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与德州,不负遇见

2023-07-27 09:15:14 来源: 海报新闻 作者: 白雪 郭超 王一鸣

  这个夏天多地高温持续

  比天气更“热”的

  是国漫电影《长安三万里》的热映

  是一首首当年背过的唐诗

图片

  近三个小时的影片

  以李白和高适的友情为主线

  通过大唐诗人们互相交错的人生和创作轨迹,

  展现了一幅贯穿大唐盛极而衰

  三十多年的历史画卷

  有网友在看完《长安三万里》后

  写下了“长安三万里,步步意难平”

  十个字戳中了无数人

图片

  李白和高适都曾“遇见”齐鲁

  创作了大量优秀诗篇

  但是你知道吗?

  他们与德州也有渊源

  公元744年秋冬之际,李白到陈留访问采访使李彦允,由李彦允介绍,李白到齐州(今山东历城)紫极宫请道士高如贵授道箓,成了道门一位真正的道士。为了巩固这次授道的信念,李白又在冬天冒着严寒北去来到安陵(今山东德州)拜访道界高人盖寰(huan还)盖夫子,诚惶诚恐地请求盖夫子造真箓与他。李白被盖寰高超的道教功底所折服,造完真箓后,告别临行时,写下了《访道安陵遇盖寰为余造真箓临别留赠》。

  这首诗歌,好似李白自拍的一帧老照片,它以德州道观为背景,艺术地记录了李白真实人生的一个瞬间。

图片

  李白的诗我们背诵了太多太多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

  它们穿越千年时空

  仍是如此鲜活滚烫

  不禁感叹原来小时候背过的诗

  都是长大后才懂的人生

图片

  李白的浪漫情怀和洒脱态度

  可能是许多人向往的样子

  而高适的经历

  更接近普通人的生活

  彭兰《高适系年考证》认为,高适是唐德州蓨(今河北省景县)人。高适从小苦练高家枪法,希望有朝一日能够在战场上杀敌立功、保家卫国。然而,他却始终没有机会,只能回老家务农。但他没有放下武艺,就连钓鱼时,都在鱼竿上绑上石头,苦练臂力和耐性。

  高适不仅武艺了得,也向往文人的诗歌世界,但口吃的毛病让他非常自卑。即使如此,他也没有放弃,一直刻苦磨练心中的锦绣文章。终于,他写出了“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传遍天下。

  其实不止李白、高适和德州有渊源

  德州历史悠久

  文化底蕴深厚

  名人辈出

图片

  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现存“具丘山”遗址,相传大禹曾在此登高望远、察看水势。汉代,儒学大师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了儒家思想在中华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今天的董子读书台,气势恢宏,大气磅礴,尽显大汉雄风。德州人李之仪,写下了“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的千古佳句。滑稽大师东方朔,大书法家颜真卿、邢侗,文学家、藏书家田雯等均在德州留下了熠熠生辉的印迹。

图片

  德州历史悠悠四五千年

  底蕴深厚,余韵悠长

  如今的德州

  钟灵毓秀,人烟阜盛

  高楼大厦沿着运河鳞次栉比

  董仲舒的塑像立于水岸之上

  苏禄王墓掩映在古巷之中

  九达天衢仍在与蓝天争雄

  矢志不移、逐梦不辍

  是一个人、一座城市都应该有的态度

图片

  如果说

  长安三万里

  是人生之路的三万里

  不管处在哪个行业领域

  承担什么样的社会角色

  怀揣着的理想与抱负

  都少不了被现实撞击

  但是只要坚守本心、拼尽全力

  心中的锦绣终有脱口而出的一日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田超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