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约换乘时间,济南云巴纳入“大公交网络”通盘考虑

2025-10-28 10:02:36 来源: 济南报业全媒体 作者: 高原

  济南高新东区云巴项目空载试运行已两月有余,市民除了期待它带来的便捷,更关心如何与地铁网络无缝衔接。全线32座车站中,有5座可与地铁实现换乘,这“最后一公里”的体验,直接关系到整个出行链的顺畅。今天,让我们一起去高新东区云巴换乘站走一走,看看这些换乘方式的细节里藏着建设者怎样的匠心与巧思。

节约换乘时间,济南云巴纳入“大公交网络”通盘考虑

  彭家庄站——无缝转换,多路径选择 。作为可同时换乘地铁2号线与4号线的关键枢纽,彭家庄站的换乘设计考验着建设者。云巴项目负责人介绍,“我们并未将云巴视为独立的系统,而是济南大公共交通网络的一部分。”

节约换乘时间,济南云巴纳入“大公交网络”通盘考虑

  为此,建设团队对既有地铁2号线彭家庄站进行了改造,新建了一座过街天桥,让云巴乘客通过过街天桥可直达2号线站厅层。面对如何接驳即将开通运营的4号线,团队规划了两种路径:一是通过2号线站厅内部的换乘通道,实现“室内”换乘;二是在地面往唐冶中路方向步行约130米,由飞跃大道南侧的出入口进入4号线车站。

  唐冶站——深度协同 近在咫尺。在唐冶站(均为工程名),云巴与地铁4号线的换乘体验被建设者们形象地称为“近在咫尺”。而这背后,是一场跨项目、跨阶段的深度协同。

节约换乘时间,济南云巴纳入“大公交网络”通盘考虑

  “我们发现最初的方案,换乘距离长达130米。”云巴建设项目部负责人回忆,“我们换位思考,能不能再近一点?”为此,建设团队主动与地铁4号线项目方沟通协调,在4号线车站尚未建设时,对其出入口的朝向进行了优化调整。成功将换乘距离从130米大幅缩短至约60米。“这节省下的70米,对每位乘客而言,可能就能省下2分钟宝贵时间。我们愿意为了这‘一步路’付出百倍努力。”

  山东职业学院站——资源共享,一体化设计。在山东职业学院站,一个巧妙的设计让人眼前一亮:云巴与地铁8号线共享出入口扶梯。

节约换乘时间,济南云巴纳入“大公交网络”通盘考虑

  “如果各建各的,不仅浪费资源,也会让乘客感觉是两个割裂的系统。”建设者介绍,他们在规划初期就根据车站位置,确立了“一体化”的设计理念,实现了出入口和扶梯等设施的共建共享。这一设计,不仅节约了城市空间和建设成本,避免了重复建设,更让乘客的换乘动线变得更流畅——经由连接天桥,乘客可由云巴站进入8号线站厅。

  程家庄站和春博路站——化繁为简,清晰高效。对于程家庄站(衔接4号线)和春博路站(衔接8号线),建设团队则采取了“化繁为简”的策略,主打清晰、高效的地面换乘。

节约换乘时间,济南云巴纳入“大公交网络”通盘考虑

  “根据车站布局,云巴与地铁的接驳方案‘一站一策’,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最直接的路径就是最好的路径。”项目负责人表示,他们通过精细的场地规划和清晰的导向标识,确保了乘客出站后能以最短路径直达地铁口。程家庄站约100米,春博路站仅约50米的步行距离,路径一目了然,无需绕行,高效直达。

节约换乘时间,济南云巴纳入“大公交网络”通盘考虑

  从彭家庄站的多路径选择,到唐冶站的精准深度协同,从山东职业学院站的资源共享,到程家庄、春博路站的化繁为简,每一个细节都凝聚着建设者“以人为本”的初心。云巴与地铁的衔接,不仅仅是物理上的“接轨”,更是服务理念上的“融合”,标志着济南的公共交通网络正朝着更加智能、高效、人性化的方向稳步迈进,让市民的每一次出行,都能感受到这座城市温度与匠心。

初审编辑:谢玮

责任编辑:张娜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