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谢玮
责任编辑:张娜

大众网记者 李颖男 济南报道
近日,济南市统计局发布2025年前三季度区县主要经济指标,这份沉甸甸的“成绩单”中,历下区以1-9月地区生产总值累计突破2000亿元的硬核表现,继续稳坐全市经济龙头宝座。同期济南全市GDP达10433.7亿元,同比增长5.4%,稳稳站上万亿台阶。
当百花洲三天四次登上央媒,当CBD跻身全国商务区20强,当黄河两岸崛起生态宜居新城——这座兼具千年泉韵与现代活力的城市,正以历下区为支点,撬动全域高质量发展的新格局。作为省会济南的中心城区,历下区用“一轴三区多园” 的创新实践书写核心担当;而《济南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落地,则勾勒出“山河交融、全域协同”的宏大蓝图,让泉城的每一寸土地都涌动着奋进力量。

核心引擎轰鸣:
历下区的“标杆级”突破
作为济南的经济文化核心,历下区以占全市4.4%的面积,贡献了全市近五分之一的GDP,连续17年蝉联全市高质量发展考核冠军。
2025年前三季度,其GDP不仅突破2000亿元大关,一季度时增速便达6.1%,展现出传统强区的稳健韧性。其“一轴三区多园”的空间布局精准破局:“泉城路-解放路-解放东路”城市更新轴串联古今,明府城片区化身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CBD集聚1万余家金融总部企业,省级金融机构占全市半壁江山。
更值得关注的是,2024年历下经开区获批设立,丽山国际细胞医学产业园等项目落地,让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成为新增长极。在营商环境领域,15.2万户经营主体见证着“半天企业登记”“102项审批一窗受理”的历下速度,147项制度创新成果中2项全国复制推广,彰显了改革先锋本色。

全域棋局落子:
济南的 “协同式” 升级
历下的突破不是孤例,而是济南全域布局的生动缩影。
《济南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明确构建“山河交融、中心引领、副城支撑、双星协同”格局,让资源在城乡间高效流动。
前三季度,全市规上工业营业收入增长10.9%,进出口总额同比激增28.0%,全域发展动能持续增强。主城范围内,长清、章丘、济阳组团聚焦先进制造业,与历下的现代服务业形成互补;莱芜、钢城副城扛起鲁中鲁南辐射重任,平阴、商河打造特色产业星极。
城乡融合领域更具亮点:章丘西营村的千亩香稻基地实现“农田变景区”,钢城澜头村活化非遗资源年迎10万游客,济阳葛店村稻蟹共生亩均收益超1.2万元,形成“一片一品”的乡村振兴特色路径。交通网络的完善则为协同赋能,未来将实现省内2小时通达、周边城市群3小时覆盖,让济南的辐射力持续升级。

民生底色鲜明:
发展的 “温暖式” 答卷
无论是城市更新还是全域拓展,济南始终以“人民城市” 为核心导向。
历下区的民生实践尤为典型:义和庄安置房让536户村民告别城中村,刘智远保障房项目创新“村民变股东”模式,每年6000万元生活保障金兜底民生;盛福高中的建设则让 3000名学生在家门口享受名校资源,形成教育带动区域发展的良性循环。
放眼全市,槐荫的高端人才社区锁定395套公寓,崔寨片区引入国际品牌长租公寓,丁太鲁新徐片区拆改200万平方米低效用地打造宜居标杆,579百工集让旧厂区年客流量近300万人次。
从“给优惠”到“给机会”的营商环境转变,从“拆旧建新”到“修旧如旧”的城市更新,济南用一个个民生工程,让高质量发展的成果真正惠及全民。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济南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50802元,农村居民收入增速达5.1%,城乡居民共享发展红利的图景愈发清晰。
当趵突泉的清泉映着CBD的玻璃幕墙,当老城街巷的烟火连着新城产业的脉动,济南正以历下破2000亿GDP的引领之势,铺开全域共荣的新图景。这里有核心引擎的强劲动能,有全域协同的鲜活脉络,更有民生灯火、校园书声勾勒的温暖底色。
从千年泉脉到万亿新城,这份写在土地与民心间的发展密码,终将带着泉城奔向更辽阔的未来。
初审编辑:谢玮
责任编辑:张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