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一季度”,开局平稳强信心

2025-04-28 21:06:3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魏俊怡

  大众网记者 魏俊怡 济南报道

  4月28日,济南公布一季度主要经济指标,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3091.3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5%。

  今年以来,济南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项目提升年”为总牵引,扎实推进各项工作落实,全市经济运行实现平稳开局

  我们不禁要问,“稳”的信心源自哪儿?

  当前,全球经济形势不容乐观。最近就有机构预测,2025年全球经济增长率将显著下滑至低于2%。新出炉的济南“一季报”,交出了一份稳中提质的经济答卷,展现出不一般的“韧实力”。

  我们从中能读出的不仅是一个个数字,更是济南经济的深层次特征。

  内功强,装备制造“挑大梁”。

  一季度,济南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3%,增速较2024年全年提升2.8个百分点,实现“开门红”。其中,装备制造业增加值涨幅29.4%,拉动全市工业增长12.3个百分点,成为核心引擎。

  在细分领域,计算机通信设备制造业(增长118.4%)、汽车制造业(增长35.4%)实现爆发式增长,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翻倍,集成电路圆片、电子元件产量分别增长30.4%和18.0%,彰显“智造济南”的硬核实力。

  此外,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5.5%,较上年加快11.1个百分点,拉动规上工业增长4.7个百分点,折射出济南在数字经济、高端装备领域的布局成效。

  得益于“项目提升年”对重点产业链的精准扶持,一季度济南工业经济实现高增长,尤其是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集群效应逐步显现。

  底盘牢,高新技术成投资“新引擎”。

  一季度,济南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5%,看似增速平缓,实则暗藏结构性优化——

  第二产业投资增长20.5%,其中工业投资增长20.2%,较2024年全年提速20.2个百分点,拉动全市投资增长3.1个百分点;

  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7.3%,较上年加快8个百分点,资金加速流向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为未来产业升级蓄能。

  以一个个重大项目通堵点、拓空间、强支撑,济南正让今天的投资成为明天的底盘。

  活力足,以旧换新点燃消费“新热情”。

  一季度,济南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341.3亿元,同比增长4.9%,消费升级趋势显著。

  其中,以旧换新政策显效。限额以上单位通讯器材、文化办公用品零售额分别增长89.4%、37.4%,家电、汽车更新需求集中释放。

  在新能源赛道,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增长45.1%,网上零售额增长39.0%,绿色消费与数字消费成为拉动内需的双引擎。

  将发展的着力点更多放在刺激内需上,济南正从优化消费供给、打造消费场景、优化消费环境等方面发力,提振消费信心、激发消费潜力。

  韧性显,内需潜力持续释放。

  一季度,济南进出口总额578.0亿元,同比增长22.6%。

  进口出现“爆发式增长”,进口额218.2亿元,增长56.6%,远超出口增速(8.4%),反映国内市场需求回暖及济南对国际资源的整合能力提升。

  出口结构不断优化,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比提升,彰显了济南制造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升级。

  温度暖,民生保障总体稳健。

  从数据来看,一季度居民收入“普涨”。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079元,增长5.0%。农村居民收入增速(5.7%)快于城镇(4.3%),城乡收入比由2.40缩至2.06,乡村振兴成效显著。

  物价则上涨“温和”。CPI上涨0.4%,教育文化娱乐(6.1%)、医疗保健(2.0%)等服务类价格领涨,食品烟酒、交通通信价格下降,民生保障总体稳健。

  4月22日,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分析研究一季度全市经济形势,部署下一步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持续巩固工业、农业、金融业向好发展势头;推动建筑业加快发展,扶持壮大建筑企业,继续抓好项目建设,形成更多投资增量;加力发展重点服务业,推动批发零售业、房地产业等不断向好。

  要持续抓好项目提升年“四抓四提升”工作,项目化抓好产业培育,全力抓好项目建设,围绕产业链“建强补延”抓招商引资,发挥经济开发区“主战场”作用,加快推动国企转型发展,发挥好引导基金作用,持续提升产业发展水平。

  长远看,还是东风浩荡。

  实践证明,“稳”就是最大的信心,纵使外部冲击不小,济南经济平稳运行的总基调也一定能“稳得住”。只要胸有全局、顺势而为,就能“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我们应当有这个信心。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初审编辑:胡中喆

责任编辑:张帆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