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陈凤祁
10月11日,走进位于淄博市张店区北京路的国网淄博供电公司,多面挂满荣誉证书的“创新墙”让人感到震撼,而“铸步登高”铁鞋创新传承馆里,陈列的铁鞋研发史料,则默默诉说着铁鞋背后的创新故事。
“在我们公司,铁鞋称得上是创新发展的‘金钥匙’,开启了一场不停歇的长跑。”国网淄博供电公司张店供电中心客户服务班班长冯忠奎说。
一双铁鞋,缘何有这么大的能量?
20世纪50年代,淄博电力青年员工张克京目睹师傅们借助三角板爬杆,操作缓慢且劳累的作业场景后,便想发明一种工具,让爬杆安全、轻便。此后,在6年的时间里,张克京经过22次试验与改良,于1960年成功打造出小巧轻快、伸缩自如的“克京铁鞋”,这是世界上第一双电力铁鞋。时至今日,全球无数电力、通信、市政等行业工人,仍在借助铁鞋攀登作业。
65年过去,如今“克京铁鞋”已爬遍了世界高杆。循着“克京铁鞋”的创新理念,国网淄博供电公司搭建职工创新创效平台,引导全员参与创新,在行业关键技术难题上寻求突破,并将科研成果快速转换成新质生产力。如今,在国网淄博供电公司,一个又一个的职工成就了一个接一个的“铁鞋”创新故事。
2023年“淄博烧烤”出圈,给供电服务保障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力。保电过程中,冯忠奎发现在应急电源情况下,客户的高压电动机启动困难,立即动手研究解决方案。国内外没有经验借鉴,他就自己画线路图、做电子板,研发出“移动应急电源柔性并联接入输出装置”,解决了这个业内难题,也为煤矿、化工等高危客户不间断可靠用电提供了保障。
而在此前,为解决配电室低压总开关失压跳闸不能自送的难题,冯忠奎用近50天打磨出第一代时间继电器延时合闸装置。如今,这套装置不断迭代升级,将10千伏线路全线恢复送电时间从9000秒缩短到15秒,并被纳入山东省住宅小区供配电设施建设标准和国家电网公司配电设备典型设计。
“原始创新往往投入大、周期长、难度大、风险高,但成功后的回报远远超过一般创新。”冯忠奎向记者介绍了一个创新案例,“如果说铁鞋改变了传统登高模式,那么可视化监拍装置彻底改变了传统的输电运维模式。”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输电通道运行环境日益复杂,机械作业、山火、鸟害等外部因素导致运维压力与日俱增。为及时、全面掌握输电线路通道异动,国网淄博供电公司首创可视化监拍装置,不仅将线路通道巡视周期从月压缩到分钟,外破、异物、烟火等线路通道隐患识别准确率提升至96.8%,更是在全国推广应用50余万套,并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在巴基斯坦±660kV默拉直流项目中得到广泛应用。
如今,可视化技术已成为输电智能运检两大核心技术之一,让输电人从“走遍千山万水、吃尽千辛万苦”变成“眼观四面八方、信息四通八达”。
在国网淄博供电公司,传承铁鞋文化内涵,崇尚创新能力早已刻入发展基因。截至目前,国网淄博供电公司的创新成果获得市级、省级、国家级和国际大奖“大满贯”,实现每个基层单位都有全国创新成果一等奖。
“克京铁鞋”诞生在淄博,看似意料之外,实则情理之中。作为中国近现代工业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淄博有120余年的工业发展史,并在中国工业史上以“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创造了多个“第一”:比如第一辆双层客车、第一台100立升搪玻璃反应罐等。
(大众新闻记者 王继洋 贾瑞君 通讯员 崔磊)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陈凤祁