高气温连续2天打破了历史同期记录,特别是21日最高气温升到了25.6℃。”从1月到2月冷暖急速转换,也拉开了2021年气候异常的序幕。据张永婧介绍,2021年济南春季频繁出现的大风沙尘天气,3-5月影响济南的沙尘天气达到了5次,尤以3月15~17日的沙尘天气持续时间最长、强度最大,期间PM10浓度持续爆表。这次沙尘天气也被国家气候中心认定为近10年来影响我国最强的沙尘天气。
夏秋两季降水量异常偏多,出现了14个暴雨日、32个短时强降水日、7个冰雹日、19个雷雨大风日,这些统计数据都是排在记录前列的。“大家记忆犹新的7月9日的强对流天气,强对流单体影响章丘3个多小时,使章丘出现大面积冰雹,最大冰雹直径7厘米。在这次过程中,我们气象台雷电、冰雹、大风、暴雨4种预警齐发,以最高级别提醒大家当前天气非常恶劣,一定要加强防范。”张永婧说,7月底台风“烟花”给济南带来了一场暴雨,这也是既2018年“温比亚”和2019年“利奇马”之后,近年来影响我市的第三大台风。而且“烟花”移动缓慢,在我国陆上滞留时间达95小时,成为陆上滞留时间最长的台风。
“到了冬季,冷空气势力增强,与南方的暖湿气流碰撞出了火花。11月7日暴雪市区降雪量32.8毫米,积雪深度20厘米,分别排在历史同期第一、第二位。”张永婧表示,从天气气候的角度上来说,2021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
早预警、早行动
力争将灾害损失降到最低
在这种极端天气频发的气候背景下,世界气象组织提出了“早预警早行动”的主题,“可以说既是对气象工作者的鞭策,也是对公众的提醒。”张永婧表示,“早预警”意味着预报预测人员要更加关注天气变化,通过实况观测、数值模式等各种气象信息,尽早捕捉到灾害性天气的蛛丝马迹,并且要始终秉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防灾减灾理念,尽早发布灾害性天气预警信号,以提醒大家严加防范。“早行动”就是要告诉公众和相关部门,接到气象部门发出的预警信号以后,要立即采取防范措施,力争将灾害损失降到最低。
而面对2021年的极端天气,气象预报员们也做足了“功课”。据张永婧介绍,她们一方面加强灾害性天气过程总结、交流和培训学习。参加了河南、湖北极端暴雨的过程总结,坚持定期召开本地天气总结会,认真分析预报得失,总结经验教训。一方面进一步提高数值预报的订正使用能力,加强多种数值预报的对比检验,提升短期时段(3-5天)极端天气预报能力。
同时,充分发挥暴雨、强对流2个团队的作用,加强关键技术研究,不断提高暴雨、强对流天气的预报预警能力。建立了济南灾害性天气历史个例库,快速查看历史上暴雨、短时强降雨的天气形势和降雨情况,为预报员提供参考。五是加强新资料的应用能力,针对双偏振雷达、风廓线雷达、云雷达、FY-4卫星等高时空分辨率的新资料应用进行培训,充分发挥新资料在天气预报预警中的支撑作用,提升短时临近时段(0-6小时)极端天气预报预警能力。
继续加强监测和跟踪预报服务。预计可能出现灾害性天气时,强化24小时值班值守,加强天气监测和联防,组织加密天气会商,提前发布重要天气预报和预警信号及时启动应急响应,全力做好重大天气过程跟踪预报服务各项工作。
“虽然现在天气预报准确率有了明显提升,但是由于天气系统遵循的是非线性发展变化,很多过程在短期时段内无法给出精细的预报。此外,极端天气发生的频率低,预报员对这种小概率天气缺乏预报经验和订正能力,这些都给极端天气预报造成了一定困难。”针对现有的难度,张永婧表示,最有效的方式是加强短时临近时段内的监测预报预警。“我们现在有高分辨率风云4号气象卫星、双偏振雷达、风廓线雷达等新型垂直探测设备,还有以区域自动气象观测站为基础形成的地面网格化实况观测资料。”而这些都可以帮助预报员快速捕捉到强天气发生发展的信号,以此为据,制作短时临近预报或者气象灾害预警信号。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于琳琳
在济南,有这样一位老人,他利用退休时间,七年创作了近两千幅漫画。这其中,有以自己和老伴为原型创作的《老两口》,有以反腐倡廉为主题创作的《小官巨贪》,还有防诈骗版《西游记》……一幅幅栩栩如生的漫画,既接地气,又充满正能量,让人很难相信,这位老人居然从[详细]
为加大对防疫物资生产、配套企业和生活必需品供应等重点企业用工保障,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作用,缓解企业用工短缺压力,助力重点物资生产。由济南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主办,市公共就业服务中心承办“抗疫情·促就业重点企业用工网络招聘会”于3月25日举办,[详细]
3月下旬到4月上旬,是济南市红叶谷景区美人梅的最佳观赏期。梅花盛放,春意盎然,红叶谷满谷花朵绽放,处处芳菲尽染,欣欣向荣。梅花开得正盛,暗香疏影,直沁心脾。红艳漫天的红梅,白净无暇的白梅,犹如一只只蝴蝶的玉蝶梅,一串串盛放的榆叶梅争奇斗艳,引得蝴蝶蜜[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