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大集的多面孔

2023-10-11 21:32:51 来源: 海报新闻 作者: 丛萍 孙靓

  海报新闻记者 丛萍 孙靓 济南报道

  九曲黄河,浩浩汤汤;齐鲁大地,稻谷飘香。10月11日,华山脚下热闹非凡,山东省“秋季黄河大集”在此启动,土特产、地方美食、手造精品、非遗体验、文艺展演……轮番上演,人们在方圆之内感受山东的民俗底蕴、生活情态和文化脉络。

  丰收喜景

  “这个金色的是什么啊?”在大集的一个展位前围满了人,市民们好奇的询问济南市历城区清荷现代农业专业合作社出产的蘑菇新品——金耳,售价达30元/斤,当天上午,近百斤金耳被抢售一空。今年,合作社的果木香菇、灵芝、灰树花、凤尾菇也大获丰收,并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商河县王吉虎的葡萄销售火爆

  “不到半天,卖了300多斤葡萄。我一直赶集销售自己种植的阳光玫瑰,今年的阳光玫瑰葡萄增产了,亩产2万多斤,‘大集’这个平台,连接了种植户和消费者,大大解决了我们的销售难题。”来自商河县的葡萄商贩王吉虎说道。

  “黄河大集”品牌活动按照不同的季节主题,设立春季“春游大集”、夏季“手造大集”、秋季“丰收大集”、冬季“年货大集”。

  今年的“秋季黄河大集”在丰收时节火热开启,以“黄河大集庆丰收 山东好品惠大众”为主题,在全省各地陆续举办,还将举行“秋季黄河大集”夜市、金秋丰收季特色产品展示展销、“黄河大集”进社区等活动。

商贩在现场直播销售产品

  “看下我们的黄河澄泥陶印章,可以拍了,今天发货。”借着当天活动的热度,不少商家也在进行直播,“线上+线下”同步销售,不亦乐乎。据了解,“秋季黄河大集”也将通过“线下大集+线上带货+宣传推介”的方式,在沿黄传统乡村大集和线上平台开展特色鲜明、内容丰富的促进消费活动。

  国际范

  当天集市上的“流量王”当属马来西亚的猫山王榴莲及榴莲制品。中谷华丰(山东)商业有限公司的展位前人气爆棚,大家纷纷尝鲜大集上的“国际范”。当天仪式现场,马来西亚农业及粮食安全部KADA主席慕哈末·侯赛因为“黄河大集”送上“云祝福”。

  据中谷华丰(山东)商业有限公司业务主管张荣政介绍,依托中欧班列和海铁联运,进口马来西亚的榴莲运输费用大大降低,同时缩短了运输时间,济南的市民吃到了更新鲜,品质更好,价格更实惠的猫山王榴莲及周边产品。

  上半年烟台苹果、莱芜姜、金乡大蒜等600吨“山东好品”销往东南亚等国家,未来,随着中欧班列班次的不断完善,也将会带着“山东好品”销往更多的国家和地区。

来自巴基斯坦的留学生塞义夫(左三)等也加入到赶集的潮流中

  “黄河大集”不仅吸引了国外的产品,一群外国留学生也加入到赶集潮流中。“之前还在大明湖等地方赶大集,这是我第三次赶大集,感觉非常好玩,商业也很精彩。”来自巴基斯坦的留学生塞义夫说道,当天他还专门选了一个精美的文创小镜子送给自己的同学。

  “黄河大集”上备受欢迎的很多产品也在国际上“出圈”,济南东泰兴工艺品公司把草编、柳编做成工艺品,出口到欧美,让乡土成为时尚;老字号宏济堂制药焕发出青春,阿胶及相关制品今年预计出口超过3000万元……

  文艺范

  “男女老少下田忙,起早贪黑忘辛苦……”,在“秋季黄河大集”启动仪式上,中央民族大学教授贾堂霞的一曲历城民歌《四季歌》再现了一年四季劳作、丰收的场景,和眼前的丰收场景相得益彰。

历城区融媒体中心全媒体采编部主任李依霖介绍历城民歌相关情况

  “《四季歌》是一首具有典型山东民歌风格的民歌小调,写的就是我们的四季生活,在黄河大集上演唱这首歌更接地气,别有一番风味。”贾堂霞表示。

  这些都得益于历城民歌保护工程,如今,一期保护工程保护21支民歌;二期工程保护5支黄河号子,发行专辑,出版图书,改编舞蹈。

  如今的黄河大集不仅是商品的展销平台,更是这样的文化成果展示的平台。《十七八多》、《唱唱俺唐王的大白菜》等经典历城民歌再次唱响;黄河澄泥陶印章、龙山黑陶等山东手造让人们近距离品味着文化带来的惬意,大集上的农歌农舞农情和现实中农耕农趣农味,感染了现场每一个人。

  黄河大集已经成为弘扬黄河文化、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秋季黄河大集”期间,将举行黄河流域特色手造民俗和民间艺术展演等,让各地群众在乡土气息浓厚、文化韵味浓郁的活动中感受烟火气。

初审编辑:解西伟

责任编辑:张达伟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