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23年,泉城路“金街”再升级

2025-10-27 15:05:10 来源: 齐鲁壹点 作者: 谢玮

  作为济南的城市“金街”,泉城路既是繁华商圈的核心动脉,也是见证济南发展的文化坐标。时隔23年,泉城路于10月10日再次启动全方位品质提升,聚焦功能提质、颜值焕新、体验升级,系统优化道路设施与街区景观,在延续老济南市井记忆的同时,为泉城路注入新时代商业活力,重塑核心商圈的消费能级与文化魅力。

  时隔23年

  “金街”再迎改造

  10月23日,在泉城路(县西巷-黑虎泉北路)路段施工现场,机械轰鸣,不少工人正在封闭区域内对机动车道和北半幅人行道进行提升改造,部分路段原有路面已被整体铲除并清运。

时隔23年,泉城路“金街”再升级

  “我们从小就在泉城路逛街、买东西,现在孩子也总来逛,这里见证了几代人的青春。”途经于此的陈女士边走边说,“希望这次改造,能让这条老街重新焕发活力。”

  泉城路位于济南市历下区,东起青龙桥,西至西门桥,全长1560米,宽50米,是济南市区内东西交通主干道之一。

  然而,泉城路自2002年整体拓宽改造至今已有23年,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石板路普遍存在磨损、断裂、道路病害等问题。”现场施工负责人梅支耀介绍,这次改造,主要是对泉城路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人行道和景观设计上进行改造提升。

  梅支耀介绍,新方案对标更高标准,对石材板材、混凝土垫层等关键材料进行了全面升级——提升道路质量和实用性,减少维护成本和病害发生;同时,整个工程遵循经济和环保理念,对拆除下的旧石材,也进行了打包、编号,用于后续工程。

时隔23年,泉城路“金街”再升级

  为最大限度减少施工对周边居民生活、商铺经营的影响,工程将分三段逐步推进。首段施工路段为青龙桥至县西巷路段,长度497米,计划施工时间为2025年10月10日至2025年12月10日,共计62天;第二段为县西巷至省府前街路段,长度588米,计划施工时间为2026年3月9日至2026年5月22日,共计75天;第三段为省府前街至西门路段,长度456米,计划施工时间为2026年5月23日至2026年7月31日,共计70天。

  在景观设计上,方案将通过连续绿化、休憩空间引导人流,激活沿街商业氛围;同时对泉城路沿街建筑进行分类设计,重点优化1-3层立面;在路面材质上,继续沿用标志性的大理石路面,从根本上提升行车舒适度与行人安全性;在细节优化上,计划将泉城路北侧现有公交站改造为港湾式停靠站,减少公交车停靠对主线车流的干扰;规划中的西门天桥,有望成为济南新的城市地标;在保留历史风貌的同时,将显著提升道路的实用性和安全性。

  一条泉城路

  半部济南商业史

  在济南,提起泉城路,几乎无人不晓。早在明清时期,泉城路便是济南府的政治与商业中心,官署林立、商贾云集。

  1954年-1955年,新中国成立后,济南首个市政工程在此落地,从六七米宽的石板路拓宽至24米,铺设为沥青路面,实现了首次现代化蜕变。

  1955年8月,济南百货大楼在泉城路中段拔地而起,作为山东省首家大型综合性国营百货商店,吸引不少消费者前来打卡。“第一次进百货大楼,我才十岁,兴奋劲儿至今难忘。”市民王女士说,在这里购买了人生第一双黑色漆皮皮鞋,“当年买的‘大件’——组合柜,现在还用着呢”。

时隔23年,泉城路“金街”再升级

  改革开放后,泉城路迎来业态多元化发展。1985年,创立于泉城路西首的三联家电作为济南最早的连锁家电卖场,颇受消费者欢迎,连续十三年稳坐山东商业头把交椅;1997年,贵和购物中心以高端奢华定位重塑济南商业版图,开启泉城商业精品化时代。

  2001年5月,泉城路再次启动改造,铺设3万平方米的石材路面,在芙蓉街口竖起古典牌坊……建成宽50米、长1560米的商业步行街,成为当时“国内最长的商业街”。

  重新开街后,泉城路成为各类商业竞相布局的热土。2003年,山东省首家外资超市沃尔玛入驻,贵和商厦同期开业;2007年,三联、苏宁、国美三大家电巨头齐聚,形成“家电一条街”格局;2008年-2012年,随着济南世贸国际广场、恒隆广场相继落成,手机专卖与黄金珠宝业态快速崛起,泉城路形成了“南侧商业综合体林立、北侧小吃餐饮聚集、西段家电卖场云集”的综合业态布局。

时隔23年,泉城路“金街”再升级

  近几年,伴随城市发展进程提速与“首店经济”持续升温,泉城路商业格局迎来新一轮升级。2023年,泉城路跻身全国示范智慧商圈,与北京三里屯、成都春熙路并肩;济南恒隆广场、世茂国际广场吸引百余家品牌旗舰店与区域首店入驻……

  并非简单的道路维修

  改造提升方案汇聚“众智”

  在济南“一轴、三区、多园”的发展新蓝图中,泉城路作为“一轴”的核心段落,既承载着老济南的市井记忆与烟火气;也跃动着济南迈向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强劲脉搏。

  虽然在2011年9月22日和2012年12月,市政部门曾对泉城路进行过临时性应急抢修,整修破损路面,但历经13年风雨,泉城路在再次出现不少“道路病害”,既制约着城市交通的高效运转,也难以满足市民对品质生活与文化体验的新期待。因此,推进泉城路的系统性更新改造,成为不少市民游客关注的焦点。

  为回应市民关切,自今年6月份起,济南市政协三次开展现场“商量”调研活动,深入调研泉城路商圈文旅商融合发展情况;8月下旬,历下区人大常委会连续组织两场专题座谈会,聚焦设计方案。在广泛征集社会各界意见的基础上,济南市相关部门聚焦“功能提质、颜值焕新、体验升级”,经过反复优化方案,组织实施本次品质提升工程。

时隔23年,泉城路“金街”再升级

(规划效果图)

  “泉城路作为济南核心商业路段,其基础设施承载力与业态活力,关系到整座城市的消费能级。”山东大学社会学教授王忠武表示,从城市规划与发展的角度看,泉城路此次系统性改造,绝非一次简单的道路修缮,而是对城市形象、文化底蕴和商业活力的一次全面提升。

时隔23年,泉城路“金街”再升级

(规划效果图)

  在王忠武看来,泉城路改造更新应超越物理层面,扩展到文化体验与生活层面,利用其独特的空间肌理和历史氛围,将济南的泉水文化、市井风情等核心文化元素提炼出来,“让市民与游客在此既能感知深厚的历史沉淀,又能享受优质的现代消费体验”。

  从老字号林立的古街到现代智慧商圈,泉城路的每一次蜕变都映照着时代变迁。如今,这条承载着城市记忆的“金街”再次焕新,在保留“老济南味道”的同时,也将注入奔涌向前的时代“新流量”。

初审编辑:谢玮

责任编辑:张娜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